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道听途说过太多的“长高传闻“: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你家孩子长这么矮都是因为缺营养”

“我儿子还没变声,女儿还没来例假,没长个也不用急”


今天,童童来为大家一一击破那些常见的错误观念。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哪些常见的认知误区耽误了孩子的长高进程吧!


01

“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很多家长认为父母的身高对于孩子的影响是100%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遗传因素占身高影响因素的70%,而另外的30%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干预来改善最终身高,譬如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及药物干预等。所以经过后天规范的、科学的身高干预和身高管理,最终也可以达到改善身高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大概有30%的孩子最终成年身高低于遗传身高,所以不论父母的身高是多少,都不能疏忽大意,要定期测量并记录孩子的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并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式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


02

“孩子多吃点自然就长高了”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说:“孩子多吃点自然就长高了”,所以有些父母也会认为,孩子长的矮就是营养没跟上,并且认为只要孩子不挑食,规律吃饭,加强饮食营养,那么就一定可以长高。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事实上,从孩子出生至成年,身高的生长速度与决定因素都不是固定的。在3岁前,营养的摄取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远远超过遗传基因及生长激素带来的影响。在3岁之后,营养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从主导因素变为辅助因素,而调控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是孩子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


所以,在宝宝3岁之后,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发育情况,观察自家孩子的身高生长速率,如果发现孩子与同龄人相比有偏矮现象,建议尽快到相关医院的儿保及儿童内分泌科室进行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03

“我家孩子只是晚长了”

有家长认为,孩子身高变化不明显可能只是“晚长”了,认为自家孩子一定会长高的,即使现在长得矮也只是时间问题,但这个想法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让家长认为孩子“晚长”的错觉通常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提前发育实际骨龄大于当前年龄,导致骨骺线提早闭合,当孩子进入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时,其他正常孩子在迅速生长发育,而这类孩子却因为提早发育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出现“晚长”的错觉;


另一种是由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导致的矮小类疾病,这类孩子的骨龄通常会正常或落后于实际年龄


这两种情况都会出现在儿童进入青春发育的年龄段,主要表现为没有生长加速或我们通常说的“蹿个儿”。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所以童童和欢欢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定期检测骨龄,一旦出现了生长延缓或骨龄提前的情况,及时到医院由专业医生做出正确判断,排查是否出现了生长发育疾病,而不是凭自己的直觉判断,盲目等待。


如果因为孩子在青春期受到影响,造成“晚长”的错觉,家长又没有及时干预,错过了最佳时间,等到孩子骨骺闭合,那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身高。


04

“我儿子没变声,女儿没来例假,不用急”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青春期发育进程认知有误区,觉得男孩还没变声,女孩还没来月经,就不算孩子进入发育期,并认为在这一阶段并不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进度,这样的想法是完全不正确的。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医学研究表明,女孩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是8-9岁,男孩是10-11岁,在这个时期,男性和女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


一般情况下,男孩子在11岁左右会出现青春期发育的首个表现,即睾丸增大;而女孩子在10岁左右会出现身体发育的首个表现,即乳房发育。而女孩子13岁左右时月经初潮出现,一般在这之前1-2年,女孩就已经到达生长速度的高峰了。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这意味着,如果等到孩子变声了、长腋毛或者来例假了,家长才意识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就已经晚了,因为那时的孩子已经处于青春期后期了。当这些明显标志性特征出现的时候,孩子的骨骺已趋近闭合生长空间十分有限,身高也进入了停长倒计时,如果此时对身高不满意,希望通过外界来干预身高,其实已经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了。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另外还需要提醒各位家长,如果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或睾丸增大,腋毛、胡须、喉结等生长;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阴毛、腋毛等生长,或在10岁以前月经来潮,则被认定为性早熟


这时父母就应该引起重视了,所以在男孩进入9岁前后、女孩8岁前后,我们就应时刻注意孩子的骨龄,持续监测评估身高、性发育等状况,避免提前发育。


05

“只要是激素,就一定对孩子有害”

一些家长对生长激素有误解,会谈“激素”色变,一提到激素就想到身体发胖、骨质疏松、肝肾毒性等副作用,立即表示拒绝治疗。


因为他们觉得“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子不能用”。还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做完检查之后,当看到孩子的检查结果显示生长激素正常,就会对医生推荐采用生长激素治疗的方案产生质疑,甚至非常抗拒。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事实上,此“激素”非彼“激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打针致胖的“激素”,其实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它被用于治疗炎症、抗休克等;还有家长口中经常提到的洋快餐中可能含有的“激素”,事实上是性激素,它们主要为了让禽类快速生长。


生长激素是人体大脑中腺垂体分泌出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代谢的关键蛋白质,也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促进骨骼生长的激素。它虽然也叫“激素”,但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都与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完全不同也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类的副作用。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如果发现孩子与同龄人相比有偏矮现象,建议尽快到相关医院的儿保及儿童内分泌科室进行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身材矮小的孩子经医院检查,明确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性早熟等症状时,请家长相信科学,谨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从而成功帮助孩子身高达到正常的标准。


问:

如何科学的关注孩子身高?

1. 定期测量身高:按时记录并观察孩子的身高变化及生长速度。


2. 定期检测骨龄:按时检测孩子的骨龄是否与实际年龄保持一致,通过骨龄片及时掌握孩子的生长状态。另外拍骨龄片的辐射微乎其微,家长们不必担心。


3. 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合理安排孩子的营养、运动、睡眠等,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孩子的营养搭配及充足的睡眠,带适龄孩子多做一些纵向运动,比如篮球、跳绳等,促进骨骼发育。


注意:当孩子的身高与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相比处于末10%以下(即100个孩子身高排序后10位)时 ,需要留意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疾病。建议尽快到相关医院的儿保及儿童内分泌科室进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耽误孩子的身高发展。


知识科普|5大常见的儿童身高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在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简单且丰富,但同时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真伪难辨,往往会使焦虑的家长变得盲目,甚至更加迷茫。关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不能盲目听信他人或网络所言。


首先要正确测量孩子的身高,并对照全国青少年平均身高表,看看孩子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若差距过大或者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迟缓,则需引起重视,第一时间带孩子到相关医院的儿保及儿童内分泌科室进行检测,及时掌握孩子目前的生长状况。毕竟身高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不要因为家长的一时疏忽给孩子留下任何遗憾。

长高路上,童童和欢欢将与每个家庭同行,一起帮助更多孩子解决身高难题!

关注童欢关爱,为孩子的身体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王婷婷. 孩子矮小怎么办长高不要错过最佳黄金期孩子长高有两个黄金期,矮小有三分之一祸起性早熟[J]. 自我保健, 2018.

2. 陈晓青, 陈琍, 胡秀荣,等. 骨龄测定在矮身材儿童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J]. 临床荟萃, 2006, 21(16):1169-1170.

3. 潘慧、朱慧娟.矮小症365个怎么办[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30.

4. 蒋竞雄.长高不再是梦想[M].北京出版社:北京,2018:120.

5. 朱永琴.身高是一辈子的事,别让孩子留下遗憾[J].浙江省中医院,2016,2(3):12-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身高   儿童   腋毛   生长激素   性激素   生长发育   矮小   内分泌   科室   青春期   激素   认知   误区   生长   家长   营养   常见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