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妈喊你回家听写

突然想到,身边有个像我这样看到错别字就觉得眼睛疼,听到病句就觉得耳朵痒的人,我的家人应该有时候很崩溃的。


就说错别字吧,家人给我发微信,写纸条留言什么的,但凡有错别字,我定会圈出来改在旁边,要他们订正三遍。当然,我也有过把“黎明”的“黎”字订正三遍的时候——写了三十多年了,才惊奇地知道这个字我一直多写了一撇呢。


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处小小的标语:“遵老爱幼,团结互助。”是的,那个“尊”字写错了,写成了“遵”。虽然这个标语并不显眼,但我还是无数次想去把那个走之底抠下来……


这样的我,真是太适合做语文老师了。


说起来,改了那么多篇作文,我很少看到整篇没有任何错别字的作文。孩子们的错别字五花八门, “吃了一吨饭”、“泰始皇”、“兵马桶”等,给改作文的我增添了很多欢乐。


其实,孩子们写错别字的习惯和原因是各有不同的。


一,错字。

错字就是把字写错了,比如我写“黎”字,这么多年都是上面“禾”旁边写个“勿”字。大约是小时候学写这个字的时候错了,老师没改出来,自己也没注意,于是这么多年一路错下来,这个错字躲过了无数次批改,像个逃犯似的隐匿多年,后来偶然被便衣所得。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写字,难免会有添一笔或者漏一笔的情况,如果班里的老师不是火眼金睛,家长朋友就得自己多留点心了。因为,写成习惯的错字,很容易逃入字海茫茫无处寻了。


我有初三学生给“欢迎”的“迎”字多加一撇的,还有学生一直把“原”的第一笔横写成撇的,都是错了多年没被发现的。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种没被揪出来的错字(包括书写不规范的情况),但如果孩子的错字比较多,丢笔画加笔画改笔画的现象经常出现,那就可能是孩子学习沉不住气,比较马虎急躁。看得马虎,写得快,随意写成习惯了。


二,别字。

别字就是用错的字。“他好历害”、“围着操场跑了一卷又一卷”、“耐心等侍”,“侯鸟”……这种别字,也称白字,是把字混着用了。


这主要是因为形近字辨析没做好,学新字新词不够扎实。之前学的没掌握牢固,后面不断学新的,学得越多,混淆的情况就越多。


三,另外,还有一个常见错别字的情况就是“的”、“地”、“得”分不清。

说实话,别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把“的”、“地”、“得”区别得十分清楚准确的大人都不是多数。


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白这三个字的使用规律,而且平时读课文并没有用心去观察这三个字的使用情况。


那么,错别字多怎么破?首先要坚持听写。


不是每单元听写,也不是每课听写,而是每天听写。操作要点:


1,注意控制量。每天听写,量太大的话孩子负担重,难以坚持。


当天听写所学课文田字格里的一类生字,只写字,但是报听写的时候为了加深对这个字的记忆,可以口头报词。如念“毕竟的毕”,让孩子写“毕”,同时也知道课文里这个字出现时是在词语“毕竟”里。


第二天可以听写课文里的重点词语。一般三年级开始语文书后面就有这些词语的总列表了,照着报听写就可以了。


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听写搭配的环节。如听写“锐利的眼睛”、“冻得坚硬的山路”这类搭配,既巩固字词,又复习了课文。


2,听写完之后立刻订正和重听写错的字词。

听写之后错的字词要立刻订正三遍,并且重听写错的字词。及时订正和重听错处可以加深记忆,而且让孩子养成有错就改的好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错处要记下来,第二天找时间再听一遍。因为前一天晚上订正之后的听写可能是短时记忆,第二天的“裸听”(不复习就听写)是又一次检验。


3,每单元上完听写“词语盘点”,跟上面的方法一样,及时听写和订正重听。


4,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听写的好习惯。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做法:让孩子打开书,把需要听写的字词的拼音写在纸上,然后合上书本来看拼音写汉字就可以了。写完之后让孩子自己对着书批改、订正、重听错处。


值得提醒的是:这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跟进一段时间,切莫求急。


二,大量阅读能帮助孩子熟悉字词的灵活使用。这个很好理解了,看的书多,那些常见字词起码混个脸熟啊。


三,“的”、“地”、“得”的区分,小学生可以不用记太复杂的理论,只需要简单记常用要点:


“的”字后面跟名词,“地”的后面跟动词(或形容词,如“特别地开心”),“得”的后面跟补充成分。

再加上自己平时的阅读经验,稍加判断就出来了。


其实,孩子有错别字很正常,但如果量很多,就必须要引起重视了。毕竟,基础扎实很重要,并且,错别字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习态度和习惯情况,不容忽视。

总之,错别字很多的孩子,你就别磨叽了,听见没?你妈喊你回家听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格里   错处   孩子   别字   错字   错别字   笔画   课文   标语   扎实   词语   多年   习惯   记忆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