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最妙的计划,

不管人和鼠,

都会常常落空,

留下的不是预期的乐趣,

而是愁闷苦痛!

——《致鼷鼠》



《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人的孤独”是人类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更是现代派作家所着力渲染的主题。从英国著名诗人彭斯的诗作《致鼷鼠》,就揭示出《人鼠之间》作品的主题:人类生存的“孤独”与“绝望”。

《人鼠之间》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中篇小说, 作品于1937年出版。作者通过作品的题目,巧妙地把人和鼠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的生存处境更显悲剧色彩。

鼠是低级的动物,为了保全自己它们精心筑窝,储存食物。在自然界中,鼠不具有抗争的能力,它们常常被人追打。而人在这个世界上也同样如此,可以和最低级的动物“鼠”的命运相提并论的,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从梭利戴德往南没几里的工夫,夏连那斯河靠着山边的崖岸绿而深地流,流水还是暖的,因为它湍急地从被阳光晒得热辣辣的黄沙上穿过,才到达这狭窄的潭。

书中的故事以加利福尼亚中部的萨利纳斯为背景,描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这一特殊时期,两个穷困潦倒却唇齿相依的美国流动农业工人佐治和李奈一路追逐梦想的悲惨故事,意在言外地揭示了美国大农场里季节农工的孤独与不幸。

乔治是一个短小精干,脸庞黧黑,带着焦虑不安的双眼,整个人看起来细小而有力,与他正好相反的大个子莱尼却是容貌丑陋,眼大而无神,宽肩膀往下垂,走路时脚步沉重,象狗熊一样两脚拖地,胳膊不摇不晃,松弛地耷拉在身体的两侧。他臂力过人,但思维言谈如同幼儿,他是一个“白痴巨人”。

《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被生活抛弃的人是不会懂阳光的灿烂的,他们只懂得尘世艰辛,而在未经人世憧憬时,他们也曾经憧憬过,在未来的某一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经历了时间的历练,他们慢慢地学会了在孤独中存活,他们不再憧憬也不再渴望……


《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乔治和莱尼他们的梦想是等以后攒够了钱,弄到一间小屋,两亩地还有一头母牛,几只猪,他们的小屋前会有一大块菜地和一只兔笼,还有一些小鸡,当雨天下雨的时候,他们可以轻松地说出不出去做工的话,他们要给家里的炉子上升起火,围着炉子坐着,听雨滴打在屋顶上淅淅沥沥的响声。

这是他们的梦想,也是所有流动工人的梦想,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家园,没有一点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只能到处流浪,靠出卖苦力,以换取一点能延续生命的微薄的钱财,这就是他们的整个人生。他们就像老鼠一样,像失了窝四处逃窜的田鼠一样四处漂流,他们幻想通过劳动挣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子,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乔治和莱尼他们并不孤独,因为他们拥有彼此之间的爱护,有相互之间的关怀,他们不会因为无处可去,坐在酒吧里像其他人一样花掉他们的钱,也不会没有人陪,他们坚信有一天,他们会把钱聚起来,实现他们的梦想。

直到最后,莱尼望着河对岸,开心地听着乔治讲述的未来生活模样,并在幻想中死去。乔治杀死了莱尼,同莱尼死去的,是他们共同的永远无法实现的梦。而从此,没有了莱尼陪伴的乔治,只剩下挣钱挥霍的周而复始的日子了。

“人也罢,鼠也罢,最如意的安排也不免常出意外”,大个子的“笨人”和小个子的“聪明人”靠一种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最终在枪声响起给彼此的梦画上了句号………那“一块地”的梦想终究是无法实现了。

《人鼠之间》两个朋友心照不宣的梦想在乱世苟活却又不放弃挣扎


一本好书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让人心灵美好,在感悟和沉醉中得到启示,感谢你关注书香之味,我把好书分享给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山边   贝克   斯坦   加利福尼亚   意在言外   乔治   句号   萨利   梦想   大个子   心照不宣   炉子   低级   乱世   孤独   两个   朋友   作品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