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邻居媛媛妈妈总是喜欢用奖励零食的方法来激励媛媛听话,比如:

“你现在乖乖吃完饭的话,妈妈就奖励你一个棒棒糖”,

“你现在如果不看电视,妈妈就给你买冰激凌吃”。

……

每天媛媛妈妈都是靠这种“威逼利诱”让孩子听话的,可是时间一长,媛媛妈发现这一招变得不管用了,媛媛开始跟妈妈谈条件!

“你不给我吃饼干,我就不吃饭”

“不让我看电视的话,我就不写作业”

“我要是把玩具收拾好的话,就要给我一根棒棒糖”

……

媛媛妈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以前媛媛很吃奖励这一套的,现在这方法几乎对她没用。研究发现,有78%的父母会用这种“奖励”的方法,一闹孩子做事,但这种奖励的方式往往有效时常会很短。也有不少家长质疑,这样的行为难道做错了吗?

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当然,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孩子是应该的,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但过度使用却会适得其反,家长要采取科学奖励的方式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父母错误的奖励方式


很多家长都会用钱或者物品来奖励孩子,比如洗一个碗多少钱,收拾一次玩具多少钱,考试得了多少分奖励什么玩具等等。大部分家长认为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还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让孩子知道付出才有回报,同时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赚钱有什么不对呢?不仅如此,奖励还能让孩子主动地锻炼自理能力,主动学习,好处多多呢!

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咋一听似乎是这么个道理!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乖乖吃饭,帮家长做家务,好好学习等等,这些不是本来就应该是他们要做到的事吗?为什么在做这些分内的事的时候需要额外的奖励呢?事实上,这样的方法并不可取,孩子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都是要靠内驱力来维持的,外界的物质刺激可能短时间会有用,但是时间一长,会腐蚀掉孩子的兴趣和动机,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甚至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为了得到“奖励”,明明碗已经洗干净了,他过一会儿又去洗一遍,或者不停地抹桌子,就是为了得到家长许诺的更多奖励。有的孩子就会像前文提到的媛媛一样和家长讲条件,没有“奖励”就不答应家长的要求。这样的结果相信也不是家长们实行奖励制度的初衷吧!

错误奖励伤害的是孩子的自驱力

当家长们把完成一件事情和金钱或者物质画上等号之后,就会无形中让孩子们有一种功利的心态。好好练琴就奖励新裙子,一周不迟到就奖励去游乐园玩,这种所谓的“奖励”实际上是在夸大孩子的功利心。

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心理学上有个“稀缺效应”,说的是越稀缺的东西人们会越珍惜。只有你完成作业才能让孩子打会游戏,这会让孩子产生错觉,“打游戏”会变成一件稀缺事。慢慢地,孩子们的追求就不会回到做好这件事情本身上。
时间一长,物质奖励暗藏的隐患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孩子就会习惯于任何事物都和金钱、物质联系到了一起。有奖励孩子才会去做,没有就不做,而且孩子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贪婪,奖励会要得越来越多。甚至有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孩子原本喜欢或感兴趣的事,到后来都需要谈条件、给承诺才会去完成。
这样的奖励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反而会阻碍发展孩子内心真正的有效动力!

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孩子得到的奖励应该是来自于完成这件事情本身后,内心的收获和成就感,家长给予的金钱和物质奖励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落脚点应该在孩子内心的感受上,比如孩子考了第一名,家长要让他感受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引导他明白完成这件事情是因为他平时的用功才能达到的,去赞扬他的成绩,肯定他的努力,这才是家长需要给予孩子的奖励。
其实,孩子努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因为他们在因为自己兴趣和爱好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家长们去强迫。他们完成这件事情获得的满足感会激发他们努力做下去。如果不断用物质来激励,则会丧失掉孩子的原动力。

到底应该如何奖励孩子?

想要让孩子获得内驱力,最好的奖励方式就是来自爸爸妈妈的鼓励。家长们要懂得去夸奖孩子,而不是奖赏孩子。要学会与孩子建立一种情感的关联和归属。表扬孩子

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家长们可以学着带着“父母滤镜”看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好的一方面。比如孩子在洗碗之后,妈妈可以为他的行为点赞!当孩子获得了来自父母的肯定之后,会更加受到激励,认同自己的行为,并且期待下次得到同样的肯定,从而将父母的期待内化自己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责任,让孩子有一种“我能行”的信念,这样就不会有害怕失败的心态了。
父母在夸奖和肯定孩子的时候也同样要讲求方法,不能泛泛而谈的夸奖,一定要夸得具体,夸得到点子上,比如孩子能自己克制住糖果诱惑的时候,妈妈可以夸孩子:“很有进步,能够懂得糖吃多了会坏牙齿,能遵守约定只吃一颗糖,非常棒!”在孩子吃饭时没有挑食的时候,妈妈可以夸孩子:“很棒!不挑食才能营养均衡,才能长得高,打篮球一定会超过别的小伙伴!”家长的夸奖必须要落实的细节上,鼓励孩子能发挥更多的优势。

写完作业奖励你打游戏,还在用这种方式奖励孩子?毁掉的是自驱力


培养孩子有一种成长的心态,这样的孩子会把关注更多的放在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上来,是为了把这件事做得越来越好,而不是单纯为了考多少分,得到什么奖励。
孩子并不像父母们所想的那般期待物质奖励,对孩子们来说那些只是外在表象的东西。父母才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孩子最爱最依赖最信任的人,所以,父母对孩子们的信任与欣赏才是他们内心最珍爱和期盼的东西,这种来源于爱的赞赏才能点燃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作业   方式   孩子   内心   物质   心态   金钱   家长   父母   期待   条件   玩具   东西   妈妈   方法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