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工龄相同工资却不同,职场人意难平

昨天下班前,办公室小崔和领导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虽说领导屋里关着门,但我们还是隐约听到了一点线索。

原来,小崔和小张同一年进公司,同时分配到办公室,从事行政后勤工作,可是小崔前几天发现,自己的工资比小张少了将近2000元。

小崔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并不比小张小,平时还有很多琐碎的,其他同事不愿意做的工作,也都会被领导分配到自己这里,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领导这样对待自己,实在太偏心。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小崔想不明白,作为同期生为什么工资差这么多?

职场上,很多“小崔”们肯定都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公平待遇,是碰到了愚蠢的领导,可是,领导有代表着权威,自己人微言轻,就算有不满也得憋在心里,有苦说不出。

不满越积越多,“小崔”们往往会愤而离职。有数据显示,因为不满自己的直接上司,选择离职的职场人,占到离职职场人总数的45%-48%。也就是说,职场人在选择跳槽时,直接上司满意度的影响对于离职决策的影响,占到了将近一半。

但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想一想,我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真的只是因为领导无能?偏心么?可能未必。

如果你也遭受不公平待遇,看看“买土豆”的故事

上个月朋友公司发半年绩效,朋友作为部门总监,面对下属对于奖金高低的问题,说出了一番非常经典的言论。

当时,朋友部门的小溪满肚子委屈地找来,说为啥她和小娟同时进公司,不仅小娟的工资比她高出一大截,就连绩效奖金都是她的2倍。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小溪对于自己的工资十分不满

朋友看小溪哭的委屈,就给她讲了一个买土豆的故事:

甲和乙同时进入一家蔬菜贸易公司,1年后,甲升为了主管,工资增加了一倍,乙还是普通职员。乙也是来找经理抱怨,觉得经理偏心,经理却说,“你去市场看一下哪里有卖土豆的?”

过了一会,乙回来报告:“二十公里外的市场有卖土豆的。”

经理又:“有几家卖呢?”

乙说我没记住,再去看看,等了半个小时,回来后对经理说:“一共3家卖土豆的。”

经理问道:“价钱都是多少呢?”

乙觉得经理的问题太多了,也不一次性交代完,但没办法,只能再跑一趟。没想到,经理叫住了他,同时又叫来了甲,也是让他去看看哪里有卖土豆的。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约翰多问几个问题,却比哈里提高了几倍的工作效率

过了半个小时,甲回来跟经理汇报:“二十公里外的市场有三家卖土豆的,两家3块钱一斤,一家2块5一斤。其中,2块5的质量最好,性价比很高,买得多了还可以优惠,我已经把卖家带来了。”

经理看了看乙,问他:“如果你是经理,你会怎么选呢?”

朋友对小溪讲完这个故事,小溪若有所思,朋友便告诉她,职场上虽然没有100%的公平,但是很多事情还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回去想想自己平时的工作,相信你能想通的。

职场上绩效优先,别做拉磨的驴子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理论,那就是“多一盎司定律”。他指出,取得中等成就和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做着同等工作,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有一盎司,但所获得的成就却是有着天差地别。

就如同“买土豆”的故事里一样,甲和乙做了同样的事,从经理那里获得的信息也完全相同,可结果却大相庭径。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我们要多想,多做,不要只局限于完成工作

乙是经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去考虑经理让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意;而甲却恰恰相反,他考虑的更加全面,既然经理让买土豆,那肯定关心价格和质量等问题,一并问了也不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还能把工作提前做好,等到经理问起不至于无言以对。

能够按时、按量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人,只能说明你具有作为普通员工的基本素养,如果能够在工作中“多一盎司”,你将成为领导眼中的优秀员工,那么升职加薪也就理所应当了。

相对于付出的“多一盎司”,我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却花费了更少的时间,绩效自然会有所提高。职场不是一个论苦劳的地方,即使你做的再多,但产出太少,仍然不是领导眼里的好员工。

我们很多人工作久了,总是重复某一项工作,会让自己失去前进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像磨坊里拉磨的驴子,只知道蒙上眼睛往前走,却不知道前面究竟是哪里。

我们一定要有绩效优先的思维,用结果导向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那个更加优秀的甲,而不做平庸的乙。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职场不需要我们做得太多,但一定要做好

成为高绩效员工,你可以这样做

作为资深职场人,我们都知道抱怨没有用。与其唉声叹气,和领导倒苦水,不如去想想要怎样做,才能提高绩效,成为领导最喜欢的高绩效员工。

1、合理使用大脑带宽,制定工作计划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仅需要把有限的精力合理的分配到各项工作中去,还要学会在大脑带宽最充足时,做难度较高的工作。

想要明确目标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先制定好详细的工作计划,有了合理的工作计划,我们才能节省时间,领导重点交办的事要特别标注,甚至在手机上设置好提示,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繁琐的工作中出现差错。

像制定工作list,很多人都知道如何做。但我们却常常忽略大脑带宽,明明快下班前,大脑已经疲惫不堪,想不出好的创意和点子,却还是强迫自己长时间加班。这种情况,就算坐在工位上,也是冥思苦想不得其解。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合理分配时间,制定工作计划

正确的做法是,把那些较难的或者需要创意的工作,放在上午十点或者午休后一小时,这段时间,大脑皮层最为活跃,是思考问题的最佳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大脑带宽,提高工作效率。

2、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前一段时间,经常能看到媒体报道职场人过劳死的新闻。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断加班,甚至在身体已经发出警告后,还在透支健康,这既是职场人的悲哀,更是家人的不幸。

人毕竟不是机器,不能一直不停地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也为了对自己的家人负责,我们一定要明白,工作是做不完的,但身体和健康是自己的。我们要学会高质量的工作,但更要高质量的休息。

有研究表明,成人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只能维持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我们就会经常出错。

所以,我们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最好起来走走,看看远处,喝点水,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人只有在清醒的时候做事,才能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否则,就算我们花再多的时间做事,效果也会很差,这就是所谓的事倍功半。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高质量的休息是高质量工作的前提

3、善于借助工具,能更好地创新工作方法

做任何工作我们都有很多方法可以选择,就如同做数学题一样,方法很多,我们要从中选择最优的。我们要把类似的工作合并起来做,这样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分出层次来,一步步地完成。

还有就是我们不要闷头做事,要学会合理的利用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利用各类工具辅助我们的工作,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有好多软件都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巧妙的应用这些软件,可以让我们更快的完成工作。

比如,很多手机的功能很强大,我们可以借助软件,完成日程规划、查阅文件、编辑文件、发送文件,不用再随身携带笔记本工作。

这些都能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便利,也不会有额外的负担。

“我俩一起进公司,为啥她工资比我高?”领导:问问你自己

巧妙运用工具,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身在职场,我们一定要懂得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只有自己成为职场上重要度更高的那个人,我们说的话才能掷地有声,引起领导的重视,受到领导的重用。“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愿我们都能成为时刻出击的职场精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约翰   工资   领导   偏心   工作计划   小溪   绩效   土豆   大脑   带宽   分配   经理   时间   朋友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