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不知道常对孩子发脾气是和这个按钮有关


家长都不知道常对孩子发脾气是和这个按钮有关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停两秒镜子法”情绪疗法后,有不少家长朋友和我聊起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不能抑制突如其来负面情绪的经历。

我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一对母女逛商场,她们在一家店里小女儿拎起一件粉色的双面羊绒大衣,给妈妈看:“妈妈,这个好看!”妈妈连忙小声说:“别动,太贵了。”

母女转身要走,眼尖的售货员发现大衣上印着个小手印,售货员拦住她们:“你看你们把衣服都弄脏了。”

一般情况下,好好沟通通融一下也就过去了,遇到实在难说话的给个干洗费也就是了。

但那个母亲的反应出乎意料,她开始没头没脑的打孩子。一面打,还一面骂:“让你不要摸,你偏摸!那是你能摸的吗?你也配!你也不看看自己的德性,把你卖了都买不起……”

店里的客人们,包括售货员都傻眼了。“你这是干什么?算了,你们走吧,走吧,真的,没关系。”小售货员都快哭了。

想想着这对母女,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打孩子纯粹是出于利益考虑,担心要求赔偿,所以自己先动手打孩子,别人势必不好意思再穷追猛打。

但文章中描述看,这个母亲打孩子的时候那一脸的羞愧,以及自己都快掉眼泪的尴尬,显然并非只为钱,而是孩子的行为让她觉得蒙羞。

也许这位母亲内心深处一直很自卑,本就怯生生的,然后又弄脏了那么“昂贵”的东西,她内心的某样东西,一下子就崩断了。

家长都不知道常对孩子发脾气是和这个按钮有关

所有的挫败感,对于人生的失望,这一刻全都涌上心头。孩子不懂事,本可以简单的认个错,她却需要借题发挥,她骂孩子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说给她自己听的,全都是她的心声:是“她”不配,是“她”买不起,是“她”自己不知深浅。孩子是她生命的延续,但在某些时候,比如这种场合,也是她厌憎自己的理由。

情绪发作,是常见的事情。在某些特别的情境或言辞激发的情绪,常常来势汹汹,仿佛当事人的内心,被触动了一个情绪的按钮,情绪的洪水即刻汹涌爆发,当事人的理性堤防立马被冲毁,常常要等到事后,才觉得自己当时的应对方式,似乎是很情绪化的。

说到情绪的按钮,是个习惯了的心理过程,也许是一被人质疑就狂怒不已,也许是一听见争执就惶恐不安。

这样的心理过程,也许成型于童年某个阶段,也许当时的情形都已经被遗忘。但是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这个过程却一直都延续着,这个情绪按钮却一直被反复触动。

家长都不知道常对孩子发脾气是和这个按钮有关

每个情绪按钮的后面,都是一个情绪的能量点,一个心理上的敏感点,一个也许都已经遗忘了的内心痛点。

我们能帮助自己的,就是去看看,我们自己的情绪按钮是什么?我们是否还在反复地跳起,反复地进行那些惯性的情绪转化反应。

我个人总结的最简单的找到自己的情绪按钮的方法分享给你:

1.让自己处于平和状态;

2.写下平时会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3.回想这些事情发生时是不是会惯性反应;

4.让你惯性情绪反应的就是自己的情绪按钮。

如果我们想不被情绪按钮主宰,就要学会找到自己的情绪按钮,通过重新认知特定情绪场景,接纳自己、尊重事实、拥抱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按钮   孩子   售货员   惯性   母女   大衣   当事人   店里   情绪   内心   家长   事情   母亲   过程   妈妈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