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朋友晚上好,今天是我第176次和你聊天。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们常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我最近观察到一个现象,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的理解。


最近好几个上课的孩子,回答问题一塌糊涂,我问他们复习了没有,清一色说复习了,然后把笔记本拿出来,把上节课讲的内容让写下来的笔记,给我读一遍。但是其实,完全没有理解内容。


当然这其中可能涉及到知识的诅咒,就是我已经明白某个知识了,所以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不明白这个知识的孩子不明白。或者说当我已经习得某个知识之后,我无法再想起我不知道这个知识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多多少少和知识的诅咒有关吧,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在用战术上的勤奋,即花花绿绿记了一堆笔记,来掩盖或者说弥补战略上的懒惰,即没有动脑子去理解知识。


我觉得记笔记原本的目的是,我学了一个知识,我把相关重要的东西记下来,留待以后复习。


但事实往往是,我把笔记记下来,证明我学习过。如果我的学习效果不好,你看我写了那么多笔记那么认真的样子,不应该苛责我。


这样对吗?这样不对。但你说要不别让孩子记笔记了,好像也不行。


其实我学生时代也是这样的。


我昨晚还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回到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道题,他也不讲,就写,写了满满一黑板,我什么都不理解,就只顾抄。


但因为我是长大了再回去的,当时我看着那一堆笔记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我在心里想:我要把高一的数学课本找出来,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题去自学,如果我啃不透,我就去找当时补课的老师请教,现在高三才开始,我就不信一年的时间我啃不下这些题型。


我觉得梦里的我,形象很悲壮。看来高中数学这个坎,我心里一直没过去,越长大越为自己当初的不会学习懊恼,没办法就此与自己和解。


我每次对一件事情感到后悔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我现在长大了,关于战术上和战略上,到底应该朝哪里用力气,会有一些思考。摔过的坑,要避免再掉进去。


我最近学西班牙语,涉及到动词变位的问题时,我把这个词的动词原型写下来,开始在草稿纸上写它的动词变位,写完之后我再去对照,之后我就把这个词当作生词写下来,翻译了一篇文章,连笔记带草稿,写了好几页纸。


人们常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这几页纸就在我书桌上,每当我看到它们的时候,并不会产生“我好努力”这种自我感动的感觉,相反地,我每次都会提醒自己:这么多词你还不记得,不管是语境习词也好,死记硬背也罢,你要记得你还有个待完成的任务,而且要快,否则生词越积越多。


这是对我自己学习来说的思考和应用。培养孩子我也有想法,虽然现在铄铄还小,不过我现在给她讲过的内容,冷不丁地我也会带她运用,看她是否真的理解了。


今天下午我在洗碗,铄铄在一旁假装卖碗,我问她:“你的碗多少钱一个啊?”


“5块。”


“大碗小碗都卖5块吗?”


“嗯......”她有点儿犹豫。


“大的碗好像应该更贵一点,小的就便宜点,你觉得呢?”


“嗯!”她表示赞同。


“那么,一个大碗卖多少钱呢?”


“嗯......”


“比5多的是多少呀?”


“6块!”


“那么小碗呢?比5少的是多少呀?”


“4块!”


这样一个小情景,我们就把前两天在绘本里读到的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概念运用起来了。

我想,将来等铄铄长大了,我辅助她学习,其实不会侧重去看她写了多少笔记或者做了多少题,我会带着她回顾笔记的内容,看她是否理解。


当然这会很难,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知识点,相当于我自己也要去学习或者理解。


但是孩子是我的,老师不可能包办她的所有,好的老师教给她方法,我辅助她理解,将来等她养成了这样子学习的习惯,我总觉得她的学习效果不会差。


用战略上的勤奋,来替代战术上的勤奋,这样虽然会难一些,但是重在有效果,而且高效,有可能事半功倍。


但愿今晚的分享,能给作为家长的你或者正在学习的你一点启发。


人们常用战术上的勤奋,去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勤奋   战术   战略   生词   动词   大碗   多少钱   这个词   黑板   懒惰   常用   效果   老师   孩子   笔记   知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