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低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孩子胆小、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低怎么办?

我们首先从起点开始,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它的导航系统是指向未来的,是培养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的孩子。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未来,再也不是今天的简单延续,而是对今天的彻底颠覆。而这样的现实,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他们面对的困难,要比我们这代人的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还要多得多,也难得多。

孩子胆小、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低怎么办?

我想爸爸妈妈都会知道,孩子的挫折一定会来,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出生就面临着巨大的挫折。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会离开安全基地到更远的地方去冒险,冒险的时间也会不断增加。爸爸妈妈观察2、3岁的小宝去公园玩就会发现,孩子天然的会对新奇的东西好奇,具有探索欲,看到树、石头、水、花、草,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但因为孩子年龄还很小,自身的力量比较弱。所以这个时候孩子通常会先回头看一眼自己的爸妈,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妈妈满面笑容,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着他,孩子就敢大胆去尝试。

孩子胆小、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低怎么办?

如果爸妈这个时候是惊慌失措的反应,大喊:“停下,不许跑,危险!”“这个东西脏,那个东西会伤害到你……”孩子就会被吓到,变得退缩,不敢尝试。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在童年。如果孩子养成了胆小、不自信的性格,他们抗挫折能力自然就低。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遭遇到成绩下滑、交友失败、升学失利、期待落空……的事件,就会受不了,导致消极后果。有些孩子一蹶不振,失去努力的动力;有的孩子抑郁,出现心理疾病。

那具体要怎么培养一个自信、勇敢,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呢

孩子胆小、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低怎么办?

培养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正面管教倡导:多鼓励,少表扬。

什么是表扬呢?“表扬”是评价人、是给人美化或满意的定义。斯坦福大学的实践研究发现:表扬对孩子长期成长不利,会造成孩子“寻求认可上瘾”及抗挫折能力差。

而“鼓励”是给人信心、勇气,帮助他找到方向和目标。不仅是在人成功的时候,更应该是在失败、遇到挫折时。鼓励可以让孩子认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只专注于追求完美和取悦他人。

儿童心理学之父德雷克斯是这么说的: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孩子胆小、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低怎么办?

具体什么是表扬?什么是鼓励?下面是妈妈对孩子说的2段话,每段话分别有6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第1段话:

(1)三门功课都是100分!妈妈马上给你买一个最先进苹果的手机 !

(2)孩子,你真是我的骄傲!

(3)做得好,妈妈喜欢你这样做!

(4)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5)妈妈很高兴你是个听话的孩子。

(6)棒棒棒,你真棒!

第2段话:

(1)你付出了努力,这三个100分就是对你努力的最好肯定!

(2)孩子,你一定很为自己感到骄傲!

(3)这件事完成的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

(4)你已经长大了,妈妈相信你的判断能力!

(5)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感觉怎么样?

(6)孩子,无论你考多少分,妈妈都一样那么爱你!

大家听完这2段话,有什么不同感觉?能理解什么是鼓励?什么是表扬吗?哪1段话听完能让自己充满信心,当然是第2段话。我们再来一起看鼓励与表扬的对比表。

从指向上看,表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你真是乖孩子。” 鼓励针对是行为:“做得好。”

从关注上看,表扬关注的是结果:“你做得很好。” 鼓励关注过程:“你真的很努力。”

从态度上看,表扬父母是操纵性的,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成就。鼓励是尊重的、欣赏的,认可了孩子的成就感及责任感。

从思维习惯上看,表扬向外:“别人会怎么想?” 鼓励向内:“我是怎么想的?”

从达到目的上看,表扬遵从:“你做得正确。”鼓励帮助孩子理解:“得到了/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

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上看,表扬中长大的孩子,当得到认可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盲从权威,依赖于别人的评价。鼓励中长大的孩子,觉得自己有价值,无需他人的认可。有独立思想,自主。

长期效果,表扬中长大的孩子,依赖、依附他人、抗挫折能力差。鼓励中长大的孩子,自信、自立、坚强。

鼓励孩子的四种方式。

第1种鼓励是启发式鼓励,问孩子的感受、听他们的想法、问Ta具体方法。

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你感觉怎么样?现在有没有什么其他想法?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2种鼓励是描述式鼓励,强化要培养孩子的品质。

孩子今日整理了房间,我们可以说:我注意到你主动收拾好了房间,这就是自觉。

第3种鼓励是感谢式鼓励,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孩子是非常爱爸爸妈妈的,孩子对我们的帮助,要及时正面反馈,让孩子能感受到爸妈的爱。我们可以说:你按时完成作业了,很感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有你做妈妈的儿子,妈妈很幸福。

第4种鼓励是赋能式鼓励,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信心。

我们可以说:“孩子,你一定很为自己感到骄傲 ”,“妈妈对你有信心”,“妈妈相信你的判断”。

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位老师和她孩子的故事(用第一人称描述)

我家儿子第一次跟我抱怨学习难,是在他小学5、6年级在市奥校读书,开始大量做奥数题的时候。那些题目真的很难,我经常都做不出来。有次他发脾气,一个题目做了半小时还做不出来,说:“妈妈,这题太难了,我不会做,也不想做了。”我回应说:“儿子你那么聪明,你在妈妈心目当中是最棒的,一定能做出来的。” 孩子一下子火了,尖叫道:“我做不出来,我讨厌奥数,我再也不想学,我不要去奥校了。”

那孩子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呢?因为孩子正陷在不出来这道题的挫败感中,我却在表扬孩子,“你棒你棒你真棒”,完全和孩子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和孩子的心理距离非常远。

面对孩子的火气,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便对孩子说:“妈妈刚才注意到,你特别认真地在做这道题,可是你做了半小时也做不出来。奥数题真的很难,妈妈也经常做不出来。你先休息一下,妈妈先去做饭,给你做最爱吃的炖鸡,吃完饭我们一起想办法。”

等我从半小时后,从厨房出来,儿子已经自己把这道题解出来了。

吃饭的时候,我给孩子夹上鸡腿,给孩子赋能,说:儿子,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吧,你遇到一个难题,很难,妈妈都做不出来,你没有放弃,终于靠自己的力量解出了这道题,妈妈相信你的判断和能力。

认同了孩子做题难的感受,运用描述式鼓励,孩子被理解到,就有勇气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翻越困难时,需要给孩子赋能式鼓励。孩子跨越一个又一个挫折,他才能够获得力量和信心。在孩子学奥数,攻克难题的2年时间,我陪伴在孩子身边,一起努力,一起加油。这中间我也犯了无数的错误,非常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有机会不断学习成为合格的妈妈。儿子写下一篇温暖我一生的文章“慈母三笑”,而他自己也获得了“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二等奖。

鼓励孩子,爸爸妈妈需要有三个避免:

1,避免剥夺孩子的价值感:比如说:“妈妈说对了吧,认真复习才能有好成绩。”这样的话,妈妈把自己放在孩子之上,剥夺了孩子的价值感。

2,避免说令鼓励打折扣的话:比如说“努力就有好收获,你现在知道你之前失败的原因了吧!”这样的话,就让鼓励打了折。

3,避免画蛇添足,加上令人气馁的话:比如说“这个题做的很好,要是别题也都这样就好了!” 这样的话,就让孩子感到气馁。

鼓励孩子,爸爸妈妈在生活中需要不断的练习。在下面情景中,孩子考了100分,我们应这样鼓励孩子:你得了100分,说明你很辛勤努力。

最后,我要说的是:懂得放手才是对孩子的深爱,爸爸妈妈替孩子避开的风险,生活总会如数奉还;爸爸妈妈替孩子走过的路,孩子仍然需要哭着自己重新走一遍。孩子和种子一样,只有历经风霜、雨雪,挫折和挑战,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孩子终将要学会自己面对一切,请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华罗庚   挫折   能力   孩子   胆小   这样的话   骄傲   信心   爸爸   儿子   困难   力量   努力   东西   妈妈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