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妈妈。

冬季是感冒高发期,10个孩子8个都在咳嗽流鼻涕,我家蛋姐也没能免俗。不过这个“小哭包”还挺让我意外的,这次带她看医生,竟然没有哭!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这一点点小进步,归功于我之前带她玩过假扮医生的游戏,让她早早熟悉了看病的流程。(没看过的宝妈,点这里复习)

今天我把这个游戏,再详细演练一次。大家可以在家照着玩,说不定,娃还能玩出长大当医生的梦想~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为宝宝准备专属医药箱


蛋姐医院开始挂牌营业咯~各位看诊的病人不要心急,来“蛋大夫”这儿瞧瞧吧。既然上岗了,那么工具就要配全。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角色,我购买了一套儿童医药箱,做工精致,医疗器具也还挺齐全的。

宝妈们都能叫出这些工具的名字吗?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根据现有的工具,家长可以一边填写就诊簿,一边跟孩子交代病情。Emm,嗓子疼、牙疼、头疼......

问我为什么?我能直说养娃费妈吗?!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想让场景更逼真,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制作一个简单的工作证。蛋姐拿到之后秒变严肃,这个小医生真的像模像样!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让孩子体验诊断流程


看医生对于很多小宝宝来说都是噩梦。原因在于,冰冷、严肃的场合会给孩子带来一种不安全感。

加上0-3岁的孩子会经常接种疫苗。当他们看到戴着白口罩的叔叔阿姨之后,就会自动联想到扎针,产生不愉快的记忆。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我们之前提到过,想要让未经世事的孩子熟悉陌生的环境,角色扮演的代入感是最强的。让孩子扮演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恐惧心理,学会勇敢。

首先,宝妈们可以准备一个孩子经常玩的娃娃,用孩子的口吻模拟娃娃说话,扮演爱哭的病人。


1、我感冒了!


“医生阿姨,我总是咳嗽。咳咳咳,好难受啊。”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这个时候,你可以指导孩子,出现了感冒咳嗽,医生是怎么操作的。“先用听诊器听一下病人的心跳,再用温度计量一下腋下,看她有没有发烧?”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呀,39度,小宝宝烧得很厉害。她感冒了,要怎么办呢?”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蛋姐立刻回答我:“给她打一针!”哈哈哈,我这个老母亲还是挺欣慰的,便立刻提醒道,“除了打针还要吃药哦。”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大部分孩子都会很抗拒打针、吃药这件事,强行要求孩子配合会增加他们的反抗心理。家长可以趁着空档,和他们解释“治疗之后才会好得快”这个概念,让孩子逐渐接受这回事。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2、我有蛀牙!


“医生,我牙齿好疼。”

蛋姐没有看过牙医,摇摇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模拟牙具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掌握拔牙、刷牙的知识——“假如这是宝宝的牙齿,这个小黑洞就是虫牙,是因为不好好刷牙造成的。”

蛋姐按照我说的,敲了敲坏牙,用钳子拔了下来。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孩子从两岁长好牙齿开始,就可以训练他们刷牙的习惯了,推荐宝妈们教宝宝“巴氏刷牙法”。比方说,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左右来回刷,刷满三分钟。(更多刷牙小知识,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像这样,给孩子进行简单的科普,一旦熟悉了看病流程,慢慢也不会再恐惧。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给大人看病


接下来的时间嘛,家长就可以葛优躺装病人了,随孩子怎么折腾你都行。我用黑、白色的卡纸制作了一个X光片,令整个看病过程更有真实感。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蛋蛋医生,我的手好像骨折了,好疼!你可不可以帮助下我?”小医生捧着我的手吹了吹,吹得我心里暖暖的。但是下一秒,又为她的业务不熟练感到头痛。

“骨折了,妈妈你想怎么办呢?”

“你是不是需要先安慰下我,然后给我打石膏呢?”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用类似引导式的对话,让孩子的感情和注意力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也因此明白,原来看病没什么值得恐惧的。最后,蛋姐用贴纸固定住了受伤处,然后用纱布在我的手上绕了一圈又一圈,生怕出差错。

“妈妈,我不要去打针!”娃去医院总哭闹,这样做比哄管用

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相信以后蛋姐不管做什么,都会是个负责的乖宝宝!

有些家长在管教孩子时,会把“再调皮就送你去打针!”、“不吃饭就去医院看病!”这些话挂在嘴边。总是这样威胁孩子,孩子怎么可能会不害怕医生呢?

今天的小游戏,就是让他们体验这门职业的友好和温暖,明白医生不会恐吓小朋友,而是帮助小朋友。喜欢今天的游戏,不妨一键转发,分享给更多宝妈!也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卡纸   白口   虫牙   小宝宝   管用   牙齿   阿姨   小朋友   病人   熟悉   流程   家长   医生   妈妈   宝宝   孩子   医院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