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一个人,就是陪伴他的情绪


我和老公结婚十多年,感情一直非常好。 刚结婚还在上班的时候,我的贤惠举公司闻名。每天用心做菜给他带便当,家务从不用他沾手,连水果都为他削好。在公司与他通电话时,也总是情不自禁地温柔。这终于引起两位女同事不满。当时没有“女权”说法,但无疑她们认为我给广大女同胞丢脸。

“你老公对你好在哪儿了,你说?”

这问题她们数次问我,我每次都支支吾吾无言以对,某次我索性说出“他爱我”三个字,被她俩大声否认:

“那他为你做过什么,你说?”

这两个女同事其中之一老公每天起床给她做早餐,另一个更是曾在吵架时向她下跪求过饶!这种响当当的证据我家一件也没有。虽然我知道我老公非常爱我,我甚至发自内心地认为他对我比我对他要好,可是我确实在脑海里搜罗不到什么事例。

后来哥哥出生,我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他为我提供十分优渥的物质生活,并且也特别喜爱与重视两个儿子,一有时间就陪他们玩,这些外在标准足够说明他是个好男人,可是我仍然觉得这不是那个问题的答案。

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他给予了我,而我却不能给予他的,所以我才知道:他对我比我对他要好。

直到儿子青春期叛逆,我无奈求助于心理学,接触到了一个崭新又熟悉的词汇:情绪。

我才明白,这么多年,他一直都看到了我。我得意时他给我一个嘉许的微笑,我伤心时他轻抚我的肩膀,我生气跟他闹别扭时,他调侃我:又无病呻吟了?原来这才是我心中最重要的那部分。

中国人普遍物质已不再匮乏了,精神需求的满足才决定幸福。

而同一个家庭之内,我享受着老公对自己情绪的接纳,却不自觉地暗暗阉割着孩子的情绪。

原生家庭中,我一路是我妈的情绪垃圾筒,这份经历痛苦不堪。她的控诉对象包括我爸,我奶奶,我姥姥,每一位左邻右舍……一个未成年女孩,成为一个悍妇的精神母亲,用虚弱的生命力为她输血。我想我潜意识中已埋下对情绪的憎恨。如果她没有情绪,她就不会一直来烦我,如果我没有情绪,被她烦时我就不会感觉煎熬。

我曾经限制过自己哭,限制过自己低落,我以为我做得还不错,算是个理智的人。

我不希望儿子敏感,不想让他体会我曾经历的无助与难过。所以我尽力打造他的独立阳光与坚强。小学时,因我基本顺应他,他没有出现过非常明显的负面情绪。初中后,学校与我的要求同时而至,再加上青春期本身特有的烦躁,孩子很多时候已经非常不开心了,我却毫不考虑,只希望他压抑情绪,该学习学习,该锻炼锻炼,我觉得这样才是强者。

那些被我无视的情绪去了哪里?身体里,性格里,眼前的叛逆里?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这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情绪。我乐见你开心,我也乐见你哭泣,我乐见我亲爱的儿子肉体凡胎,七情六欲,而非是麻木的奋斗机器。学习做一个好母亲,学习去拥有一颗接纳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优渥   情绪   悍妇   垃圾筒   支支吾吾   青春期   叛逆   女同事   要好   儿子   老公   母亲   精神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