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贝尔科尔说:“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

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个人,常常会先根据他的外貌和气质来在心里下一个定论,甚至是盖棺定论,这其实就是一种我们给别人的标签。

给谁贴标签,好的标签和坏的标签只要是客观的,真实的,都是很好的,但是怕就怕坏的标签贴错了人,好的标签放错了地方。

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

当一个孩子用自己攒了许久的零花钱在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生日时给父母买了一束花,一件礼品时,你站在父母的角度或者你已经是父母了,你会怎么回答;当一个孩子因为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打碎了杯子,那一刻你会脱口而出的话语是什么;当一个孩子取得了进步,满心欢喜地把试卷捧给你看的时候,你的表现是什么?

当你收到那一束花时,你很高兴,并且很是欣慰 地抚摸着孩子的头,那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良苦用心是对的,不买那些棒棒糖是对的,压下那别的孩子在吃零食时的羡慕是对的。

但是当你收到那束花,你埋怨孩子乱花钱,一点不懂事,你的孩子是什么心情?

当你的孩子做家务时打碎了杯子,你先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告诉他没事的,以后一定要注意,你的孩子会很感激,因为在打碎杯子的那一刻孩子的内心是十分惶恐的,你选择劝慰,孩子便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再做家务,孩子的世界是很单纯的,他可能不怕受伤与否,会怕是否会引来父母的责怪,以后更加用心的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和事情。

但是当你的孩子打碎了杯子,你丝毫不关心孩子是否受伤,脱口而出这点小事都做不到,连头猪都不如,还能干点什么,你的孩子会如何想,以后会如何做?

当你的孩子将手中的试卷递给你的时候,你也很高兴,并鼓励孩子继续加油,给孩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做了孩子喜欢吃的。

然而当你的孩子把试卷交给你的时候,你随便看看,说道抄的吧,作弊得来的,孩子反驳他没有作弊,你一句我还不知道你,肯定作弊了,那么你的孩子以后在面对学习时如何?
为什么很多当老师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往往更加自信,更加的优秀一些,那是因为身为老师都得学习心理学,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更加的宽容而又不失严厉。

你可能觉得这些很正常,从来不在意这些,最后你会十分生气地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变成什么样子,你的孩子考试作弊,不做家务,学会了攀比,乱花钱,不尊重老师,更不尊重你们。

此时你的孩子会这么回答你:“在你们眼中,我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

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你的孩子往往会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你说的话是对的,你说我考试作弊,是一个不诚实的人,那我就做给你看。

请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

这不是叛逆,而是妥协,是你无数次的标签下的妥协,你的孩子难道不知道你是错的吗?知道啊,但是往往很多孩子不惜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去证明你是错的,当你幡然悔悟时,你的孩子也早已无法回头,最终你失去未来,孩子也失去了未来,何苦来哉啊!

身为父母,我们更应该多多思量,不是只要给孩子一口饭吃,一身衣服穿就足够了,以前可以是如此,然而现在不可。

教书育人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不是的,是的话这个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那么做好一个家长难吗?很难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值得信赖的。

不要总是给孩子下定论,觉得自己是大人就怎么样的,更不要给孩子贴上那些标签。

很多标签就像是古代的囚印,哪怕你没有犯罪,所有人都觉得你是个坏人,久而久之,也就真的犯了罪。

各位父母,且思且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贴上   贝尔   学习心理学   幡然悔悟   标签   定论   脱口而出   杯子   家务   试卷   角度   随意   样子   父母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