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硬核小姨的故事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硬核小姨带着孩子出去玩,孩子在一个气球摊位旁边驻足了很久,小姨知道孩子可能是看上了这些气球,想要,于是小姨就停了下来,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去看,看了一会,孩子表示自己想要,并且以不走来威胁小姨,这位小姨一看就不是简单的主子,没钱、不买,简单而又明确的回答了孩子。可是孩子还是不死心,小姨看孩子还是在闹,干脆一把抓住孩子后面的衣服,提起来就走,这一顿操作可谓是硬核至极呀。

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孩子对很多东西都 感兴趣

这一通操作在网上也是传的沸沸扬扬的,大家都纷纷的表达出了对于这位硬核小姨的赞叹与赞扬,对于孩子的,不宠不惯,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很明确的跟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不管是对于自己和孩子的相关系,还是对于孩子本身,都有着比较大的好处,大家都称这位小姨为硬核小姨。

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硬核小姨的硬核操作

那这位小姨的一顿操作为什么能够得到许多网友的肯定呢?我个人觉得以下两点很重要:

第一:原则性很强。

这位小姨从最开始就有自己针对于这件事情的原则,那就是不给孩子买这些的动,所以,这位小姨从头开始,都没有跟孩子去妥协,而且你也没有任何妥协的倾向,都是在朝着自己的原则来跟孩子去进行沟通,及时孩子再哭再闹,小姨也是很坚定的坚持着自己的原则。正是这种的原则,孩子才得以没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提要求。

第二:做事果断

大家可以看到孩子是怎么被带走的,是直接被拎走的,当孩子在跟小姨闹着要买东西的时候,小姨知道,在这里呆的时间越长,会越有麻烦,孩子的欲望可能就会越强烈,所以小姨果断采取措施,快刀斩乱麻,把孩子拎起来就走。这种果断呢也体现在孩子刚开始跟小姨说,小姨一句不买会给孩子这样的方面。所以,正是这种果断的做事,让这个处于萌芽阶段的闹剧迅速的结束了。

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硬核小姨的行事果断

“硬核”后面的反思

大家都发现了,凭借果断的行事和很强的原则,以及对于这件事情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的处理速度,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认可,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反思一下,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是否有一定的欠妥,对于孩子的心灵伤害是否有考虑到呢?

首先,咱们抛开小姨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以及我们主观的一些想法,我们理性的思考一下。当一个孩子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被人拎起来了,这种感觉会是怎样的呢?当一个人的一些想法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被一下子就否定掉的时候,这种感觉是怎么样呢?我相信大家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也会觉得这种感觉特别的不舒服。我们成人是这样,更何况孩子呢?

孩子的心理现象

那针对孩子总是喜欢看到东西就去要的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来去和孩子沟通呢?首先,我觉得我们要明白的是,孩子为什么会看到什么东西都想要呢?其实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现象。

在孩子的自我意识的时期,孩子认为自己周围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所以就会出现,孩子看到什么东西都要去拿,甚至于会出现抢别人手里的东西的情况的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处理不当,一昧的给予孩子的满足的话呢,孩子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给到孩子的,也许需要的只是他们的一些闹剧。

如果这个阶段,我们的原则不坚定,执行力不果断的话呢,孩子就会将这些在内心中印刻成自己认为的潜规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越来越会看成人的脸色,越来越会和成人讲条件,所以就会出现,即使大一些的孩子也会出现这种在商场、商店里,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断的去想要,并且跟成人去哭闹的现象了。

三个阶段、六个词语、一件事情

弄清楚这些之后,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该怎么做了,那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去和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分别是:

出现前:沟通与定向

在我们带着孩子进行出门或者需要逛商场的时候呢,我们就要充分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和定向,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我们要去什么地方玩,会吃什么东西等,这些都要给孩子一定的概念。

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不管做任何事,之前的沟通都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呢,跟孩子说,你有一次可以自己选择买东西的机会,但是买这个东西呢,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当你使用了这一次购买东西的机会之后你,就不能够再买其他的东西了,所以说,当你买了一件东西之后,妈妈就不会再为你的任何东西付钱了。(这些具体的数量、次数等要根据孩子的事情情况来定。)

出现时:提醒与原则

这个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去游玩 ,或者逛商场的时候呢,孩子出现想要买的东西的时候呢,我们就需要提醒到孩子,说:宝贝,今天我们只有一次的购买东西的机会,你确定要买这个吗?如果孩子确定,就买给孩子,因为我们答应了孩子,如果孩子不确定,在下一次的时候也需要提醒。

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购物观


如果孩子买到东西之后,还要的话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坚定我们的原则,跟孩子去说:你刚刚已经在XX的时候使用了有一次机会,我们来的时候说的,只能买一个,所以这个真的不能买,不管怎样都不可以。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原则的时候了。如果孩子哭闹,在旁边陪着 孩子,保证安全即可。

出现后:反思与总结

在回到家里之后呢,我们需要与孩子进行一些反思活动,先带着孩子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孩子做到了我们之前的约定。我们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孩子没有做到,我们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并且让孩子尝试自己对自己的做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结语

所以,不管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在处理孩子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呢,都要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小姨的这种做法固然效果很好,但是如果对于特别倔强的孩子是否效果还是这么好呢?我们需要思考是否有更加好的办法来去处理这件事情,既做到充分的尊重孩子,还能够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看到东西就想要,这个小姨的做法火了

与孩子,方法很重要

其实,定向—行动—总结,这三个阶段,不仅是我们成人的做事的一些准则或者方法,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好的方式,我们带着孩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去定向,然后是行动,并且最后的总结也特别重要。虽然孩子可能会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是,我相信,孩子是能够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中得到成长的。

我是Leo李老师,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们一起谈蒙氏,聊育儿,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育儿##家庭教育##小姨带娃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东西   孩子   闹剧   果断   气球   来去   行事   成人   坚定   做法   现象   事情   原则   阶段   操作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