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弄璋、弄瓦”典出《 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

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瓦”是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之意。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

“姚先生有一位多产的太太,生的又都是女儿,朋友们根据着弄瓦弄璋的话。和姚先生打趣,唤他太太为瓦窑,姚先生并不以为忤,只是微微一笑道,我们的瓦是美丽的瓦,不能跟寻常的瓦一概而论,我们的是琉璃瓦”


《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这是张爱玲的一部讽刺小说《琉璃瓦》的开篇,书中姚先生有七个美丽的女儿,铮铮、曲曲、心心、端端、簌簌、瑟瑟,这七个女儿个个都生的俊,姚先生家虽然算不上是大户人家,但是靠着祖上遗留下来的一点房产和微薄的薪水。

在培养女儿方面姚先生还是不遗余力的,但是随着女儿的长大,在姚先生骄傲的同时也免不了一些烦恼。

女儿是家累,是赔钱货,但是美丽的女儿向来不在此例。


《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姚先生精心谋划的婚姻,真的对女儿们是好的吗?大女儿铮铮漂亮而又主见,姚先生对于她的婚事原本是有些私心的,姚先生把大女儿嫁给了他所在印刷公司大股东的独生子熊启奎,一开始铮铮对这桩婚事并不满意,姚先生对女儿打包票“以后有半点不顺心,你找我好了!”

在姚先生和妻子的极力劝说下,女儿同意了这桩婚事。因为这桩婚姻带有包办和卖女求荣色彩,渐渐地铮铮与娘家疏远,尽量躲避母亲探望,还主动阻止公公给姚先生的晋升,可把姚先生气了个半死。对女儿彻底寒了心。


《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虽说当初让铮铮嫁给熊启奎,姚先生是带一点小私心,可是真的让姚先生靠女儿吃饭,他却不是那种人。只是,女儿女婿却对姚先生“嫁女求荣”的事儿深信不疑,姚先生无论如何辩解都无济于事。

女儿铮铮为证明自己清白,不顾父母多年养育之恩,和娘家断了往来,女婿熊启奎更是当面质疑老丈人的品性,言语间尽是讥讽,最终,姚先生只能自请离职。

捧在手心的女儿铮铮,到头来却对父母如此狠心,姚先生气得要和她断绝关系,并放狠话说:“你是死,是活和我无关。”而姚先生的女儿却觉得了娘家的拖累,自己在夫家更会行端做得正了。

《琉璃瓦》跟张爱玲初期作品相比,再也看不到那个写着蹩脚的悲情诗的少女,而变得柔滑、亮丽起来。这在文字上体现得更明显。读者不断被她形象独特的比喻震撼,被她狡黠的幽默倾倒,被她的婉转突变的迁延吸引,被她潜藏的宿命寓言击中。人们惊叹文字艺术的华美,体味人心层次的繁复,激动、迷离、紧张、欣喜、大笑,笑完之后却又陷入深深哀思或暗自流涕。


《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铮铮的最后是讽刺的,姚先生病倒,昏沉数日,大女儿琤琤却蓬头垢面回来哭闹,要姚先生为她做主,说丈夫在外头有人了,天天不回家,公婆一家齐打伙儿欺负她,咬定父亲当时打了保票,要他为她做主。

姚太太和女儿黑色幽默地一番争吵,终是于事无补,姚先生气得又昏睡过去。病愈后知道,在姚太太的相助下,心心和程惠荪已经打成一片了。

《琉璃瓦》弄璋、弄瓦,道尽了为人父母在子女婚事上的辛酸和无奈


姚先生和妻子可谓是现在典型的父母,在婚事上道尽了为人父母的辛酸和无奈,年轻的孩子们被父母娇养长大,总觉得自己可以有对抗任何磨难的勇气,却体会不到父母那深深的苦心,只有自己苦着乐着走过半生后,才能回头去感受到父母的肺腑之言。

​虽然这并不可一概而论,也许这其中不乏有过分保守的父母,和冲动的自己,但是我想,子女与父母之间若多些交流与体谅,也许双方境遇会大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琉璃瓦   瓦窑   婚事   太和   家累   赔钱货   父母   心心   私心   女婿   娘家   贵族   子女   太太   为人   无奈   女儿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