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打扰孩子了!坚持这三个选择,宝宝注意力才会好

关注孩子注意力问题大多是孩子已经上小学或初中的家长,很少有小宝宝的爸妈来会聊孩子注意力的问题。
其实我们需要从小就给宝宝培养注意力。为什么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等我们发现孩子长大后注意力不集中、丢三落四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我们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没有培养他的注意力,或者培养的方法错了,而这些小错误积累起来,才让孩子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问题。
这篇文章培养主要讲的就是宝宝注意力的 3 大基本原则,做对的事情,真正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

第一个原则:不打扰,是对注意力最好的保护

其实就是说在孩子专心做某件事的时候,比如专心做游戏、玩玩具的时候,你要克制打扰孩子的冲动,别去打断他,继续干你自己的事情,默默在旁边观察就好。
我建议你在家里立好规矩,尤其是告诉带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要这样做。听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孩子是自己会培养注意力的。比如孩子在认真玩玩具、看绘本的时候,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在锻炼注意力。这就跟饿了想吃东西,困了想睡觉一样,都是他的本能。
可孩子可不会意识到「我要培养我的注意力」,相比玩具,家长的关注永远更吸引他,所以只要家长一打断,孩子基本就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进而影响注意力的发展。在生活中,你可能常看到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专心地自己玩玩具,大人就直接去问孩子:你在玩什么?能跟我一起玩吗?或者看到孩子玩得很开心,就赶紧叫家人过来看,甚至直接拿起手机对着孩子拍照。而这时候,孩子就会马上丢掉手上的玩具,要家长抱抱,或者是生气地推开家长或直接跑开了。
这就是典型的打断孩子的例子,正是因为周围人的做法,才在无意中限制了孩子注意力的发展。
听到这里,我们可以算算: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或者其他家里人打断了孩子多少次?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等他六七岁上学的时候,注意力受影响也在所难免。
上面说的是孩子正常玩游戏的情况,可孩子小时候的有些习惯,真是家长忍不了的,比如撕书、撕纸,反复开开关等等。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这种情况要怎么办?难道也放任不管吗?

别在打扰孩子了!坚持这三个选择,宝宝注意力才会好

第二个原则:掌握发育规律,抓住孩子的「特殊习惯」,锻炼注意力

1. 撕书撕纸:多做复杂动作,有助于培养注意力

先说一个小故事。
我女儿从 6 个月开始,忽然对抽纸巾有了浓厚的兴趣,常会把抽纸巾一个个抽出来,扔得到处都是,而且她也有一个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嗜好,就是撕书。
每到这时候,家人都会问我:管一下孩子呀,你看这弄得乱七八糟的!
其实,这个时候去制止孩子,就做错了。撕书和撕抽纸就是一个复杂动作,想要做好这个动作,孩子必须要集中注意力,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以此保证完成这个动作。听到这里,你可能想问了:撕张纸能有多难?还能锻炼注意力?
其实,为了撕纸,孩子要先成功把纸巾抽出来,而这时候,就要用到孩子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精巧掌握抽纸时的力度和速度,太慢、太快、太轻都抽不出纸巾,太重的话又可能一次抽出来好几张。
在这个时候,左手还得按住抽纸盒,同样要控制好力度和方向。
抽出来之后,他要拿起纸巾,用两只手分别从两个方向用力,直到动作统一协调,才能成功把纸撕开。
撕书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多么复杂的动作啊!孩子在一次次练习中,就是在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小脑,注意力也就顺势得到发展。

不过你千万别误会,我这可不是说你要多鼓励孩子多撕书、多抽纸巾,而是说等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别急着去阻止,掌握孩子发育规律,抓住这些机会,锻炼大脑发育,反而有助于培养注意力。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让孩子把抽出来的纸再一张一张叠好装回去,这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又是一次锻炼。
再比如,如果孩子已经把书撕下来了,骂他其实没什么用,不如跟孩子一起研究:这一页书,还能不能被撕得精细一点呢?可以跟孩子演示,然后一起撕。

别在打扰孩子了!坚持这三个选择,宝宝注意力才会好

2. 反复开开关:同时锻炼逻辑能力和注意力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家长会跟我抱怨孩子各种各样「麻烦」的行为。比如有的孩子对开关很感兴趣:开了关、关了开,反反复复,可以玩很久。对于这些孩子特有的习惯,我的建议也是:在确保用电安全的情况下,就让孩子好好享受这样重复运动吧。
孩子在重复这样的一关一开的过程中,就建立了开关和电灯亮暗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每一次的开和关,都在一点点增强这个能力。
很巧的是,大脑控制逻辑能力的部位「额叶」,也就是我们的额头,也在控制我们的注意力,所以多做这个动作,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好处多多。

第三个原则:引导孩子收拾玩具,做好游玩后的回顾

听到这里,你可能要在心里嘀咕了:这不是鼓励孩子做破坏大王吗?那家里要被孩子糟蹋成什么样了?
这里我要强调两点——

第一点:我们鼓励孩子专心玩,但也要监督孩子玩玩具之后,把玩具、抽纸等放回原位、收拾好所以,鞋子应该放哪里,玩具应该放哪里,告诉孩子规则是什么,再稍微鼓励一下,就能让孩子形成这样的规则感,不仅让家里更干净整齐,还能促进额叶发育,培养注意力等。这里讲一下规则建立的黄金时间,很多家长认为是长大以后,其实不是,最好就是在孩子 1 - 3 岁的规则偏执期时期,建立好了规则,孩子就更容易理解规则和遵从规则。

第二点:除了建立规则,在每次玩游戏之后,家长要带领孩子做一次回顾。

每次出去玩回来,或者做过游戏之后,通过封闭式的提问来跟孩子沟通。封闭式的问题,就是只让孩子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
比如我想知道孩子刚才出去玩了什么,我们可以问:「刚才你玩滑滑梯了吗?」、「刚才我们一起玩摇摇摇了吗?」这时候,孩子就会通过点头摇头来跟你互动,一起回顾有意思的游戏。
注意不要问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是很难回答这种问题的。
其实,你这时候的提问,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孩子回顾刚才的场景,以此锻炼他的额叶,从而提高注意力。

别在打扰孩子了!坚持这三个选择,宝宝注意力才会好

生活中我们可以举一反三,从点点滴滴里,保护、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注意力   额叶   孩子   纸巾   专心   这时候   家里   家长   事情   规则   习惯   原则   玩具   动作   能力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