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不过是造反的一块遮羞布

何为“清君侧”?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清除君王身边的亲信、奸臣。其实,我个人认为,清君侧不过是造反的借口,是造反的遮一块遮羞布而已。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清君侧发生了不少,但比较有名的有三次:七国之乱、安史之乱和靖难之役。

“清君侧”,不过是造反的一块遮羞布

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清君侧,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时吴王刘濞纠集了包括楚国在内的七个藩国,以 “诛晁错,清君侧” 的名义,举兵叛乱,从而开始了西汉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清君侧”,不过是造反的一块遮羞布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为发起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称为安史之乱,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清君侧”,不过是造反的一块遮羞布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建文帝统治期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着手进行削藩。而盘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对此极为不满,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即明成祖。靖难之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一次“清君侧”,也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吴王   楚国   北平   天宝   藩国   御史大夫   王朝   孙子   燕王   安史之乱   汉军   遮羞布   叛乱   西汉   名义   借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