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逼捐的人是怎么了?

之前看过一个讽刺逼捐行为的段子。

逼捐的人:“我要是有十个亿,我肯定全部都捐了。”

捐款的人:“那你能捐100块钱吗?”

逼捐的人:“不行,我不能捐100块,因为我真的有100块。”

真正善良的人,总是在低调地付出行动。而逼捐的那些人,永远只会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来指手画脚,实际上也什么也没有付出。

他们还总是喜欢慷他人之慨。

面对明星企业,公众人物,他们通过语言施压,制造舆论来逼他人捐款。在达到目的之后,甚至还会觉得这捐款的善举是因为他们,继而在心理形成一种道德优越感,殊不知是有多可耻。

当然,我也承认,对于有能力的企业和明星,我们是希望他们可以贡献更大的力量来回馈给社会,回馈给国家。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要先学会尊重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审视企业和公众人物行为规范的时候,要先约束好自己,不要让舆论滑向了道德绑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慷他人之慨   目的   善举   指手画脚   制高点   优越感   行为规范   块钱   段子   舆论   公众   道德   人物   明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