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只要张译来演瘸子,这戏肯定能火!”

一年前,在电影《攀登者》拍摄现场,吴京一句戏言,竟真成了预言!

正在热映的电影《金刚川》里,张译又瘸了!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视死如归的一句“点——火——”看哭了4亿观众,整个朋友圈都在为他打call;

实力征服《老炮儿》管虎、《流浪地球》郭帆、《绣春刀》路阳三位名导,一个眼神就抢了吴京、邓超两位百亿影帝的风头。


张译,不简单!

10年破迷惘、10年被嫌弃,10年再磨砺,他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一部《金刚川》!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1、“萧红的邻居,蒲松林的老乡”

2013年,张译出了一本书,《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

在书里,他这么介绍自己:“张译:演员,哈尔滨人,萧红的邻居,蒲松林的老乡。”

耳濡目染,再加上父亲母亲,一个是音乐老师,一个是语文老师,张译打小身上便有种文艺气质。老张夫妻两个都觉得:好好培养,将来或许能成!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想着儿子没准继承了自己的音乐细胞,老张花了三天,一笔一划在纸上画了一幅黑白的钢琴键盘,手把手教他顺指、扩指,熟悉键位,学习乐理。

可张译不喜欢弹琴!

面对父亲布置的“纸上弹琴”任务,他每天阳奉阴违。导致老张一度觉得,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而母亲却觉得,在那个崇尚知识分子的年代,多看书、多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正经事。于是整个小学六年,每天早晨6:30叫醒张译的,都是老式收音机里字正腔圆的《新闻和报纸摘要》。

听着听着,窗外的阳光,播音员“雄壮而令人振奋”的声音和张译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他觉得:播音员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圣的职业,没有之一!

可怎么才能当上播音员?张译心里并没谱儿。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直到初二的一天,张译用自学的“播音腔”朗读课文,把一位代课老师给镇住了。

他笑着鼓励张译说:“同学,你将来可以考北京广播学院!”

这才把还在蔫儿淘的张译,给点醒了。

2、“半年彷徨,一瞬成长”

正当所有人都信了,“这孩子以后要进央视”,

命运却给张译开了天大的玩笑!

高二时,张译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考试。

但因为高中没毕业,去不了。

好不容易熬到高考,他孤注一掷,三个志愿都填了北京广播学院。

可又被一个享受加分政策的少数民族考生给挤走了,还是落空……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怎么就这么衰呢?

抱着”待业青年证“,张译灰头土脸地在家躺了半个月,最后被父亲好说歹说劝进了哈尔滨话剧团。

可曾被话剧《赖宁》败了好感,又看见同学们在地上连滚带爬、“解放天性”,张译满脑子绝望:

这都什么玩意儿!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就这么着,怀着巨大的失落感,张译在话剧团浑浑噩噩地混了小半年。

可人生往往就如《恋恋风尘》里这句台词:少年的时光就是晃,用大把时间彷徨,只用几个瞬间来成长

一天,全国举行文艺调演,张译闲得无聊,便跑去看话剧。

不知是被台上老师的演技折服,还是为这半年虚度的时光懊悔。一部《一人头上一方天》,一部《地质师》,愣是把张译给看哭了。

此时,他才发现:好的戏剧,比播音更震撼人心!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一下子通透了的张译,像变了一个人!

以前不好好上课,也不认真完成作业,现在恨不得把地铺打在话剧排练厅。

以前对什么经典话剧、戏剧理论嗤之以鼻,现在像把根扎在了话剧团的图书室。大冬天裹着军大衣、攥着手电筒就窝在墙角读剧本。

一年下来,他从上千个剧本里慢慢摸出了点门道。一位好心的老师告诉他,真想学话剧,就去北京!

没想到这一去,就被梦想与现实来回撕扯了10年!


3、“你演戏就是个死!”

1997年,经过一番波折,张译自费考上了战友文工团。和“燕小六”肖剑,成了上下铺的兄弟。

可进了专业的剧团,张译却发现自己离表演,更远了。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虽然他求知若渴、努力勤奋,却敌不过一个演员的先天不足——丑!

小眼睛、单眼皮、“驴脸”,表演老师也说他“形体有点像面条,站起来三道弯儿”,总之从头到脚,怎么看都没点明星气质。

这就罢了,小时候父亲让他当众表演节目的阴影,更让他一上台就发怵。

包袱抖不响,道具出状况,演员摔跟头,台下观演的领导看了直摇头,直接给他“判了死刑”:

“这班里16个人,就他一个不会演戏。”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可张译不服,即使人人都说他“演戏就是个死”,可还是挡不住他对舞台的热爱!

跑龙套、当场记、写剧本、学剪辑,只要跟演戏沾点边的事,他都干。

演员在台上演,他就默默地,在台下用自己的方式演。

2001年,团里排了一个戏叫《爱尔纳,突击》(就是后来的《士兵突击》原型),张译终于分到了一个非龙套角色袁朗B(替补演员),他有了排练的机会。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可袁朗B跟着在台下演了3年,念熟了所有演员的台词,愣是没捞着上台的机会。

打了6年杂,没演过一个像样的角色

25岁的张译犯了难:究竟还要不要在演员的路上再拼一把?


4、“张老板,能行!”

机会还真让他给抓着了!

2004年,康洪雷导演为《民工》选角,看中了张译。第一次有导演信任自己,张译既感动又紧张。恨不能掏出心窝子,证明自己能行!

结果,一鸣惊人!

之后的《士兵突击》,更成了他的代表作。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

这7年,张译看过的每一个剧本、背过的每一句台词、揣摩过的每一分技巧,领悟过的每一个分镜,都已悄然融进骨血,连同天赋化为内功

他不用去演,陷进去,他就成了角色。

《亲爱的》里,他用一个亲的动作,将一个丢了孩子的父亲那满身疲惫,满心不甘刻画的淋漓尽致。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追凶者也》里,猛抽胖女士的两巴掌,把一个笨贼凶狠又铁憨、努力又无奈的形象,展现的活灵活现。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我和我的祖国》里,一摘口罩,一个地下科研工作者数年来的痛苦与孤独,光荣与无悔,全在眼神里。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绣春刀》里,眼光锐利,半勾嘴角,皮笑肉不笑,分明一个奸诈小人。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拍完《山河故人》后,贾樟柯导演把最中肯的评价“张老板,能行”给了张译。

可张译却始终想着,“还得把事做得更地道一些”

人呐,光有点天赋和热爱还不行,还得有一股子《金刚川》战士守桥的坚毅和勇气:

人在桥在,打不死,碾不碎!

拼了命,守住它!

一个眼神惹哭4亿人,张译把自己活成了《金刚川》

电影《金刚川》张译方言台词


正如他在《不靠谱的演员都爱说如果》第277页结尾写下的那样:


要想让他给你卖命,你就得先豁出命感动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话剧团   播音员   哈尔滨   话剧   北京   台下   台词   剧本   眼神   导演   演员   角色   父亲   努力   老师   孩子   金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