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随着教改的落实,初中生中考要进行普职分流,他们的学习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对于想在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来说,“偏科”无疑是造成学生分数被拉低的一大原因。

升入初中后,“偏科”似乎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常态”,即使是“学霸”一样的学生,也有自己不擅长的“短腿”科目。如果想考入理想的高中,就必须保证每个学科成绩都在“中等偏上”。可对于偏科厉害的学生,擅长的学科可以考满分,偏科的科目连及格都难。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上了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加了好几门。有的人文学知识积累得好,所以学习语文不成问题,但是却不擅长逻辑思维,所以数学和几何就很有难度。反之亦然,这就造成初中很多学生出现了偏科。为了能让成绩均衡进步,学生和家长有必要了解一下初中生最容易偏科的科目。

初中生最容易偏科的几个科目

一、提到偏科,英语科目首当其冲

对于这门外语,很多学生表示“太难了”。初中英语不光需要掌握单词和语法,还要擅长听力和阅读。如果没学明白,很可能每天上课都仿佛在云里雾里,真是难坏了一众对语言不敏感的学生们。所以一提到偏科,一定会马上会想到英语。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二、说完了英语,接下来看看数学

对很多学生来说,数学会让他们损耗大量脑细胞。原因是数学不仅仅要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牢记很多概念公式,要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最后还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所以,数学非常考验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和专注力。对于一些不太擅长逻辑思维的学生,简直是“必偏”的科目之一。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三、除了数学,还有物理

其实初中物理主要注重概念的背诵和原理的了解,并不属于特别容易偏科的科目。但如果初中不将基础掌握扎实,高中很可能会“偏科”。一些成绩非常好的高中生单单就对这一科“偏科”,抱怨说物理是最难学的学科,可见物理确实很难。

每个学科都有学不好的学生,所以如果说哪科偏科难补会有不同答案。不过没学好这个科目的学生,即使是“学霸”,也会承认真的太难补了。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语文成难补科目“榜首”,学霸也头疼

其一,学好语文需多种能力。

很多学生可能会说,语文难度适中,学起来并不会很困难。这是因为日常的知识积累较为扎实。但学好语文除了要有好的记忆力,还要求学生们有悟性,要掌握优秀的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做好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其二,新教改提出“大语文”改革,语文变得“更难了”。

以后的语文在学习和考试中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考试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很多知识涉及长期的课外积累,甚至会涉及很多历史知识。所以,语文想学好需要从小开始大量阅读。

其三,想学好语文需长期积累。

如果有人在这门学科上“短腿”,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比如有些成绩很好的男生却不喜欢学语文,导致这一门拉分厉害,但是想要补习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想在短期内获得学好语文的几种能力,即使是“学霸”也不太可能。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那么如果学生已经出现了偏科,怎么办?其实“偏科”也有很多不同情况,有的科目“偏科”只是一时的,后面加把劲儿就可以追上。但有的科目一旦“偏科”想要追上就很困难了,比如上面提到的语文。出现了偏科,就努力补救,尽量让薄弱科目在考试中少拉分。

分析原因,正确面对“偏科”

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破罐子破摔,不要放弃任何一科。相信自己可以补回来,同时也愿意努力去学习不擅长的学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在不断努力中取得进步的,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其次,要勤学勤问。遇到难题一定不要碍面子不问别人,这样会耽误很多时间,还会讲问题堆积起来不好解决,最后只会让这个学科变得越来越“难”;

再次,耐心地寻找学习方法。在面对一门学科的时候,首先要计划一下怎么学,静下心来寻找方法。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向同学“取经”,提高学习效率。

偏科补习难度“榜首”非它莫属,学渣不想提,学霸也头疼

笔者寄语:其实偏科很正常,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偏科的问题。不要因为一时学不会某一学科就放弃钻研。学习中要也多动脑,不懂马上问,不要堆积问题。只有克服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成绩才会更好。相信只要学生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努力,一定能将每个科目都学好!

今日话题:你认为初中生偏科哪门课“偏科”最可怕?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联系速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偏科   教改   初中生   英语   榜首   科目   学科   难度   语文   物理   初中   成绩   原因   努力   数学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