孩子被同学欺负受伤,父亲对孩子说:有我在,敢不敢打回去

家庭教育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育儿的过程中,孩子的不懂事,再加上家长的不关心,很多问题都会出现,但这也并不都是坏事,出现问题并合理的解决掉,让孩子在这件事情中学会道理,并且得以成长,这样在孩子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同类型的问题,就能够自己处理,并且不再依赖父母,变得独立自强。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和同龄人之间有摩擦,前一秒两个人还玩的特别开心,转眼之间,孩子之间就开始打闹,甚至箱父母哭哭啼啼的诉说自己被欺负的经历。很多人把这些原因归结于: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很正常,毕竟不同的小孩会因为小玩具、小零食或者脾气性格的因素,而发生争执。其实,孩子所表现的背后往往是早教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孩子被同学欺负受伤,父亲对孩子说:有我在,敢不敢打回去

不妨,我们带着思考性来看这样的案例:孩子刚刚步入幼儿园小班学习,在一个学期内,被同班同学另一个孩子欺负多次并受伤,不是简单的伤痛,家长带着孩子还去了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之后,经过多方协调,受伤的孩子家长并未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随后,带着孩子去班级,并告诉孩子:“别害怕,爸爸在这,敢不敢打回去?”

这件事情引发了身边家长朋友的激烈讨论,那么如果你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情呢?是鼓励孩子“打回去”?还是找对方的父母进行协商、赔偿等举措?其实,无论哪种方式,前提是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想这件事情,目的是保护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避免这样的事情,在以后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孩子被同学欺负受伤,父亲对孩子说:有我在,敢不敢打回去

关于这件事情,首先,我们不支持这样的做法,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任何一种问题的答案,是靠“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合理解决的。古有谚语:“冤冤相报何时了”,孩子不懂事的时候,相互之间摩擦受伤了,我们肯定心疼,并且会带有“情绪”,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在这个时候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个处理问题的过程,该如何处理呢?以下建议可以参考:

①、联系孩子的老师,配合老师进行管教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问题,家长因为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可以及时去找孩子的班主任或者园长,先了解整个事情,在幼儿园老师的建议下,家长需要配合来解决这件事情。

老师对于幼儿园的学生安全是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父母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就是相信老师的教育水平和品德,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举例:老师可以把孩子的父母叫到一起,从中协商双方家长之间的情绪,需要道歉的诚恳道歉,该补偿的地方,给孩子补偿到位,同时,在孩子面前大人控制好情绪,听老师和园长的调解,如果是孩子的问题,那么有必要换个班级或者学校;如果是对方父母的问题,那么给对方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培训。

孩子被同学欺负受伤,父亲对孩子说:有我在,敢不敢打回去

②、安慰孩子,并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不可能每一次出现问题,都需要父母及时赶到并解决。孩子在本地还好,将来去外地学习、工作,该怎么办?总不可能,给孩子栓一根绳子吧?

因此,出现孩子被欺负的时候,首先安慰孩子的情绪,买一点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美食,并且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小技巧:遇到事情勇敢的找老师去解决;别人欺负你的时候,你要学会迅速离开或者逃跑到人多的地方;平时教孩子一些简单的防身术,防止孩子受到伤害,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不能忽视,父母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并且保持和孩子老师的联系,自己在育儿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可以及时解决,从而让孩子的生活朝着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孩子被同学欺负受伤,父亲对孩子说:有我在,敢不敢打回去

育儿过程中,每个家庭免不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区评论互动,喜欢别忘记转发哦。更多关于早教和育儿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关注纽哈顿国际早教,作为家庭专业育儿专家,让孩子的天赋自由成长,我们会持续给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思考性   孩子   园长   家庭教育   摩擦   教会   各种各样   班级   幼儿园   情绪   父亲   家长   父母   事情   同学   老师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