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不平等从童年就开始了

提到平等这件事儿,我觉得每一个成年人应该都有自己的一个观点。观点最集中的无非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不断的去努力,终身的去学习,终身的去奋斗。那么对于你的童年而言,是不是平等的呢?

我们的不平等从童年就开始了


咱们先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你觉得你的童年在同龄人当中,同学和小伙伴中是平等的吗?可能你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啊,你说肯定不平等啊,我的父母是工人,他的爸爸是高干或者是一个企业老板,当然不平等。这......不算错,你指的这个是出身的问题。而我今天要讲的是教育,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你觉得人们的童年是平等的吗?你又开始回忆,对啊,你看我也是在这个小学上学是吧?市长的孩子跟我同班,镇长的孩子和镇上最大企业老板的孩子也跟我同班,从教育的角度上应该是平等的呀!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一提到教育,咱们很多国人是非常崇尚美国的教育体系的。因为美国的教育制度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目前来讲还是领先的,还是发达的。甚至好多咱们国内的家长为了望子成龙,不惜花费高额的学费、高额的代价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希望美国的教育体制能够让自己的孩子飞黄腾达。这是一些父母望子成龙的想法,但是这些父母可能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孩子的成长或者教育光靠教育体制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他除了有教育属性之外,还要有家庭属性,还要有社会属性,也就是需要多方协作才是对孩子完整的童年教育。

我们的不平等从童年就开始了


有一项实验研究,对十个美国家庭进行研究,是美国九十年代时候的家庭,当时家庭当中的孩子都正好处于童年,那么按照外界对他们的看法来讲,这些孩子应该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追踪了十年之后,这个差距就拉开了。因为在追踪研究这十个家庭当中有一半是中产阶级家庭,还有另一半是工人或者是平民。十年之后有这么一组数据,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都轻松地考上了大学,而工人和平民的孩子几乎都在高中毕业以后选择了不上学。

可是从整个孩子的童年发展来看。在学校以及这种教育体制、教育制度都是一样的,甚至读的课本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十年之后差距会这么大呢?

于是,不平等的童年并不是说你在教育体制当中不平等,其实跟家庭、跟社会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培养孩子的方式,不同的家庭他对孩子培养的方式也不同。中产阶级的家庭,更愿意用协作的培养方式去培养孩子,而工人阶级跟贫困家庭呢,他们更多的是选择让孩子自然成长。

咱们怎么去理解呢?先说协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家长说这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体制之内的事情。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家长也是有很重要的责任的,所以,家长和学校与教育体制之间是一个完美的协作关系。那么这个协作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国内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给这个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的学习班儿、兴趣班儿,参加很多的课外活动。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的教育体制之内,也是如此。中产阶级家庭选择的恰恰就是这种协作培养的方式。

咱们得注意,这里说的是课后是兴趣班,是孩子真正对某一个东西感兴趣的,家长为满足他的兴趣去给他报的一些兴趣班,更多的是参加这些兴趣活动,而并不是从学校里出来,给他接到另一个教室里去继续学习。那就是填鸭式的学习方法。而在这种协作培养的过程当中,家长当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比如接孩子,送孩子,参加不同的课外活动,家长都要陪着。对于这些中产阶级家庭来讲,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非常多的。中产阶级并不是富人阶级,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大量的工作要做,所以常常是非常的忙、非常的累,睡眠也不足。但是他们认为这样培养下一代,对孩子未来是有好处的。

那我再看这个工人阶级,以及贫困家庭,他们选择的更多的是自然成长的方式,也就是说孩子课后就玩儿,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不要求孩子,也不干涉孩子,但是孩子也不能要求父母去陪他,因为他们更多时间要放在工作、赚钱、养家上。所以这些孩子看似他的童年更童真、更天真,但是过十年之后,他们的社会压力巨大。而另一群孩子呢?看似他们的童年好像挺累、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好像搞得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十年之后,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以及他们对未来的那种憧憬和能够应对复杂变化世界的能力来看,他们眼神当中更多的是自信。

追踪调查结果,并不是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就一定怎么样,这个其实跟钱不完全的相关。因为中产阶级除了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更好一点儿之外,往往中产阶级父母的文化属性更强一些,也就是平均学历要更高一些。而且作为中产阶级,其实是这个社会当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有更大的社会压力,所以他们在不断的工作、不断养家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的学习。而对于本身就是平民阶级或者说工人阶级的人来讲,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换取单位时间之内的报酬去养家,所以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成长,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自我学习,本身这个文化属性就已经拉开了。一个孩子从小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大,在什么样的父母身边,他的文化属性就会变成什么样。比如父母在单位里是做团队领导人的,那么他在平时跟孩子的沟通的时候,就会很注重孩子的这种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而在工人阶级家庭中呢?可能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实用能力,简单、直接,什么时候你能干就行了。他们当然不会去强调课外活动,因为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对孩子来讲,是一种兴趣的外露,同时它也是一种在孩子世界当中的一种社交。他既然有社交,就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他是他跟其他的小朋友之间的交流,那这个交流的过程当中就会有梳理,就会有声讨,就会有思考。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他可能并不用十年之后就会像大人一样,什么事儿他都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观,而他这个世界观究竟来自于哪儿?

一部分是来自于父母的文化属性的引导,另一部分是因为他参加过不同场合的不同的这种社交活动,见多识广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两种不同家庭对于孩子的培养方式,就导致了两种孩子见识的高度和深度都不一样。那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的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这些能力不用十年、经两年、三年就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拉开之后,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可观的事实啊,就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他还会是中产阶级,而平凡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大的可能性还是普通人。我们虽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象出现,但是这个现象是事实。

我们的不平等从童年就开始了


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一个公平的童年?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帮助自己孩子更好的成长?当然这是每个家长自己选择的,但是对于童年的不平等这件事来说,我们真的值得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童年   工人阶级   课外活动   教育体制   中产阶级   美国   属性   家长   父母   能力   方式   孩子   时间   家庭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