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学界已经做了很多解析,大部分认定所谓“武则天杀女”并非事实,而是后人为抹黑武后的妄言。但是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即“武则天杀女”和“嫁祸王皇后”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强。而且在小公主死亡事件中,最有嫌疑的并不是武氏也不是偶然来探望的王皇后,而是负责照顾小公主的婢女。

但是不知名的宫女哪有王皇后和武则天在史书中留名的人有话题度,所以我基本没看到任何怀疑婢女的说法。

当时武昭仪正得宠,照顾小公主的婢女团队肯定规模不小。小公主身边必然是人来人往,如果说王皇后来过就有嫌疑的话,那婢女成天在摇篮跟前晃悠的岂不是嫌疑更大?

我们先看《新唐书》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新唐书·卷七六·列传第一·后妃上·则天武皇后》

武昭仪发现小公主死了,问左右话,婢女们回答王皇后来过,于是高宗李治就认为王皇后杀死了小公主。——用脑袋还原一下现场,就会发现这种场景非常荒唐。小小的婢女一面之词指证皇后之尊,李治居然立刻就相信了?除了王皇后,再把武昭仪暂时不算上,谁最有可能来过现场?还是照顾婴儿的婢女嘛。

出了这种事情,先怀疑下人才是正常的逻辑思维。

那么婢女有没有可能陷害王皇后呢?我敢说婢女陷害王皇后的可能性比武昭仪大多了。武昭仪陷害皇后可以找出的动机是觊觎后位,婢女陷害王皇后的动机会是什么?

只能是推脱责任。

已经有不少历史爱好者怀疑小公主是猝死(根据武惠妃生子多早夭推断),这种婴儿突然猝死的情况对保姆来说也是防不胜防的。但是想到武昭仪正是得宠的时候所生的公主突然在自己照顾值班的时候死了,皇帝肯定会大怒,那么照顾婴儿的婢女肯定也难逃一死。人若死到临头,极有可能乱咬,婢女想求生就会干出平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把矛头转移到王皇后那里。

公主死后,武昭仪“惊问左右”,按照惯常的逻辑,这时候的武昭仪会说什么?她会说“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看着小公主的?”。婢女却回答“皇后来过”,怎么感觉有点所答非所问呢?或者说这是非常明显地要把祸水引向王皇后。

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

1995版《武则天》王皇后

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就是王皇后怎么会单独和小公主在一起?皇后来探望昭仪的女儿,武昭仪按照礼法应该跟在皇后身边接待她,何况王皇后身边必然跟随婢女等。小公主如果是被利器所杀,她必然哭叫引来宫人,皇后身上有什么物件,她的侍女肯定是知道的,盘查一下很容易还皇后清白。如果公主是被掐死的,要知道掐死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有时候十多分钟都掐不死呢),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人来探望公主或皇后,感觉匪夷所思。

再说王皇后如此尊贵的身份,想杀人也用不着自己动手啊,尤其是在婢女人来人往的婴儿床边。而且她贵为皇后,对她最有威胁的是萧淑妃的儿子,或者再不济是武昭仪的儿子,亲手杀死一个小女孩对王皇后没有任何好处,只有数之不尽的麻烦。

所以别说后世,即便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王皇后杀死小公主(废后遭到反对很大一个理由就是“王皇后没有过失”)。那么李治为什么昏头昏脑会相信王皇后杀死小公主呢?

我觉得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李治早就动了废后的心思(武氏撺掇可能只是推波助澜,其实李治自己内心也未必相信王皇后是凶手,他只是希望如此,因为这对李治有利),这个根本原因还是和前朝的权力斗争有关。再加上李治与王皇后性格不合,注定甚少(或者说没有)同居,王皇后必然无子。李治以王皇后无子做理由想改立有子的武昭仪说不通,当初萧淑妃有子也没能扳倒无子的王皇后啊。再说王皇后是所有皇子的嫡母,妃嫔的孩子在名义上先是王皇后的孩子,然后才能轮到生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是唐高宗李治本人在找各种借口废掉王皇后。如果想拿小公主之死为由废后,那么嫁祸王皇后最有动机的反而是高宗李治。婢女仅仅说了句“皇后来过”,武昭仪还没说什么,李治就下了结论“王皇后杀了我女儿”。

唐高宗李治并不是个简单的人,他也不是传说中那么懦弱。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李治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所谓武后“骨醉”王皇后与萧淑妃是后人挪移吕雉与戚姬“人彘”故事的可能性极大,真正有权利杀死王氏和萧氏的,只有李治。

萧淑妃给李治生了二女一男,最后却是这么个下场,可见李治的无情。

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

1995版《武则天》萧淑妃

再说王皇后被废的真实原因是“厌胜”,大家有没有发现一遇到“废后”“废太子”一类的事情,这个“厌胜”总爱刷存在感?既然人人都知道“厌胜”会让你翻不了身,为什么处在敏感地位的人还要“厌胜”呢?我觉得“厌胜”真是古往今来嫁祸于人的必备道具啊。

高宗要废后,什么都能拿来当借口。如果高宗不想废后,即便有“厌胜”也不会废后,比如后来的武则天成功从“厌胜”危机里脱身了。

武则天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我认为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武氏杀死女儿得不到什么切实的利益。杀女并不能扳倒王皇后,但是李治早有废后之意,武氏耐心等待就好。即便想做点推波助澜的手脚,杀死小公主这个代价实在是不划算,还很有可能失败。这从朝臣都不相信王皇后杀死公主就可见一斑了。

那么嫁祸王皇后这事有么?我认为是有的。但是想嫁祸王皇后的未必是武氏,照顾小公主的婢女以及唐高宗李治都比武氏更有更动机。

武则天到底有没有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

1995版《武则天》武后

PS,很多人提起骆宾王的《讨武曌檄》列数武则天罪名时没有提及“人彘骨醉”和“武后杀女”这样有料的故事,就认为这两件事在当时应该是不存在,而是后世杜撰。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要知道《讨武曌檄》已经写出来的内容“弑君鸩母”就是胡言乱语的,后来讨伐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也有“弑帝”罪名(这个真实性一直是奇低的),所以拿着《讨武曌檄》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当论据本身就是不靠谱的。


雲绯文史号:故纸堆间(yunfei9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皇后   女儿   婢女   推波助澜   后世   人来人往   罪名   嫌疑   动机   可能性   婴儿   事情   公主   身边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