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原创} 小媛老师 gzh:美国小学的日常

1

美国的小学已经开学近三周了,就这样,小朋友们也渐渐习惯了网络授课的方式。尤其是这一周,我发现孩子们和我的隔屏互动越来越自然,有时只要一个眼神,小朋友就都知道老师要干啥!

小朋友之间呢?似乎就是另一番画风了。换作往年,开学近一个月了,小朋友们肯定早已打成一片,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此时课堂上也会渐渐涌现出一片片说小话的小组织了。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但今年,虽然开学已经有好几周,可我感觉孩子们似乎还是那“最熟悉的陌生人”!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班上还有几个孩子因为爸妈要上班,只能在辅导班里上网课,他们全程带着口罩,我在想:也许同学们连TA长什么样还不知道呢,更别说交朋友了。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美国家长非常关心孩们的社交能力Social skills,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相比于学习成绩,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有没有朋友,和身边的人相处怎么样。

2

记得两年前刚开学的时候,我就收到一位妈妈的邮件,她在信中写到:女儿Cara十分喜欢听睡前故事,妈妈每晚都会读给她听。有一次,在读完一本关于朋友的书《Stick and Stone》后,她发现孩子竟然在被窝里偷偷地哭了起来...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虽然被吓坏了,但妈妈假装镇定地询问孩子,没想到女儿却说:“班里没人是我的朋友,我不想去上学了”

这可把妈妈担心坏了,于是我就收到了妈妈写给老师的这封邮件,希望和老师来约个一对一的见面会。在美国的小学,如果家长有问题可以给老师写邮件,预约时间来见面,这样的见面会通常在上学前或者放学后来举行。

在见面会上,我请妈妈先跟我介绍一下Cara在家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下Cara的真实个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有时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会完全判若两人!

妈妈告诉我说: Cara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因为家中最小,Cara从小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很多疼爱。但Cara从小胆子比较小,而且生性敏感,所以妈妈这次更加担心女儿在学校的社交了。

听完妈妈的介绍,我分享起我在学校认识的Cara: 她确实有点内向,平时安安静静的,也不怎么多说话。上课时比较害羞,不会主动发言,但是被同学们排挤,在学习没有朋友,我真是一点都没察觉!

接着我问妈妈:“女儿大哭没朋友后,您有跟她说什么吗?”

妈妈说:“我并没有责备她,也没有一直追问她怎么回事、为什么,而是先向女儿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并告诉她自己很理解这样的遭遇,因为小时候妈妈也有过这种烦恼。”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等到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妈妈才开口追问她事情具体的经过。在一步步的疏导下,女儿终于开口了,原来是因为她有一个非常漂亮的铅笔盒,同学们都想摸一摸,看一看,可是自己又舍不得,结果小朋友们都说她是个bad kid(坏孩子),再也不愿意跟她玩了!

接着,Cara的妈妈给她并提供了几个小tips,告诉她要想交到好朋友,就要学会分享,多多帮助身边的人。但是一连2周过去了,昨天妈妈问她在学校叫到朋友了吗,女儿还是含泪直摇头,所以妈妈决定这次联系一下老师,看看到底还能做些什么。

听到这儿,我在心里默默为Cara妈妈的做法点了个赞。首先,她没有责备女儿,而是给予理解,然后和女儿一起去想结交朋友的方法。同时,妈妈想到寻求老师的帮助,这系列的操作,简直堪称教科书级。因为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校的沟通与合作,真的很重要!

3

作为老师,每次听到家长给我的一些关于孩子学习、成长的反馈,我都会思考:自己如何能在课堂给孩子们积极地引导。

就拿“自己没朋友”说起,也许这样的小朋友不止Cara一个,只不过Cara被妈妈不小心发现了而已,也许班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也在困惑:为什么身边的朋友不喜欢跟我玩?怎样才能交到很多朋友?

于是,我就打算给学生们上一堂有关“友情Friendship”的课,而这个后来也变成我们班每年一开学的必修课。
在请教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又结合了班里小朋友的具体情况后,我准备了4个阶段的活动,分别安排在每周的同一天,因为这样也比较方便观察、记录孩子们在这一周的变化。

怎样成为好朋友?

友情教学从“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开始。当孩子们都坐好后,我先问问“大家在学校里面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 不出所料,一个个争先恐后,“谁谁谁,是我的好朋友”,“她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朋友,TA也是我的朋友!” 一时间,小朋友似乎在比赛:谁的好朋友最多!

接着,我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朋友呢?How to be a good friend? 我顺势拿出事先打印出来的卡片,让小朋友看看“好朋友”的行为。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文末附模板下载)

这些好朋友的行为,其实在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想要交到好朋友,要先成为一个好的朋友,要懂得称赞别人,懂得分享,懂得爱别人等等。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接下来,我们来做“行为的分类”。我发给孩子们每人两张图,让他们把右边的行为卡片先剪下来,然后再分类:哪些是好朋友的行为,哪些不是好朋友的行为。这个活动还能和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小朋友同时学到了很多有关友情的词汇:take turns, share, help, celebrate。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文末附模板下载)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会时常提醒孩子们:你的XXX行为,是一个好朋友的表现吗?就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复盘: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朋友。因为,想要交到好朋友,自己要先有好朋友的品质,这样身边的人才愿意围绕你身边。

接受差异

第二周,我想跟孩子们聊聊尊重每个人的不同!有时候小朋友喜欢跟一个人玩,往往是因为相同。

“我喜欢玩乐高,因为他也喜欢玩乐高,所以我和他是朋友”。

“我喜欢去那个地方滑滑梯,她也喜欢,所以我们自然成为了好朋友”。

但是当我们长大后会发现,有时候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可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我喜欢给孩子们讲这样的一个故事:我的爸爸和妈妈是非常好的朋友,虽然他们完全不同,却可以在生活中相处得很好。因为我的爸爸很擅长修理家具和做饭,我的妈妈擅长打扫卫生,于是妈妈帮助爸爸洗衣服、收拾屋子,而爸爸则负责给妈妈做饭,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为了进一步让小朋友懂得“差异”的可贵,我请孩子们想一想:自己擅长的事和朋友擅长的事。比如,有的小朋友会写:我擅长游泳,我的朋友擅长棒球。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我们擅长不同的事,我们却可以互相合作,就像“牛奶”可以和“麦片”来配对,“薯片”可以和“番茄酱”来配对一样,我们一起携手,就能创造不同的价值。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文末附模板下载)

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向孩子们传达:朋友之间是可以存在差异的,我们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因为彼此而变得更好,这就是朋友的意义。

解决矛盾

在过去的两周,小朋友了解了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也懂得了如何接受朋友的不同,接下来我们要升一个层级了:探讨一下如来解决朋友间的锚段?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和自己的朋友出现过小矛盾,可他们就不是我们的朋友了吗?”

“Absolutely not!”

“那大家遇到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这时我突然看到了Cara的小手,想举却不敢举,我觉得先不要勉强她,等到她有勇气的那一刻再叫她。

接着,我拿出一些卡片,这里有情景卡片,也有解决矛盾的方法卡片。首先,我们依照不同的情景: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文末附模板下载)

一起探讨出可以解决矛盾的方法。比如可以告诉对方:请你停下来,可以忽略对方,或者直接问他:出现了什么问题?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文末附模板下载)

有些孩子的“没朋友”只是表象,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和别人产生了矛盾,而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于是就把自己包裹起来,再也不想交朋友。这时,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直面冲突,内心变得更强大。

学习分享

最后一周的点睛之笔,我们决定一起来谈谈分享Sharing,这对朋友来说非常重要。
这堂课以一条彩虹鱼的故事开始...大海里有一条鱼,她有美丽的彩虹鳞片,因此其他的鱼都非常羡慕,他们邀请她一起玩耍,但这条鱼非常的傲慢,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们。她认为其他小伙伴应该因为她的美丽而喜欢她,却没明白自己如何对待朋友更重要。

后来,彩虹鱼的妈妈告诉她朋友之间要学会分享,因此这条彩虹鱼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她不再因为自己的鳞片而沾沾自喜,而是选择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美丽。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配合彩虹鱼的故事,小朋友还一起装饰起了自己的“彩虹鱼”,并写下自己想跟朋友分享的物品。很多美国老师还会专门在教室里设置一块区域,展示孩子们的彩虹鱼艺术作品。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愉快的课程就要结束啦。这时我突然看见Cara身边围起了一圈小朋友,上前一看才知道,孩子们正轮流玩弄她漂亮的铅笔盒呢!Cara此时也咯咯咯地笑着,我想这一刻,孩子们终于懂得了分享的意义。

如何交朋友,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永恒话题。和朋友的相处,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希望这样的一堂友情Friendship课,能给每个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交朋友的种子,更希望这颗种子能不断生根、发芽,开出最灿烂的友情花!

本期福利:我为大家整理了文中提到的Friendship模板,请在wx公众号(美国小学的日常)对话框回复“交朋友”,就可以获取啦!

“妈妈,我在学校没朋友”,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决定跟我约见面

小媛老师 美国公立学校老师 美国双语教育学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妈妈   孩子   朋友   彩虹   好朋友   美国   交朋友   卡片   小朋友   矛盾   家长   女儿   身边   友情   老师   学校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