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太空如何保障充足睡眠

在不少人看来,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睡觉应该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其实恰恰相反,太空睡觉容易失眠,失眠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保障充足睡眠

太空中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远比地面多,失眠症也同样困扰着太空中的航天员。例如早期美国“双子星”、“阿波罗7号”、航天飞机等飞行任务都遇到了这些问题。

航天员失眠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太空中哪些因素会让航天员睡不着觉?

日出太多也是烦恼

当飞船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阳光照亮了飞船外的太空,这就是白天,当飞船转到地球的后面,阳光照不到它时,这就是黑夜。

飞船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是90分钟,相当于在24小时中。航天员在飞船里要度过16个白天和夜晚,能看到16 次日出,这种昼夜规律的改变,对航天员的睡眠影响极大。

航天员长期生活在地球上,习惯了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这个生物钟控制着体内促进睡眠的激素(褪黑激素)和促进醒觉的激素(皮质醇)分泌,也控制着大多数生理参数周期,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和尿的生成等。像时钟的时间要经常校对一样。进入太空后,人体的生物钟必须每天调整,以保证生理上的变化与环境同步。因此,一旦24小时昼夜节律被打破时,人体就会出现不适应反应,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去距离远的国家会遇到倒时差的苦恼。

失重感觉没有那么美妙

失重使一切物体包括人体中的血液和脏器都失去了重量,这会给航天员带来很多不适。失重时,航天员下肢2升左右的血液会流向头部和胸部,使航天员产生类似地球上倒立不适感觉。比如鼻充血、头胀、头痛以及身体上部“膨胀”等。

此外,由于没有重力施加在脊柱上,脊柱伸展会刺激背部的神经和肌肉,引起航天员背部疼痛。据悉,50% 左右的航天员因失重出现了运动病的症状。失重还让航天员睡觉时“漂浮”在空中,打呼噜或者稍微动一下就会飘到别的地方去或在空中旋转。这些异常且不舒服的感觉让航天员很难保持良好的睡眠?

令人讨厌的舱内噪声

多数人会误认为,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就身处在一片寂静的环境中。其实,飞船里并不安静,里面的噪声相当于喷气式飞机内的噪声水平。这些噪声主要来源于生命支持系统,特别是风扇、方向推进器、抽水机、发电机和控制系统。据一些俄罗斯和美国航天员反映,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飞行任务上时,这些噪声不会造成任何不舒适的感觉,而在休息、娱乐的时候,它们会成为极大的干扰。

身心疲劳影响也不小

苏联、俄罗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飞行中,航天员生活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常常会感到生活单调、出现抑郁的情绪,同时也会引起航天员视听上的错觉。

长期飞行的航天员在飞行后期会感到十分疲劳,有的甚至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这些心理和生理的疲劳对航天员的睡眠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航天员   太空   睡眠   俄罗斯   生物钟   美国   飞船   噪声   激素   疲劳   充足   生理   地球   人体   小时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