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男孩在胎儿期和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如果他不能突破这种影响,母亲的影响就会充斥着他的身心。他会深深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和重要性。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会成为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但他无法成长为一个珍惜女人并维持长久伴侣关系的男人,更无法成为一个好爸爸。他必须放弃那最原始、最亲密的对母亲的依附关系,去接受父亲的影响。” ——德国家庭治疗师伯特·海灵格

性别角色,对孩子而言,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他们不只是在与父母、在家里形成性别角色,他们还要在生活的洪流中形成对性别的完整认识。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让孩子成为有一个正常性别认知的人,是父母的自然期望。要实现这个目标,3~6岁是关键期。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3~6岁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说法就是,男孩会出现恋母倾向且嫉妒父亲,女孩会出现恋父倾向且嫉妒母亲,他们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与异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关系。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在这一阶段,如果父母“故意”地顺应了孩子的这个愿望,就像妈妈与儿子建立无比密切的关系,并让儿子知道,妈妈在乎他更甚于爸爸,或父亲与女儿非常亲密,并让女儿相信,爸爸爱她更胜于妈妈,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恋母(父)情结”,一方面,他会过于依赖异性父母,另一方面,他会对同性父母缺乏敬畏并与之疏远。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就会发展出一些问题,比如只结交异性朋友而没有同性朋友,甚至还可能成为同性恋。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要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关键是夫妻关系要和谐而平衡。最好的情况是,父母都爱孩子,但他们同时又深深相爱,他们不会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对配偶的爱。在和谐而平衡的家庭关系下,孩子就会懂得,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于是,他们会安心地做孩子,享受强大的父母给他们的爱。同时,他们努力向同性父母靠拢,知道只有变得像同性父母一样,才能赢得异性父母更多的爱。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这种“知难而退”的心理转变,是男孩成为男人和女孩成为女人的基本动力。

要将夫妻关系摆在首位

三岁前,孩子没有性别意识。一般情况下,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与妈妈的关系最亲密。但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五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男孩要归父亲,女孩要归母亲。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对此有过论述:“他们应该先向异性父母靠拢,并从这一关系中吸纳异性的力量,体会到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同时体验到异性对他的吸引力。然后,男孩回到男性的世界,成为一个男人,女孩回到女性的世界,成为一个女人。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因此,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要有第一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实际上,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异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你在孩子眼中其实很强大

在3~6岁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强大的。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外部评价体系,他们不在乎拥有太多的物质条件,也不会拿这些东西去衡量父母的价值。就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喜欢与别的孩子比较物质条件,那也一定是父母教给他们的。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经常的情形是,一个妻子经常当着儿子的面指责丈夫不能干、挣钱太少,结果儿子就学会了用挣钱多少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更重要的结果是,这样的孩子可能学会和妈妈一起嘲笑爸爸,这不仅会让爸爸受伤害,也会让这个孩子看不起爸爸,从而不愿意向爸爸认同,最终就表现成不愿意向男性认同。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男人经常当着女儿的面嘲笑妻子笨、不会持家、,那么女儿也会看不起妈妈,从而不愿意向妈妈认同,最终就表现得不愿意向女性认同。

在3~6岁这个阶段,只有让男孩承认自己不如父亲,然后以模仿父亲的方式实现对男性的认同,从而具备男性的性别意识,才是最自然的。如果这个任务要放到六岁以后甚至青春期才去做,而父亲又恰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做儿子的就会感到无比痛苦。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女孩也会有类似问题,如果父亲是个女儿奴,但妻子实际上又非常优秀,那么,这个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也会发现妈妈实际上比她棒多了,从而也感到无比痛苦,并可能在性别认同上出现问题。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男孩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进入女人的世界

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呢?其核心就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明白这才是家庭中最优先的关系,亲子关系则不是。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貌似是个很难的事情,因为我们习惯了把孩子捧在手心里。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孩子的一个稀有属性。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格灵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关系。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如果父母的关系和谐而平衡,同时又爱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健康的孩子,爱父母且以父母为傲。如果父母的关系是倾斜的,那么孩子就会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平衡这个关系。这会制造出许多匪夷所思的家庭现象。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要切记: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让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事关孩子性别角色认知的大事

与配偶相爱,爱孩子,同时让孩子知道,配偶才是自己合适的伴侣,他(她)与自己不仅仅是相爱,还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难题。这会让孩子懂得,父母无条件地爱他,但他只是一个还远没有长大的孩子,父母要负担很多沉重的责任,而他安心地做快乐的孩子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性别   爸爸   男孩   妈妈   家庭治疗   孩子   女孩   配偶   认知   异性   儿子   角色   父亲   父母   母亲   女儿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