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前一阵,河南郑州荥阳连降暴雨,暴雨造成的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坍塌。这场灾情,牵动着国人的心,我甚至不忍去看视频和抖音,这其中发生了太多难受又令人感动的事件:一名被埋在坍塌房子里的3个月大女婴,被救援队徒手救出。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获救时,她已经被埋了一天一夜。令人庆幸孩子生还之余,这个奇迹事迹的背后却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记者从女婴的家属处得知,婴儿的母亲在房子被大水冲塌前,用尽最后力气将婴儿抛起。

“她在最后一刻把孩子托起来并抛到了安全地带。”

22日下午,孩子的妈妈被找到,已不幸身亡,她被找到时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看完新闻我的内心很难受。

这位母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她丝毫没有想到自己,满脑子都是自己那个还很小的宝宝。

宝宝未来还有精彩的人生,而母亲却永远长眠于地下。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这就是母爱。

母爱,是人类情绪中最美丽的,因为这种情绪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这让我想起,最近还有一则母亲每月搬600个煤气罐养活残疾儿子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也同样让无数网友感动于母爱的伟大和坚韧。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这名母亲名叫张洪丽,今年45岁,每天要扛着60多斤的煤气罐挨家挨户给别人送煤气,每个月至少要送600多个。

张洪丽选择做让男人都觉得幸苦的煤气配送员,是为了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

15年前,张洪丽的儿子郭涛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肉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

进行性肌肉不良症没有特效药,医生说郭涛可能活不过18岁,听到这个噩耗,张洪丽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哭过之后,擦干眼泪,张洪和丈夫带着儿子四处求医。

2008年,听说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不错,张洪丽带着儿子前往求医,但一次移植就要7万多,为了给儿子筹集治疗费,她找了煤气配送的工作。

终于,在张洪丽的照顾下,儿子郭涛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但每天仍需要按摩,拉伸来减缓肌肉的萎缩。

母亲多年的付出,郭涛都默默看在眼里,母亲的坚韧和乐观也感染着儿子。

为了给父母分担,郭涛尝试在网上做直播,目前他已有6000多名粉丝,不少是他的病友。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在直播中,郭涛给粉丝唱了一首歌叫《用力活着》,他说:“不管命运对我们怎么样,我们都要用力的活着。”

因为用力活着才能绝地反击!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渴望父母无条件的爱,渴望自己被无条件接纳,但是,到底什么是无条件养育呢?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所谓无条件养育,在我看来就是在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衍生的养育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怀有某个目的才去养育孩子。

但是无条件的爱绝不等同于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的“溺爱”!

如何区别无条件的爱和溺爱呢?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根据“情感联系”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独裁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而有原则的爱;溺爱型教养方式给予孩子的是放纵自由式的爱。

权威型家庭主要的特点是:高要求,高反应。

溺爱型家庭主要的特点是:低要求,高反应。

权威型家庭教养出的孩子人格最为健全,而溺爱型家庭教养出的孩子,童年时期容易冲动、反抗和叛逆,对成人苛刻又依赖,青春期自控力差,容易误入歧途,沉迷网游、吸毒等。

被埋24小时的3个月女婴获救:至死托举她的,是豁出全部的母爱

我之前有一个朋友,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

有一次我和她带着孩子出来逛街,休息的时候,我们找了一家蛮有情调的小咖啡馆喝咖啡,店里的摆设都很精致好看。

她儿子就看中了店里一个装饰用的小汽车,非要妈妈买给他。但是这个小汽车是用来装饰的非卖品,朋友就跟儿子说,这个是人家的东西,不是商店里的商品,人家不卖的。

然后朋友的儿子就开始在咖啡馆嚎啕大哭,在地板上打滚。

她反复跟儿子解释什么都没有用,孩子根本不听,他已经习惯了家长就是要不问缘由地满足他。

最后聚会变得很扫兴,闺蜜也非常尴尬,只能强行带儿子回家了。

所以,区分无条件的爱和溺爱,最简单的就是:我可以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却不能放任自己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因为那不是爱他,是在害他。

母爱无边,妈妈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让孩子的内心慢慢积累了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

母爱有度,每一个“我爱你”之后的转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对你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人生在世,别等到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守候,愿你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并用力地活着。


* 作者简介:NightCaroline,央视春晚品宣负责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签约北京市青年宫、干货帮、教育一读等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百万+爆文被视觉志,京东图书等大号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女婴   母爱   煤气罐   小汽车   溺爱   教养   煤气   肌肉   用力   愿望   儿子   母亲   小时   权威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