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盯着孩子,不如先改变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要懂得适时退离,放下自己心中的高期待,你会发现轻松很多。

与其盯着孩子,不如先改变自己

1、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有时候,妈妈出现育儿焦虑是因为太想成为一个好妈妈。

  当妈妈用完美小孩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时候,其实是将自己的缺陷,在孩子身上弥补和实现。

  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的时候,妈妈就会觉得心力交瘁。

  其实不完美的妈妈并不影响自己成为一个好妈妈。

  与其把重压全部放在孩子的身上,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比起完美的妈妈,孩子更需要的是快乐的妈妈。

  

2、 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

  父母期待过高,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沉重的负担,不如把大目标分解,让孩子更容易实现。

  表姐的儿子去年刚上一年级,孩子的汉字写得歪歪扭扭,笔画颠倒,每一个字都出格,真有万箭穿心之感。

  表姐知道焦急也没办法,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等待儿子把每个字都安进格子里。接下来又花了一个月纠正笔顺。不知道怎么写,就查配套的有笔顺的小学字典,一个字一个字纠正。

  两个月下来,儿子写字大有改善。

  我们可以先给孩子制定他能力范围内的小目标,这样的话会简单很多,更容易实现,孩子也有信心完成下一步目标,父母也不至于过累,陷入紧张焦虑中。


3、 学会“偷懒”,给情绪寻找出口

  父母高期待的背后,是完美育儿的焦虑。父母学会偷懒,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前段时间,湖南衡阳有位孩子吐槽妈妈的视频非常火。

  视频中,小男孩吐槽妈妈每天睡到11点钟才起来,他和弟弟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写作业,做家务。小男孩说:“好像放假的是我妈”

  不仅如此,小男孩小小年纪就会做很多菜,他和爸爸还一起做家务。

  很多妈妈表示:“太羡慕了,我也想要成为这样一个妈妈。”

  这位妈妈懂得给自己放假,让爸爸参与进来,让孩子自己做作业,干家务,不仅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间,也培养的孩子自觉性。

  要想成为一个轻松的妈妈,我们不必用高期待苛求自己,懂得适当偷懒,学会给自己的情绪找出口就是非常好的做法。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曾经说过:“我是一朵秋天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雏菊,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要做的只是静待花开。

  愿我们能放下心中的焦虑,用轻松愉悦的心情去迎接清晨的第一缕朝霞,去沐浴葳蕤的春光,去感受田野间那清新的空气。

内容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退离   麦克   笔顺   孩子   表姐   焦虑   情绪   儿子   爸爸   身上   父母   期待   目标   轻松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