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德育论文: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共舞”

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共舞”

小学数学德育论文:让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共舞”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寓德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数学是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一,因此教师们应当致力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如何开阔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加强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学数学与德育共舞,这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热点教育话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共同发展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思维误区,即认为德育教学是语文老师应当去做的事情,与数学老师并无太大关联,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小学数学老师不应当只考虑教给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他们还应当注重在日常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师高效地开展数学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教师应当设法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这种情境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数学并非是一堆冰冷无情的数字和公式,它也充满了智慧和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掘数学的这一份乐趣,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笔者在执教“植树问题”这一板块的内容时,就将植树节作为课题引入的背景。

笔者首先为学生们简要介绍了植树节的相关知识,并告诉了学生们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们更有代入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分析、讲授完数学知识之后,笔者给学生们留了一项课后作业:在植树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种一棵自己的小树,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并表示一定积极完成。

以植树节为切入点,营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通过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数学知识,还使他们学会了将课上所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深化,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一颗保护环境的种子。


二、在有趣的数学故事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主要是以教师对知识的讲授和板书为主,由于数学知识较为难懂,学生们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数学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来对学生们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这门学科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数学家,他们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刻的故事,教师在数学课上可以有选择性的引入这些故事。

例如:有一次课前,笔者为学生们讲述了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大概在高斯10岁的时候,他的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1+2+3+…+100=?”

当时候很多同学都被这一题给难住了,而小高斯却采用了一种巧妙的算法。

他将算式左右两端对称的数字相加,共有50个和为101的对称组,因此他就很快地得出了答案为5050。

笔者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鼓励学生们以高斯为榜样,学习他勇于探索、打破常规的优秀品质

。讲完这个故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笔者明显发现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更加热情主动,都积极开拓思维、勇于发言。

通过讲述数学故事,不仅对学生们进行了德育教育,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在互助的小组合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这种时候课堂上就会形成一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气氛。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实现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并行。

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能够实现数学核心素养与品德素养双丰收。

例如:在执教“鸡兔同笼”问题时,笔者先通过一道例题为学生们讲解了此类题型的解法,随后又为学生们布置了一道类似的题目,让他们独立思考之后,再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讨论,最后每个小组推举一位学生来解答这道题。

笔者发现,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若小组内部有分歧就会共同探讨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且在回答问题环节,每位小组代表都能正确地解决题目,还提出了不同的解法,例如:有人提出了“假设全是鸡”的做法,有人提出了“假设全是兔”的解法。

通过交流互动,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们的思路,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协作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他们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一样重要,它可以使数学鲜活起来,使课堂灵动起来。

同时,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更多学生们感兴趣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胡建山.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1(04):89-90.

[2]王兴凤.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57-158.

[3]李定渊.探索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160-161.

[4]刘静静.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20(A5):69-7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德育   植树节   解法   情境   素养   笔者   课堂   数学知识   小组   德育教育   能力   数学   教师   故事   学生   德育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