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里面要有性,但爱不是为了性

一个人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是建立在其价值观上的。

罗素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因何而活着》,里面给出他因何而活着的理由。对于罗素而言,三种单纯而无比强烈的激情驱使他一生,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探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深切怜悯。

爱情里面要有性,但爱不是为了性

支撑罗素一生的三样东西,排名第一的是对于爱情的渴望。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爱情使人心醉,使人沉迷,他常常甘愿为了这短暂的欣喜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由此看出,他愿意去享受的那个爱情并不一定是长的。追求爱情,是因为爱的水乳交融使他在迷离的意境中领略了圣徒和诗人寓意和想象的天堂。人间天堂就是爱情。他享受那个让他领略到天堂的那个过程,但是他一生追求不只要爱情,而是以追求爱情那样的激情探求知识,渴望理解人类的心灵,渴望了解星辰为何灿烂。

罗素说:他对于爱情的追求,对于知识的探求,总是引他向上通往天堂,让他领略到天堂的感受,但怜悯却常常把他拉回城市,痛苦地呼喊在其心中回荡,忍饥挨饿的孩子,饱受压迫着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累赘的孤苦伶仃的老人,以及触目皆是的孤独,贫困和痛苦是对人类应有的生活的嘲讽,惟愿当敌世上的罪恶,但却无能为力,内心痛苦尤甚,这就是他的一生,他觉得这一生值得一过,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欣然再过一次。

爱情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爱情这个词,若得当地使用并不意味着两性之间的种种关系,而禁止的那种相当强烈的感情,它既是心理的又是肉体的爱情可以达到无限强烈的程度。都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爱情永远不是性交之语,爱情里面要有性,但是爱不是为了性。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是因为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很残酷,有的时候很冷漠,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帮助我们摆脱孤寂,消除恐惧,而爱情就是摆脱孤独的方法,爱是精神上的契合,爱是肉体上的愉悦,两者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罗素   触目皆是   爱情观   忍饥挨饿   目的   两性之间   爱情   孤苦伶仃   水乳交融   痛苦   孤独   人类   激情   天堂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