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要阳刚,深圳一中学选修课限性别,男运动女插花,啥是阳刚呢

前一阵子有个《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啥叫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女性化是什么样的?到底要防止男生哪样化?女性化是个贬义词吗?男生防止女性化,女生又要防止什么化?

总之这个提法就颇为不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深圳某中学就搞了一出选修课限制性别的戏码,把男生和女生的选修课割裂开来。让男生去上足球课、排球课,女生去上茶艺课、健美操、形体芭蕾、形体礼仪等课……

男生要阳刚,深圳一中学选修课限性别,男运动女插花,啥是阳刚呢

这个操作有点眼熟,以前的贵族女子学校,专门培养太太小姐的地方,就是这样,非常强调女性的优雅,专门给女孩子开设诸如花道课、茶艺课、形体课、芭蕾课等等才艺课。

女孩子学问大不大不要紧,这些东西一定要拿得出手,将来才能嫁个好人家。

男生要阳刚,深圳一中学选修课限性别,男运动女插花,啥是阳刚呢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没想到都2021年了,还有这样的学校,人为地把性别割裂开。万一有喜欢茶道、舞蹈的男生,或者有喜欢足球、排球的女生,在这所学校,岂不是又自卑又痛苦?(话说这学校置女足、女排于何地耶?)

按照这所学校的理解,女性化就是追求美感。阳刚之气就是有力气,能挥洒汗水。

按照这个理解,建筑工地大概是一个极具阳刚之气的地方。

男生要阳刚,深圳一中学选修课限性别,男运动女插花,啥是阳刚呢

我们今天不纠结女性化这个字眼,我们就来聊聊男生的阳刚之气,到底是个什么气。什么样的男生才是有阳刚之气的男生。

说实话现在的男孩子,确实有那么点问题。一部分男孩胆小怯懦,受不得挫折,遇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最好什么事都能问问妈妈的意见,俗称妈宝。

还有一部分男孩,对于男性的身份沾沾自喜,自信到自大,骨子里看不起女性,心安理得地享受性别红利。

既尊重女性,又有担当,不怕挫折,果断勇敢的男孩太少了。这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

娱乐圈不能以男性阴柔美为审美导向

我们不能光凭外表来判断有没有阳刚之气,有的男生天生长得比较秀气,这不是他的错。但荧幕上的男明星,选秀节目选出来的偶像都比较阴柔,这就不对了。

不是说哪一个偶像不好,而是整个娱乐圈都是这样的风气,青少年又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他们会得到这样一个讯号:只有纤细秀气、又白又瘦的男性才是受到异性欢迎、追捧的。

记得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那次央视邀请来了一群纤细清秀的偶像,在面向全国学子的《开学第一课》上亮相。

男生要阳刚,深圳一中学选修课限性别,男运动女插花,啥是阳刚呢

这让电视机前的广大男生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去模仿“小鲜肉”们的发型、打扮?

阳刚之气本来无关长相,男孩子只要看上去干干净净,身姿挺拔就可以了。不要刻意以阴柔为美,当然也不要以一身汗臭为傲。

阳刚之气等于有责任感、有担当

有阳刚之气的男人,一定是勇于负责的。可是不知何时起,愿意在家承担育儿责任的爸爸越来越少了。“丧偶式育儿”、“消失的爸爸”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男性逃避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一方面这和文化传承有关。传统文化讲究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打拼,女性在内持家。但是时代变了,女性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女性也挣钱养家,分担了“主外的压力”。

男性难道不应该“走回来”,负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吗?

更何况,即便是过去的传统父权主义,爸爸也是要教育儿子的。男孩一到5、6岁,可以开蒙读书了,辅导功课,那可都是爸爸的活儿。就连皇帝都得亲自出马教儿子,给儿子选老师,而不是把儿子扔给妈妈,养大了事。

结果现代社会享受了性别红利的男性,既要传统文化中男主外的权利,又拒绝履行传统文化中父亲教育儿子的义务,还要享受现代女性工作养家的红利,同时拒绝接受现代父亲深度参与育儿的理念。

这不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也要吗?

另一方面,这也和家庭环境有关。很多家庭,一提起带孩子,首选妈妈,其次是奶奶、外婆,很少想到爸爸,外公爷爷更是不在列表之上。

男孩从小生存的环境就到处充斥着女性。他去哪里学习如何阳刚?他长大了也会理所当然地模仿他的父亲、爷爷,逃避育儿的责任。

男性的教育方式就是和女性天然就有差异。

女性更细心,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但也难免在养育孩子时,过度精细化。

不信去看姥姥、奶奶带孩子,耳边几乎一直充斥着:“不要跑,小心摔。不要摸,当心细菌,别去蹭,衣服要脏……”这么圈养着长大的男孩,哪来的阳刚之气?

男性带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更能容忍孩子试错,孩子可以尽情地摸爬滚打,发挥自己的天性。

只有爸爸更多地参与到教育孩子中来,儿子才会更有阳刚之气。

阳刚之气是不斤斤计较

有阳刚之气的男孩,跟人相处的时候更包容,不会总是盯着蝇头小利。

想象一下,如果有这么一位男同事,吃他一点零食,他立马要让对方还回来。请他帮一个小忙,他能挂在嘴上许久。给同事买瓶矿泉水都要算得清清楚楚。这人能叫有阳刚之气吗。

但是现在很多男孩子,被人为地培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你们肯定听过,读幼儿园起,总有父母对孩子说:别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来。别人抢你东西,你一定要抢回来。

男孩子吃点小亏不算什么。许多家长却完全见不得孩子吃一点亏。去年上海某小学两个男生在学校里有点小龃龉。大概是一个男生推了另一个男生几次,两个爸爸就在家长群吵了起来。约架约到学校门口,最后一个爸爸的头被打破了。

两个男孩子,就让他们打一架,又能怎么样呢?现在的男孩子,大多从小到大都没有动过手。爸爸们倒是颇有“阳刚之气”,可儿子被这样保护着长大,恐怕很难有阳刚之气了。

男生要阳刚,深圳一中学选修课限性别,男运动女插花,啥是阳刚呢

阳刚之气是性格果断有主见

家长总觉得给孩子报个班,踢踢足球,打打篮球,孩子就会变得阳刚起来。这倒也不能说是错的。

但是就像深圳那所学校一样,选什么课,做什么运动都是老师说了算,总有点不对劲。

现在的孩子在校运动时间也不算少,可是做什么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让跑就跑,让跳就跳,让你踢足球,就不能打篮球。

下课时间大家都坐在位子上,走动喧闹都不会允许。

放了学就刷题,没什么机会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小伙伴随心所欲地“打仗”。憋得男孩子们,只好在阳台上端着假枪,假装自己是狙击手。

学习上也是如此,一定要写得和标准答案一样才算对,错一点点就把分扣了。

这样长大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会变得谨小慎微。性格更是和阳刚沾不上边。

现在的年轻人,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报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要么听父母的,要么从现实角度考虑,选更赚钱的。

年轻人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年轻人不应该有理想,有抱负么?

翻开课本,看看现代史,整个历史的车轮都是年轻人推动的。想象一下,如果让这一代男青年集体穿越回100年前,他们能做到父辈们已经做到的事么?

很难说。

让男生变得更有阳刚之气,这个提议本身没错。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出努力。绝不是多加几节体育课能解决的,更不能简单粗暴地让男女生根据性别去选择课程。

或者在求职的时候,干脆打破性别壁垒,取消男性的性别红利,无论男女,who can who up。这样说不定男性的阳刚之气能更多一些,也未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阳刚   性别   男生   阳刚之气   阴柔   选修课   插花   红利   深圳   男孩子   爸爸   儿子   男性   男孩   孩子   中学   女性   学校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