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争,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千万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我在心里把这句话默念了好几遍,终于把一触即发的激动情绪缓和了下来。

发生什么事了?

有一次,部门筹办了一项大型活动。在一项具体的发函问题上,我与A同事有了不同意见。

由于活动筹办时间短暂,高强度的假期加班让我精神高度紧张,同事又是爽直的性子,两人你来我去的交流中不经意有了对抗的味道。

好在,我敏感地意识到了争执的苗头。在管理好自己情绪的同时,避免了一场唇枪舌战的爆发,尊重了同事的看法,还顺利解决了发函问题,没有影响第二天活动的顺利举办。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不同,有不同就会有冲突,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面对冲突时,如何避免争执,维护融洽的同事关系呢?

别争,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01 你真的懂争执带来的后果吗

克里斯多福·孟说:“当人们开始争吵的时候,地狱之门便敞开了。”

如果我与同事就发函问题争执会有什么后果呢?

无论赢或输,争吵都是对能量和精力的消耗,对解决问题无益。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恶劣的情绪会占有我的注意力,影响活动筹备的推进。这些不但对于解决发函问题毫无帮助,甚至会让我耳目被遮,局促在狭小的眼界和固执中,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影响第二天活动的顺利举办。

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往后想,争吵带来的尴尬和裂痕难以弥补。

同事是我们在单位里朝夕相处的人,他们不是我们的亲人,却会低头不见抬头见。

或许,我们可以秉持工作与生活相分离的态度,告诉自己工作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可以不在乎同事对我们的影响。

事实上,不和谐的工作环境,常常会为自己带来不便,并进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倘若想在工作上有所进步,剑拔弩张的同事关系也会限制个人的进步空间。毕竟大家都喜欢能好好说话的人。

争吵没有赢家,如果吵输了,那就是输了;如果赢了口舌,也可能会输了世界,因为你未必能达到解解问题的目的,而输的人会由于难堪而难以喜欢上你。

别争,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02 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争是源于“自己以为自己是对的”潜意识,在不同面前,可以为自己植入谦虚的意识。在冲突面前,告诉自己,别那么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

于外部,人们对客观真理的探索是没有界限的,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也是无限的。而一个人有限的精力,也无法全面了解周围的信息。

就如我单位的发函问题,事后细致沟通时,我发现我的经验确实很有限,而同事的看法比我客观,也更全面些。

承认自己对世界和周围认知的局限,是基于客观存在的勇气,希望你我都有这种勇气。

于精神,我特别喜欢这么一句话:“如果能深入‘敌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每个生命都充满如许的忧伤与痛苦,以至敌意无由生根。”

对敌人尚且如此,对朝夕与共的同事,我们为何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些他们的心情是我们不能感同身受的,有些他们的事情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

当我这么想,并用这样的信念支撑自己时,激烈的情绪往往就会变得平缓,因为不再自以为是的内心已没了与对方争辩到底的倔强。

当谦虚进入我们的意识,大脑的操作系统就得到了一次重要升级。有谦虚在,情绪就会变得,理智才能回归大脑。

别争,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03 你要小心第一反应带来的陷阱

面对不同,人会本能地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证据,维护自己的立场。在客观的冲突面前,与对方发生争执,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如果是一年以前,在发函问题上,同事提出不同的意见,精神高度紧张的我一定会本能地据理力争,证明自己没有做错,完全按照流程在做事。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成就你,更可能害了你。”

如果走不出本能反应给我们带来的限制,不仅无法为自己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而无法自拔。你使劲全力去辩驳对方,在自以为没人体谅自己而倍感委屈和失落的同时,早已活成了一座不敢让人靠近的孤岛。

如何用其他反代替第一反应,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当情绪缓和下来后,我会问自己: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

当这个问题闪现在脑海中时,我的注意力也就不再专注于自己的立场和面子,而是跳出了自我的圈子,站到了大局的高度,该解决什么就去做什么。

对方在我眼里也不再是对抗的角色,而是共同解决困难的战友、同伴。我会忍不住赞美对方的见识,让对方感受到我对她的尊重和希望得到帮助的期待。

大格局的我终于战胜了小格局的我,我不会再有丢失面子的羞愧感,拥有的是理智升级的欣喜和成就。

其实,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注意力被拉到眼前的关键问题时上,其他次要的事情也就无关紧了,又怎么会为不屑一提的小事而争吵呢?

别争,别自以为是,总有些东西是你不知道的

懂得争执带来的后果,挖掘争执背后的心理,为自己植入谦虚的意识,并用新的习惯代替本能的第一反应,这是我面对冲突时,避免与同事争执的方法。

这是一个心理建设的过程,更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实践,直到这一切有意识的避免成为自己无意识的行为。

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很庆幸自己走在了改变的路上。

如果你也有这种避免争执的需要,只要愿意开始,一定能品尝到其中的甜头和美妙,并为之流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自以为是   东西   注意力   本能   客观   冲突   后果   情绪   同事   高度   面前   顺利   意识   事情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