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明的教育——读《曾国藩传》

(4)开明的教育——读《曾国藩传》

曾国藩的后代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与他们家独特的教育有一定关系。

曾国藩年轻时,曾去京城参加会试考试,没想到连续两年都落榜了。尽管他小心计算花销,但京城米贵,居之不易,还是把家中带来的钱花光了。眼看下一次会试还要再等三年,他只好收拾行李去江苏睢宁县找父辈的一位朋友易作梅借银子回家。拿到一百两银子后,他却用它买了一部精刻本的《二十三史》,没有回家路费,只好当了所有的衣服和行李回家了。

到家后,面对人生重大关头的失败,他父亲既未责备他考试不利,又未责备他借那么多钱买书,只是希望他能用心研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不要忘了买书的初衷!

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宽容的父亲、一个理解孩子的父亲,他了解自己的儿子学习的情况,知道他已经尽力了!他共情孩子此刻的情绪,不去触碰孩子的伤痛,因为相比他考秀才考了17次,儿子才失败了两次,这不算什么,失败的痛苦和失落、无奈和懊悔,他统统加倍地尝过了。

对于儿子借钱买书,虽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买书意味着他从内心喜欢学习,并未脱离人生追求的本质,所以这个钱并没有乱花,甚至可以说这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投资。而且《二十三史》对于曾国藩今后会考大有裨益。所以他父亲从心里认可儿子的做法,可以说他是一个对自己孩子未来发展有前瞻性、大局观的父亲。

曾国藩一生虽然对自己特别严谨和自律,但在对待自己儿子人生道路选择上,对他们不走平常路的做法大为支持,体现出他在教育问题上的开明思想。

他的大儿子曾纪泽,在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之后就不想再考了,对于曾国藩这样一个治家严谨、治军严明,自己也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一生对儒家思想奉若神明的人,他却出人意料地同意了儿子的想法,并询问儿子喜欢什么?曾纪泽说喜欢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英语,曾国藩听后说:好啊,只要努力读书,我就支持你!后来,曾纪泽成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家。

曾纪泽的弟弟同样不喜欢科举考试,喜欢数学,曾国藩也接受了他的选择。曾纪鸿后来不仅出版了我国最早的一本电学专著,还写了几本数学专著,并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100多位,在当时具世界领先水平。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体现在两个问题上:

一是读书可以立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人生的信仰,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意义。

二是读书可以立身,学习掌握专业的知识,以此立足社会,解决生存问题。

现在距离曾国藩离开我们已经过去200多年了,新时代的父母又有多少能做到像他那样尊重孩子的选择呢?

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父母也同样的爱来关怀孩子。在郑渊洁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一篇作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而被学校开除。小学没有毕业就回家了,爸爸说“没事小子,我回家自己教你。”从此诞生了“中国童话大王”。2008年,联合国向郑渊洁颁发“国际版权创意金奖”,成为中国获此殊荣第一人,2011年联合国评出的世界十大图书中,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名列全球第四名。

首先,我们不是说要大家一味地去否定传统教育模式,而是说,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至于他们今后的道路怎么走,则应当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喜欢,他们才会去深入钻研,从而取得某一领域独特的成就。

也许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那些天才天资聪慧,但如果父母能善加引导,也许孩子更容易学有所成,至少会生活得更快乐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睢宁县   开明   联合国   京城   会试   科举   专著   中国   银子   儿子   父亲   父母   孩子   人生   喜欢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