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我们在逛菜市场的时候都是这家档口看看,那家档口瞧瞧,有遇到合适的菜品停下来问一下价格,不时地还用手还来触摸一下,偶尔还会切一块尝一尝,然后买下来再继续走,总之就是看到啥合适就买啥。

我在育儿上也是这样的方式,同事告诉我说单位旁边的乒乓球俱乐部非常好,教练是国家级的,环境是一流的,学乒乓球对孩子的眼睛和体质非常有帮助,我就火急火燎的去报了名,可是我孩子坚持不了两周就哭喊着不去了。

闺蜜说一年级要培养孩子的英语拼读能力,我就按照指引在网上买了一款付费的APP,没过多久,娃就坚决不肯学;

再后来看到同事的小朋友,钢琴弹得很不错,一交流才知道,他们现在都是在音乐学院上课,对对孩子的艺术培养早就规划好了,我就赶紧带着孩子也去试试学钢琴,没想到试听课没结束她就跑了出来……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结果是我家孩子到现在为止为也没有一个能坚持很久的兴趣班,看着身边的小朋友都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穿梭,我就深深地陷入了焦虑中。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辅导班?她掉队了怎么办?

张华的《世界是我们的课堂》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本书引导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破解教育焦虑,培养8-12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塑造他们面对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即阅读与表达力、信息技术素养、创造力、适应性与探索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好的心智习惯、善良与诚实、做有根的“全球公民”等。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这本书的作者是少年商学院的创始人张华,这是他集十年研究与实践写成的一本“未来之书”,不仅给出培养的策略,还给出翔实的路径和案例进行参考。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找到了自己焦虑的源头,没有核心素养支撑的技能学习是没有根基的,也很难坚持下去。

书中用一张图来展示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孩子应该掌握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即“全人教育”冰山模型图。 冰山上面是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的培养, 冰山下的面核心能力素养与品质,想要学好学科技能就不能忽视冰山下的核心能力,这个是孩子学习的根基和动力的源泉。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案例和操作方法。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全人教育”是打开今天中国父母焦虑症结的最好的钥匙,也是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定海神针。”明白了这些,我对育儿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立足国际新视野,建立系统的育儿认知。

我以前的视野只立足于自己的周围,看到什么学什么,自己对孩子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和规划。现在明白对孩子的培养不能一味的攀比,不要抱着输在起跑线的观念,而是要赢在终点线,因为真正幸福的人生是赢在终点线而非起跑线 。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反观我们的周围,很多人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这里的“望到头”不是指工作的稳定,而是指自己人生的路,从出生就早早的被父母规划好了。怎么走?朝哪个方向走?父母早就做好了安排,自己要做的只是按着指向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只剩下了一条路。一旦离开了这个轨道,自己不知道还有那条路可走,不知还有什么能力闯出一条新的路。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其实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造成的。而真正有格局的父母,真正智慧型的父母,会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

秉承让孩子赢在终点线上的父母,未必会教出我们世俗眼光中有成就的孩子,但一定是可以养出一个有着满满幸福感的孩子,一个能够勇敢面对人生不确定的孩子,一个能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孩子。

赢在终点线,父母不会在乎眼前的一得一失,而是会注重培养孩子追求幸福的能力,受孩子以“渔”,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世间的美好。

同时告诉他们要赢的人是自己,只要现在每一天比以前的自己在各个方面上都过得丰盈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不会陷入极端。

最后父母也会适时放手,把掌握人生的主动权留在孩子手中,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走一条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走的道路。当他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时,拥有足够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和迎战。

“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句话用在育儿上是合适的。世间并没有育儿的起跑线和终点线,如果真的有起跑线,那就是父母的格局,如果真的有终点线,那就是不断激励我们追求幸福人生的长远目标。

二、分析孩子的情况,按照步骤进行引导。

对育儿的认知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那就是育儿的“道”,接下来就是育儿得“术”,即培养方法。不是每一项品质都需要找对应的补习班来培养,有时候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案例和步骤,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来引导。如培养孩子自律的法则,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步骤等。

1.培养自律的孩子也不难,只需要这三个法则。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自从娃上小学后,我们家和谐的亲子关系就开始变得水火不容,我经常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而血压高升,因为督促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而“大打出手”,甚至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是处在崩溃的状态,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中给出了培养孩子自律的方法。

延迟法则。可以理解为快即是慢。讲得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他们对时间没有很强的概念,在我们大人的眼中,对时间的规划是一个“大地图”,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某一块的时间耽误了,其他后续的都要会受影响。但是在孩子眼中只能看到眼前的,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视角,耐心讲解,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容忍他们在某一块事情上的拖沓。同时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以游戏化的形式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习惯。
危险即安全法则。说的是边界。很多时候我们告诉孩子不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反而偏要向那个方面做。原因是定了太多的规矩,孩子反而把心思放在反抗规矩上。但是换一种方式,我们用正向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话,孩子反而会更愿意地做这件事。比如我们督促孩子休息会说:“再不快点休息,你明天早上又不能按时起床”,若是换成“你9:00休息明天早上就能按时起床”。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因为每个人都喜欢接受正向、正能量的语言和信息。
给方法不如指方向法则。讲的是自信。当一个孩子自信满满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高水平的自我效能。在心里边会产生一种我的生活我做主的心理,对生活会有很强的掌控感,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自律。那如何帮孩子指方法呢?书中提出的观点要要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孩子热爱的事情。同时以这一点优势来带动孩子其他弱项事情的发展,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2.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从“实用提问四步法”开始

”真理也好,真相也罢,都不应该是灌输,更不应该是教化。让孩子去探寻何为真理和真相,学会批判性思维,远比让他们相信所谓的真理和真相要重要一千倍、一万倍。”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每天都会接收到很多的数据和信息。如何培养孩子从这些信息中去伪存真?选出真实有效的数据。批判性思维是最好的工具,张华在书中提出了“实用提问四步法”。我就用女儿问我的关于当下疫情的问题,作为一个例子引导她进行分析。

第一步:提出问题与质疑,越具体越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步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质疑的精神让他们发现不对劲的,或者是跟平常不一样的提出来。女儿上个星期回来告诉我说:“妈妈,我们这里(广州)的疫情有点紧张,我们班有个同学说新冠肺炎挺好的,这样可以不用上辅导班”。我问她自己怎么看,她说不知道,但感觉也有道理,自己周末的舞蹈、美术辅导班都不用上。

第二步,了解其他“事实”与观点。事实就是可以被反复多次证明的东西,观点是一个人的看 法。这里我引导她认识哪个是事实,哪个是观点,哪怕她不太分不清事实和观点,也让她讲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很离谱的观点也没关系,因为观点越多角度越多元,才可能越接近事实。最后得出结论,新冠肺炎是事实,观点是因为疫情可以不用上补习班。

第三步,收集信息,检索资料。孩子分清事实和观点之后,就要去搜集资料。用充足的理论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我让她说出新冠肺炎给我们带来的不便和改变。最后总结是不便有“要居家隔离”、“不能外出游玩”、“生病会很痛”“要带口罩”等。改变有“不用上辅导班”“有妈妈陪伴”等,总的说起来还是不便更多。

第四步,对比解答,反思收获。

这一步就是让孩子对比前边提出的问题和最后的结论之间的差异。若是还有疑问可以再继续的讨论下去。女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告诉同学疫情带来了不便更多,希望疫情赶快结束。

“实用提问四步法”告诉我们孩子有了疑问,引导他们按照这四个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就可以把有效的时间花费在思考和辨别上,而不是无争执的讨论上。而最后的结论怎样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辨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三、和孩子一起学习,并肩携手一起前行。

说实话,书中提出的很多能力我自己都没有,如我自己的阅读能力就不行,我对善良品质的理解也是模棱两可,怎么培养孩子呢?借用一个专家的话“你养育一个孩子,是重新活一次的机会。你有机会,把你缺失的能力,跟孩子一起补足。”我很赞同。

1.什么是高质量的亲子阅读?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亲子阅读就是多花点时间和精力陪孩子读绘本,看了张华老师在书中对亲子阅读的解释,让我对亲子阅读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阅读呢?阅读是一种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亲子互动场景与氛围。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有输出与表达的阅读,特别是有创意的表达。
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孩子。可以在共同阅读后,和孩子采取对话式、游戏式、情景剧式的形式把故事表演出来,即对作品内容进行了再次的改造和创造。这样做一方面是增进孩子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在表演中也促进了孩子对阅读内容的内化和表达。
对于小学高段以上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进行主题式的阅读,以扩展他们阅读的深度,同时也要鼓励他们阅读后进行个人的表达和输出,例如写日记,写创意小说,改编喜欢的阅读故事等等,通过输出的方式把阅读到的信息进行积累,深化和吸收。这样的阅读就是高质量的。

2.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要把握这三个特征。

“逛菜市场式”的育儿太焦虑,只需掌握这套观念就能轻松解围

德不孤,必有邻。一个内有心大德大爱的人,是一个浑身散发着正能量的人,往往会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与帮助。善良,是孩子漫漫人生路上最有价值的通行证,有它相伴, 孩子将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那如何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张华老师在书中给了三个善良教育的特征,我们可以以此来引导孩子形成善良的品质。

懂得边界。大到社会的法律、小到学校的校规班规,再到家庭教育的家规,这些都是边界,只有心存边界感的人才会敬畏这些规则,不逾越边界去做伤害别人的事情。

不委屈自己。无底线的善良其实是一种懦弱,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事情时,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前提下,再去帮助得更多的人。例如孩子在游乐场排了十分钟的队才轮到自己玩秋千,可刚上去就有个大姐姐很礼貌的问:“可以让我先玩一会吗?”这时应该怎么办呢?让给别人玩委屈了自己,不让别人又好像没有礼貌。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大姐姐我也是排队得来的,也请您排队等候。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不委屈自己,也不失礼貌。

勇于担当。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引导孩子担起自己责任。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要鼓励孩子学会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自身的创造力,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更多的事。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在育儿的道路上,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和孩子肩并肩,手牵手,一起享受人生中的挑战和与幸福时光。 感谢遇到《世界是孩子的课堂》这本书,让我有信心在育儿的旅程上遇到更好的孩子和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批判性   起跑线   辅导班   疫情   菜市场   边界   焦虑   亲子   善良   观念   事实   观点   父母   事情   品质   能力   轻松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