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检查

1、设计背景

S-S检查评估方法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音声学会语言发育迟缓专委会的研究设计,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即是前文所述的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该检查方法自1980年开始试用,并进行了临床研究,1991年正式由日本音声学会发布,1992年进行修订,1993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开始使用,并由李胜利等人进行了适用于中国国内的修订,1997年该专委会进行了正常人群数据的采集并发行了韩语版本,此后多次进行修订,目前是修订后的第4版。

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检查

2、检查结构

S-S检查表共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结果摘要表、阶段检查结果记录、调查问卷以及检查评价结果记录表。该检查主要对儿童的语言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发育阶段检查,同时也对儿童基础操作功能即语言的基础功能进行检查,而沟通交流态度检查则主要来自于对儿童的观察和家长的调查。

本套检查方法的重点内容主要为测量儿童语言符号和指示内容的发展阶段,将儿童符号和指示内容的关系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对应儿童所能 出现的对于语言符号的指示内容。

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检查

3、对语言发育迟缓表现的分类

根据儿童对于符号指示内容获得的不同表现将语言发育分为5类,A群为言语理解尚未习得群,此群儿童对于言语声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未形成;T群为言语表达尚未习得群,此群儿童已经能理解事物的名称,主要集中在对事物单词形态的理解阶段,而言语表达尚未形成。

B群为言语表达困难群,此群儿童对于言语声的理解可以达到2词句以上,但言语的表达能力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理解水平;C群为言语年龄落后于生活年龄群, 此群儿童可能具有对于言语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最后是正常发育儿童群。

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检查

根据儿童的交流态度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沟通交流态度良好,第二类为沟通交流态度不良的儿童。根据以上分类,可以作出对儿童语言干预的方向和主要干预内容选择。

4、正常人群的调查

1998年小寺富子等对学龄前1岁6个月~6岁11个月的正常儿童进行了S-S法符号和指示关系发展阶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理解方面,使用绘画卡片作为语言符号,儿童可以在18~24个月时理解熟悉的物品和动作名称,在24~30个月理解2~3个词组成的句子,4岁时能够理解词序功能,5岁半时能理解日语的后置词(助词)的功能。

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检查

在表达方面,儿童在18~24个月可以命名熟悉的物品,在24~30个月使用动词以及2词句,3岁半时 使用3词句。根据这个调查确定了正常发展阶段儿童的语言符号和指示内容阶段的关联,从而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表现和训练提供了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迟缓   语言   词句   日本   指示   符号   落后   言语   幼儿   态度   阶段   能力   儿童   功能   方法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