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作者:郭锡明

何时民间有的菜窖,无从考证。在我的记忆中70年代,在各大工厂家属区(那时大部分民宅都是各大企业的福利分房)的楼前楼后,都有老百姓自己挖的菜窖。因那时是计划经济,加之生产力水平有限,故而家家都要在秋天把过冬的白菜、土豆、萝卜买好,储存起来。否则冬天就没有菜吃(即使是有钱也买不到菜)。所以,几乎家家都要找个空地挖一个菜窖,储存冬菜。菜窖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深度均在4米左右,确保冻不着下窖菜。同时,在窖中还要搭上隔板,左右菜窖可真是个好东西,挖上两个侧洞,分别将白菜、土豆和萝卜各就各位。冬暖夏凉,冬天储菜,夏天当冰箱。

记得那是1972年的秋天,我家在居住地(哈电机厂家属区146栋楼后)挖了一个圆形菜窖。在挖此菜窖期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时40岁的父亲,既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是挖菜窖的主力,由于我当时在电工小学当代课教师,故而找来一位唐姓邻居帮忙。此人名叫唐德仁,男,当年23岁,待业。唐德仁的个子不算高,长得很结实,平时言语不多,但为人很是忠厚。既是我家原住宅的老邻居,又是常来我家找我的伙伴。大约挖了三天后,菜窖已达四米深了。开始往两侧平行掏侧洞了。这一阶段,既是收尾,也是最难干的阶段。在下面挖的人,则是蹲或坐在地上用双臂挥锹,一点点地铲掏;在下面的人,要将下面装满桶的土,一把一把地拽上来。那天中午时分,回家吃饭的我,隔窗望着正在干活的德仁,只见其俯身用力地一把一把地倒手拽绳将满了的一桶泥土拽上来倒掉后再将空桶续下去……忽然间,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德仁回头朝我家窗户处挥了一下手,喊了一声,便纵身跳入菜窖之中……此刻,正逢我朝窗外举目瞭望之际。瞬间,一种不祥之兆油然而生,脚穿拖鞋的我,三步并两步地飞奔了出去。只见窖内,掏出的侧洞处已塌方,父亲的双腿被掩埋在土中,德仁正用双手拼命地扒搂在父亲腿上的泥土。如塌方继续后果则不堪设想。救人心切的我也纵身跳入了菜窖中。狭小的窖内,我们三个人几乎是依偎在一起,我与德仁奋力地扒着土。不多时,我俩已经是大汗淋漓,双手疼痛至极……父亲的双腿终于抽动出来了。德仁忙蹲下身子,我将父亲双脚放在德仁的肩膀上,德仁站起来,我俩使劲地拉着父亲的双脚,将其推出了窖口。接着,德仁又将我推了上来,他最后一个攀出窖口。此时,我们俯身朝窖内望时,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再次塌方的土已经掩埋了半个菜窖了。唐德仁后来进了哈尔滨电机厂,再后来便失去了联系,此人应该是我们家要记住的一个大贵人。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父亲的散文:菜窖险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菜窖   冬菜   父亲   家属区   险情   电机厂   圆形   双腿   白菜   双脚   泥土   萝卜   土豆   散文   邻居   双手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