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您的脾胃健康吗?中医教您冬季调护

「科普知识」您的脾胃健康吗?中医教您冬季调护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湿土同类相招,同气相求,终归脾胃,故临床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正如章虚谷所说:“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故湿气伤人致病,四季均可发生。

「科普知识」您的脾胃健康吗?中医教您冬季调护


查查您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

1.面色

有的面色苍白,口唇没有一点光泽;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但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年纪轻轻却未老先衰。

2.口唇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3.鼻子

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4.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睑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5.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

「科普知识」您的脾胃健康吗?中医教您冬季调护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1.脾胃与心

心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2.脾胃与肝

肝郁气滞会影响脾胃,因而病人会吃完饭还觉得饿,但是肚子确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3.脾胃与肺

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4.脾胃与肾

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里烦热、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科普知识」您的脾胃健康吗?中医教您冬季调护


养脾的六个要点要记牢

1.食物喜温燥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因此养脾要食些温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药。比如,我们厨房里常用的各种香料多是温性偏燥的,因此亦有养脾之功。如干姜,砂仁,丁香,花椒,大料,白芷,木香等。

脾主土,故需食多得土气的食物,如地下长的地瓜、山药等;脾喜温恶凉,故需食温;脾色为黄,故需食黄色食物,小米色黄,最养脾土。

2.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湿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脾,亦可让脾舒畅。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亦可养脾。

3.勿过食生冷

小孩子从小就要主要勿过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饮、凉水等,因为会伤损脾阳。脾虚之人可坚持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有助于温脾,并能升阳。

4.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脾之需

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

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

5.脾和顺则口唇能纳五谷

脾有病则唇色改变,或发黄,或发暗,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又按面部诊断,脾应于鼻头。鼻头色黄,必属脾虚。按手掌诊断,手掌中间及大鱼际对应脾,若发暗亦是脾虚之相。

6.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胃就变得苍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动也减少。

中医也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会影响脾胃。可见,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脾胃   发青   和顺   艾灸   生冷   口唇   鼻头   气血   元气   香味   冬季   鼻子   中医   食物   不好   眼睛   科普知识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