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文/学乃身之宝

为什么有些女生在谈恋爱时,特别“作”?

她们要求男友时时回应自己,如果男友一天“失联”,她们就感觉不安,焦虑烦躁;她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太“霸道”,但就是控制不住;她们也想改变,不想过得那么拧巴,但没办法,就是无法忍受一个人独处。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样的女人,或许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那些在感情里患得患失的女人,是想补回缺失的安全感。

那么,这个安全感是怎么缺失的呢?以及怎么能再次拥有呢?或者说,一个女人最终的安全感是什么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1.缺失的安全感,和小时候建立的依恋模式有关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研究1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互相情况,提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

他认为,孩子和妈妈之间有四种依恋模式,分别是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以及紊乱型。

具体来说:

安全型:妈妈离开时,孩子会挽留,也会不开心,但妈妈回来,孩子会走近妈妈,要求妈妈和自己一起玩,孩子内心是安全的,不担心妈妈不回来,或回来不理自己;

回避型:妈妈离开和回来,孩子都没有太大的反应,孩子习惯妈妈不在身边,也不期待妈妈能够陪自己;

焦虑型:妈妈离开时,孩子会一直哭闹,妈妈强行离开,孩子会愤怒,等妈妈回来后,孩子会时刻观察妈妈,担心妈妈再次离开;

紊乱型:妈妈离开后,孩子很慌张、不知所措,当妈妈回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想让妈妈抱,又不想让妈妈抱。

如果我们深入了解那些喜欢“作”的女生,很可能会发现,她们小时候和重要抚育者(主要是父母)的关系就是安全型以外的依恋模式。

她们小时候和妈妈相处时,很可能是经常被妈妈忽视,妈妈时常强行离开,很少考虑她们的感受,也很少陪伴她们,所以成人后的她们,在与伴侣相处时,总是感觉到不安和焦虑。

可见,一个人的内心不安(缺少安全感),是因为没有建立安全型依恋模式。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2.女人在感情里“作”,就是在找回缺失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施琪嘉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指出,那些内在缺少陪伴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会表现出特别粘滞和害怕分离,而这正是喜欢“作”的女人的表现。

也就是说,“作”表达出的意思是“我想你陪我,我想和你在一起”。

陪伴,是一个有人在的感觉,意味着“你把我放在重要位置,你很在意我,你很爱我”。

所以,女人的“作”,就是渴望被“看见”,而“看见”就是爱的本质。

女人想用“作”,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自己是足够好的,

因为她们在小时候没有和妈妈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在她们的内心就形成了“妈妈不爱我,妈妈不在乎我的感觉”,所以,当她们时刻想在伴侣那里“验证”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只是,很多女人明明被伴侣深爱着,却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还想方设法找出伴侣不爱自己的证据,这不仅会让伴侣远离自己,还会让自己变得特别焦虑和烦躁。

当然,如果她们能遇到一个愿意疗愈,且有能力疗愈她们的伴侣,她们就会有所改变,慢慢地重新找回失去的安全感。

但这样幸运的女生不多。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3.一个女人的最终安全感,是拥有爱自己的能力

前面说了,那些在感情里患得患失的女人,是因为她们想找回缺失的安全感,但她们又很难找到那个可以疗愈自己的伴侣,这时,她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向内求。

也就是说,一个女人的最终安全感,是拥有爱自己的能力。

爱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平安,而这就是自己和自己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首先,缺少安全感的女人,要意识到自己内心不安的缘由。

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焦虑不安,这样的“看见”源头,就是疗愈的开始。

其次,学会爱自己,让自己拥有爱的能力。

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这句话听起来理性得让人失望,毫无浪漫色彩,但却是事实,因为一个人学会了爱自己,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会过多地向外求,而那些喜欢“作”的女人,就是一直在向外求,希望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变得心安,但他们忘记了,外人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才是最大的不安,因为那随时可以消失,而自己拥有了爱自己的能力后,就会不再担心和害怕失去了。

这么说,并不是说女人学会了爱自己,就不需要伴侣,或他人的爱,而是想说,当一个女人能够负责好自己的大部分幸福后,外人,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了。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再次,爱自己,就是渴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如是地对待自己。

或许有人不知道如何爱自己,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渴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如是地对待自己。

比如,我们希望体验那种自己很重要的感觉,那么我们就想办法让自己变得重要(像以自己为中心,心疼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慢慢地,我们就会有种心安的感觉,进而不再焦虑和恐惧。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写在最后:

其实,每个人都想要安全感,用各种方法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拥有多少,到最后还是觉得没有安全感。

因为安全感从来无法向外求,也从来不在世界之外,它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平安。

作为女人,当我们看到自己早年的依恋关系,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的恐惧,安抚自己的内心,才会获得终极的安全感,而这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心理学:一个女人的终极安全感,其实是拥有它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安全感   平安   缺失   焦虑   心理学   伴侣   不安   小时候   内心   能力   妈妈   感觉   模式   关系   孩子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