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会不会有很多“三胎”家庭出现,听听大家怎么说

国家鼓励生“三胎”了,你愿意吗?

未来会不会有很多“三胎”家庭出现,听听大家怎么说

三孩政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 。7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医保办发〔2021〕36号)发布 [11] 。2021年8月17日至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在京举行,其中将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提高生育率,我也很愿意为国家做贡献,但是真的不想生......”

“什么?生三胎?一个就挺好,就我们家这情况,生多了那叫对孩子不负责任......”

“三胎呀,生了个二胎我都觉得被骗了,生活被搞得一团糟,再要三胎,除非我脑子进水了......”

......

这些都是妈妈们给出的答案。不过,也有赞同的,多数是爷爷奶奶和爸爸。

“三胎好,孩子多了当然好呀,多子多福嘛,兄弟姐妹多一些,以后也有个照应......”

这都是不相干的人说出的场面话,因为生孩子是妈妈们的事情,带孩子也是妈妈们的事情。

我自己,作为一个“二胎”宝妈,说实话,就现在的处境来讲,绝对不会生。身体上经历的痛苦和难受还不是最重要的,这些对我来说咬咬牙可以挺过去。难的是,自从怀孕,对于女人来讲,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说是折磨,真的好不公平。

未来会不会有很多“三胎”家庭出现,听听大家怎么说

生完孩子谁来带,没人帮忙的妈妈很可怜

我家大宝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年龄还不算太大,身体尚且可以,所以有老人的帮忙,再加上我自己年轻,不知不觉也就带大了。当时可能也非常累,只是自己不太记得了吧。

小宝的到来就不一样了,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也都有这样那样的病症,没有人可以长时间看娃。只能想其他办法,月子里请月嫂帮忙,我上班之后又找了阿姨带小宝。这些,也为经济负担埋下伏笔。

月嫂42天走后,一直到4个半月我上班,这期间全部都是我一个人带小宝,无论白天、黑夜,真的很辛苦。吃不好、睡不好,所以生完二胎我很快就恢复了怀孕之前的体重。虽然这是我期望的,本来也不想长胖,但都是“累”的功劳。

37岁的“高龄产妇”,日子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如果再来个三胎,老人帮忙就更加不用想了,现在都要经常陪着去医院,自己能照顾自己就算好的。再请月嫂和阿姨,现在的价格已经是水涨船高,我们能否负担得起?要是我自己带,也真的不行了,身体绝对会垮掉。况且,不要上班挣钱了吗?老公一个人养不了一大家子。

“带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应该强烈呼吁男人的责任心,真正参与到“带孩子”的过程中来,为妈妈做些分担。女人有“产假”和“哺乳假”,国家也应该为男人设置相应的“看护假”。

这样一来,有很多好处,一是爸爸不用借口工作而把带孩子的事情推给妈妈(比起带孩子,上班简直是度假);二是男女都有这样的长假期企业则不会歧视女员工;三是让男人对社会和家庭有更多的责任心,国家才能更加强大。

未来会不会有很多“三胎”家庭出现,听听大家怎么说

职场宝妈被嫌弃,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现象

有人说,在中国,女性的地位已经足够高。我想说,是地位高吗?是角色多,责任大。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

要求女人贤良淑德,要有自己的事业,还要能照顾好家庭。“全职妈妈”很辛苦,为家庭付出了所有,但是别人会说你没有价值、没有自我、没有赚钱能力。“职场女强人”通过努力在事业上一路高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别人会说这样的女人太强势,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孩子和家庭上面,不然就是顾此失彼。

如果同样是一个男人,社会的容忍度好像要高得多。

所以,我想说,做女人,很难。

我自己就是职场宝妈被嫌弃的典型例子,产假期间被降职、降级、降薪,就是这么现实。你曾经为公司所做的贡献,已经如一团青烟,随风散去。其实我现在不是不可以发挥价值,但就是因为你几个月不在岗,公司就嫌弃你了而已。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个人对公司来讲都没那么重要,任何人都可以被别人代替。特别是35岁+的女性,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自己。

什么“延长产假”的建议?这些学者考虑过吗?真的这样实施了,还有什么样的企业会录用女员工,女人还要不要工作赚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是“治标不治本”。

对于女性,到底应该出台什么样的保护性措施来促进国家生育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的政策企业会执行吗?大不了我辞退你呀?或者我就不招聘女员工,说你能力不达要求。希望能够全方面考虑措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再次呼吁,摒弃职场对“三期”女性的歧视,特别是35岁+的,期待国家重视,给予女性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未来会不会有很多“三胎”家庭出现,听听大家怎么说

家庭经济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很大影响

俗话说“吃饭穿衣看家底”,我们家曾经怎么也算是小康之上的水平,才决定要“二胎”的。

但是,生完之后,花销肯定是增加了,多个孩子并非老人认为的“多双筷子”的问题。

每个月有房贷、大宝的学费、全家生活费,这又增加了小宝的奶粉、尿不湿、各种物品,以及阿姨的保姆费,哪哪都是钱,最后算下来真是所剩无几。

同时,经济收入减少了,因为上面提到我被降薪。所以,生活水平确实是下降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要个“三胎”,那经济方面肯定是入不敷出呀。

好在,国家近期的“双减”政策力度之大,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说不定还有可能恢复到小康水平。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我物质,而是经济真的很重要。

写在最后

今天说了这么多,好像倒出不少苦水,只是说了些实话而已。实际上,我还是个很积极的人,不信大家可以看我的其他作品。

其实,我想说,国家现在老龄化严重,提高生育率势在必行,这个方向我是绝对拥护的,相信大家也是。可惜,很多现实问题会形成阻碍,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必须到位,且有效地执行下去,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我是大宝和小宝的妈妈“悦享笔迹”,喜欢思考和分享育儿的相关问题,欢迎关注我奥,我们一起探讨交流![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生育率   家庭   产假   中国   老人   事情   身体   措施   妈妈   未来   孩子   政策   女性   女人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