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高中时期,正是科比时代,班里大部分男生都是科比球迷,很多人因为那句,”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在心中埋下奋斗的种子。


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你要努力,要每天早起。可当了妈之后,何止是凌晨4点,我们还经常见到每一天的凌晨1点、2点、3点的样子。哪个当妈的不曾熬夜到凌晨?


医院深夜急诊,藏着多少妈妈的辛酸


有人说,每个父母都躲不过半夜急诊。


之前网上有个视频,一位新手妈妈带刚5天宝宝去急诊,因为没有经验,都急哭了。经检查宝宝无碍,停止哭闹后,妈妈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上个月懂懂因为热性惊厥入院,在医院住了几天。儿科病房里,住满了从几个月到五六岁大的孩子。


和我们同病房的一个男孩,4岁半,疑似川崎病,已经连续烧了5天。男孩的妈妈一刻不敢离开,时刻关注着体温是不是又升了,几天都不曾合眼。


晚上睡觉时,懂懂闹着要回家,我担心吵着同病房的孩子,就抱着他在医院走廊里来回走,轻声地唱歌、讲故事,走了快2个小时才睡着。


当妈后最难受的就是宝宝生病,再坚强的父母也会瞬间崩溃。


哄睡两小时,一秒落地醒


之前一个外国老爸哄娃视频很火,爸爸站着抱娃一点事儿没有,等他一坐下,宝宝就开始哭。爸爸几次尝试坐下,宝宝都是秒变脸。


后来,这个爸爸学精了,坐在摇椅上一遍遍地摇,宝宝已经很困了,但还是睁着大眼睛。最后爸爸使出绝招,抚摸宝宝眉毛,宝宝不一会就睡着了。

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前段时间,闺蜜生了二胎。都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我调侃道:“二宝带起来很轻松吧?”没想到闺蜜大倒苦水,跟二宝比起来,大宝简直是天使宝宝啊!


原来,大宝小时候吃了就睡,不哭不闹,让人省心。而二宝却是个敏感的宝宝,不仅哭声更尖锐,更是个睡觉困难户。放下就醒,必须抱着睡,半夜抱着溜达是长有的事,闺蜜上厕所都得用跑的。


二宝感觉特别灵敏,妈妈每次只要一动,哪怕他在睡梦中也能醒了,然后大哭。闺蜜说,二胎后没睡一个好觉,天天顶着大黑眼圈。


宝宝为什么抱着就睡放下就醒呢?儿科医生指出,这是因为宝宝缺乏安全感,抱在怀里,因为家长的体温、心跳声,会有种在妈妈子宫的感觉,就算被外界的光、声音的刺激、干扰时,也会比较有安全感。这时候,对于宝宝的睡眠质量也会有影响,所以一旦放下来,宝宝就会失去安全感,而醒。

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熬夜带娃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中,新手妈妈陈娇蕊晚上要给孩子喂奶,哄睡孩子,本来希望丈夫杜淳能帮忙,可杜淳下班回来倒头就睡。


因为杜淳月子期间的不体贴,不帮忙,导致妻子陈娇蕊得了产后抑郁,最终离婚。生活中,有多少肯为妻子分担的丈夫呢?

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懂懂小时候,我每次也是要求爸爸参与带娃,奈何爸爸秒睡,最后只能独自哄娃。因为爸爸的不参与,一方面导致孩子跟爸爸不亲,另一方面让老公觉得带孩子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后来娃大了点,现在两岁半,能和爸爸很好的沟通和游戏,爸爸才渐渐参与进来。每天带孩子洗澡,睡前阅读,爸爸越来越得心应手,孩子也开始黏着爸爸。


养孩子是父母双方的事,让队友参与带孩子,不仅减轻妈妈的负担,更促进了彼此的亲子关系。


父母带娃何时能不熬夜,只能等娃大了吗?


前段时间,同事结婚,前领导见到我,说我脸色看起来好多了,去年见到我时脸色蜡黄。我笑着说:“娃大了,熬夜少了!"


不少妈妈感叹,何时能结束熬夜带娃?只能等娃长大了吗?

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比提出了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重要的宗旨是,幼儿需要与至少一个主要的照顾者发展一种关系,以便正常发生社交和情感发展。


约翰·鲍比认为0-2岁期间,依恋的建立需经过4个阶段:


前依恋阶段:0-6周。婴儿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但是,如果把他们和母亲分开并不能造成任何不安。


依恋形成期:6个星期到6-8个月。婴儿开始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应不同,开始有分离焦虑的苗头。


依恋明确期:6-8个月到18-24个月。当母亲离开时,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这种依恋关系是互相的,婴儿感觉离母亲的距离太远;或者母亲发现孩子离开自己视线,都会感到不安。这里强调的是互相的关系和这种关系在两者之间的平衡。


相互的关系:18-24个月及以后。这期间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在上个期间,母亲起到平衡这种关系的主要作用。而这个阶段,双方都有调整和平衡的作用。这种关系在人类中,会持续好几年。


稳固的依恋关系,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父母对宝宝的需求,及时反应,有助于促进孩子安全感。


0-2岁小宝宝,晚上夜醒表示他们有需求,如果父母能及时反应,满足需求,宝宝得到抚慰,对儿童成长有很大帮助。


3-4岁后,随着孩子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慢慢能独立睡觉,父母便能慢慢解脱。


所以,对于0-2岁的小宝宝,我们不能拿4岁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比如让他独立睡觉,让他晚上不哭不闹。小宝宝根本做不到,他们的发展还没到那一步。

凌晨4点,我抱娃在医院走廊走了2小时,熬夜带娃的妈妈都还好吗?

如果父母能了解宝宝各个年龄的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也就不会抱怨孩子怎么那么闹腾了,能更好的应对宝宝的各种需求。


但妈妈不是超人,曾经她也是需要人照顾的小女孩啊!在她独自带娃,疲劳困乏时,如果家人能伸出援手,不仅有助于家庭和谐,更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


你有过熬夜带娃经历吗?你有跟家人寻求过帮助吗?欢迎分享出来,我们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约翰   妈妈   小宝宝   急诊   走廊   安全感   婴儿   爸爸   父母   晚上   母亲   阶段   需求   小时   关系   宝宝   孩子   医院   凌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