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策略派”家长,给孩子最好的鼓励

一位家长曾经提过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鼓励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孩子需要鼓励,但不需要虚无缥缈的夸奖。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掌握几个小技巧,做策略派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做“策略派”家长,给孩子最好的鼓励


1、更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那个985毕业的姐姐小时候也有过“学渣”的经历。一次,她准备了很久,可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

她很丧气,也很怕受到批评,但回到家后,妈妈并没有指责她,只是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安慰道:


这一番话不仅重塑了表姐的自信,更为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很多时候,过程远比结果重要的多。只有被肯定了努力和付出的孩子,才有勇气跨过荆棘、越过山丘。


2、更注重实质,而不是单纯的美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诸如“好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夸奖。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受到表扬。这种不走心的夸奖,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久而久之,还有可能滋生孩子的骄傲与自满。

所以,鼓励也需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与其夸奖他“好孩子”,不如夸奖他“谢谢你帮助妈妈做家务,你能体谅妈妈辛苦,妈妈很开心”。

与其称赞他“真聪明”,不如告诉他:“我喜欢你画的房子,这配色真的很协调。”

鼓励必须做到言之有物,只有确切地告诉孩子“哪里好”,他们才能明白自己“好在哪”。


3、通过肯定,给予孩子正向引导

还记得陶行知先生说:“第一颗奖励你守时,第二颗奖励你听话,我一制止你马上就停手了。第三颗还要奖励你,你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才出手打他的,说明你正直且善良......”

这时候男孩已经很羞愧了,连忙承认错误,于是陶校长掏出了第四颗糖:“你正确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一颗也奖励你。好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就全盘否定他整个人;

也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却看不到他的优点。

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才能真正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家长   好孩子   言之有物   自满   丧气   守时   实质   这时候   聪明   正确   策略   错误   过程   努力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