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1


作为老师,最痛苦的莫过于:教出了无数优秀的孩子,却对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


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我爱人跨不过去的坎。


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晚上,爱人都在书房陪孩子写作业。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女儿桌头的作业还有一大堆,还有很多不会做的题。


爱人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强装着自己还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给孩子讲题。


女儿皱着眉头,满脸愁容,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地听妈妈讲题,一点一点写着作业。


经常,爱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回到客厅,压低声音,挫败地说: “我不知道讲了多少遍,她还是不会,听不懂。”


好不容易,基本也快深夜了,女儿才能把作业写完去睡觉。


爱人躺在床上,对着我掉眼泪,来来回回就一句话:“我真是一个特别特别失败的妈妈,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


那段时间,这种场景基本每天都在我家上演。


真的是爱人教育能力差吗?


肯定不是,她教出了那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


其实,答案是:女儿不擅长学习,尤其学不好数学,这门学科对她来讲,简直是天书。


前一天爱人给她讲的题,当时她好像会了;第二天同样一道题,她就又不会做了。


对于数学,她听不进去,也学不来。


对于家长来说,承认孩子不擅长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认为:是孩子没好好学,如果好好学了,就能学习好。


实际上,大错特错。


这是女儿给我上的第一课:


有些孩子,很擅长学习,学习对TA来说,就是一种游戏,学起来事半功倍,毫不费力;


有些孩子不擅长学习,拼尽全力还在吊车尾,学习对TA来讲是一种煎熬。


回想起来,我非常心疼女儿,她在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上,拼命努力,却始终没有一点成果。


就像逆水行舟,身心俱疲。


2


快到女儿中考时,有一天,爱人满面愁容对我说:“咱闺女这个成绩,考高中,难啊……”


当时,能否考上高中,并不是我最发愁的,我愁的是女儿的情绪。


那时,每周七天她有三四天在生气,好歹有一两天高兴的时候;


那到了高中,那么大的课业压力,对她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煎熬?


可能一周七天她都会处在生气与压抑中。如果是那样的话,她的生命会变成什么样子?


作为父母,看着自己最宝贝的女儿天天都在压抑与生气,我们的家庭氛围会成什么样子?


这才是我最发愁的。


在这个节骨眼,我带爱人和女儿参加了海蓝老师的课。


课上,爱人看到了自己一直过于在意女儿的学习,却没有看到她压抑、苦闷的负面情绪。


课后,爱人的态度就有了转变:从“一定要成绩好,一定要考高中、考大学”,转到了“人生也可以有其他选择”


3


其他选择在哪里?


我们也没底。


无意中,爱人打听到了一个新的学习上学途径,3+2,不用参加高考,直接上两年高中和三年大专,专业是幼教。


我一听,说这个好。


第一“好”,她不用参加高考,没这么大的压力;


第二“好”,幼教专业也比较适合女孩子。


当我俩和女儿商量这件事时,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女儿竟然说不愿意。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她说:“那样的话,我的同学都上高中、上大学,我就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这是孩子给我上的第二课:


就算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有一颗上进的心,TA们很怕被落下;


TA们已经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家长真的不能再“添压”。


为什么很多孩子在被家长批评后去做极端的事?


这就像气球一样,压力值已经到了临界点,家长的批评就像一根针,戳破了那个气球。


我和女儿商量:“我们可以先去面试一下,看你喜不喜欢?”


最后,她勉强答应去面试。


面试的时候,女儿讲了一段话、弹了一段琴。


现场的老师笑着说:“这孩子不错”。


回家的路上,女儿就对我说:“爸爸,我想上这个学校,我觉得挺好的。”


到底哪里好,女儿不说,我也知道。


因为,那个老师,微笑着说,她不错。


也许,过去的三年,这样的夸奖与肯定女儿从来都没有听到过。


因为这句话,她不再在乎自己是不是和同学一样了,接受了这所学校。


女儿给我上的第三课就是:


只有肯定和看到,才会让孩子愿意去改变。


4


去了这个学校,第一年期末考试,全班一共40多个人的前提下,女儿的名次从34名到了第六名。


她的数学成绩依然不好,但画画和钢琴成绩很好。


之前,女儿并没有花大力气弹钢琴,就学过三四年,有一点基础而已,谁也没想到没怎么练习的钢琴成绩竟然这么好。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她的数学依然不好,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女儿给我上的第四课:


现在的教育,把每个孩子都当作飞鸟,希望他们在天空翱翔,可是有些孩子可能就是鱼儿,水中才是他们自由成长的天堂。


真正考验我们的,是毕业找工作。


临近毕业,按照原计划,女儿去了幼儿园实习,幼儿园对她很满意,当时就想签约。


谁知实习结束后,她却说:“对不起,爸妈,我特别不想去幼儿园工作,特别不喜欢这份工作,真的不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这件事上,我已经有自己想做的事了。”


我问她:“你想做什么?”


她说:“我想做一个专业的街舞舞者。”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街舞舞者?

街舞舞者?

街舞舞者!


说真,听到她的回答,我真的非常来气。


我们知道她一直在跳街舞,但这只是个爱好。


跳街舞,能作为一个职业吗?


如果她和幼儿园签约,就是在编的老师,就有了长期稳定的职业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有稳定的生活。


跳街舞,怎么养活自己?


刚开始,我和爱人怎么都不同意,一次次反对,但女儿非常坚持,我们就这样僵持住了。


5


历经两个月的拉锯战,我明白了一个事实:女儿长大了,要去过自己的人生,不管她走的路在我们看来多么不靠谱,我们也不能拦,只能让她自己去经历去体会。


我对爱人说:“现在情况是这样,孩子去幼儿园上班,我们高兴,她痛苦;如果孩子去跳街舞,我们痛苦,孩子开心。


爱人问我是怎么想的?


我也很纠结:


一方面,作为父亲,我真的不希望她走这条路;


另一方面,我又坚信:人的一生,如果能去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就算只是一段时间,也很值得。


很多人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工作,就只是麻木地上班、忙碌,消耗掉自己的一生。


现在,女儿有了未来人生的想法,这是好事。


专业街舞舞者是不能一直做下去,到三十岁基本就要转行了,大概也就五六年的时间。


漫长的一生中,是不是可以拿出五六年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


这段经历肯定会成为一生的财富。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后来,我和爱人对孩子讲:我们同意你做街舞舞者,也愿意花钱送你去学习,不是说我们支持你做这件事,而是因为你的喜欢、你的坚持。


当时,我们也暗藏小心思:这一行很苦很累,也许孩子做三五个月,就坚持不下去,就会考虑现实问题。


我们就给她一个撞南墙的机会。


6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女儿坚持了下来,而且以班级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所有老师的认可。


要知道,她是半路出身。


班里其他孩子,都专业学习很多年了。


到了这个时候,女儿才告诉我们,自己这一年是怎么过的。


练舞确实很苦,白天上课练习不说,每天晚上孩子还要固定练习两个小时,跳一会就满身大汗,衣服都全部湿透了。


两个小时,要换三四套衣服。


最难的不是苦和累,而是与别人的差距。


虽然她一直也在跳街舞,但毕竟只是一个业余爱好,班上同学都是专业的舞者,与他们相比,差距真的太大了。


老师让他们结伴练习,因为她跳得不够好,没人愿意和她搭档。


当时的她孤独又无助,恨不得放弃算了。再一想到这个机会是好不容易才得来,所以绝对不能放弃。


于是,她花了更多时间去揣摩老师教的内容,比别人更多的练习,流了很多汗,经历了很多不容易,终于走过来了。


现在,她被学校聘为专业的老师,开始教别人上课。


女儿说:最初,街舞吸引我的,是因为那种奔放自由的感觉;但是现在,街舞最吸引我的,是一群人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去做好一件事。


这是女儿给我上的第五堂课:


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抛弃、不放弃,竭尽全力去努力、去拼搏、去付出。


我在20多岁的时候,没有这种经历,也没有这种感悟。


这一段经历,绝对是女儿人生的财富。


就算到了30多岁,她必须要转行,重新去拼搏,我现在一点都不担心。


她拥有这么多珍贵的品质,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铁饭碗”,未来还有什么可怕的。


我也为自己和爱人高兴:


在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学习好”的时候,我们没有逼她非要搞好学习,去上高中、上大学,而是想办法去找另一条可能适合她的路;


在女儿追求未来的道路上,虽然出现了很多冲突,但我们最终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


7


经常听到有人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得到什么?


给大家看两张照片。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上面是中考前的女儿,眼中尽是压抑、迷茫,脸上还有很多痘痘,不单是因为青春期,更多是身体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


下面是现在的女儿,自信又坚定,皮肤光滑细腻,神采飞扬,像花儿一样绽放着美好。


这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的魔力——由内而外的美丽快乐。


孩子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个爸妈的愿望就是平安、健康、快乐。走着走着,我们就迷失了方向,忘了自己的初心。


归根结底,是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害怕由着他们追寻让自己快乐的事,会让他们的未来陷入不幸。


于是,用爱的名义逼他们走一条“自认为稳妥的路”,一点点扼杀了他们内在的潜能。


无数案例证明:真正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并不是好大学、好工作,而是TA的自尊、自信,对人、对世界的相信、希望和热爱。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怎么赋予孩子这种能力呢?


是父母温暖、充满爱的陪伴、对孩子的相信、毫无保留的爱,还有父母自身充满相信、希望和爱。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那就去做以下两件事:


第一件事:建立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


请孩子给你和他的关系打分,0—10分,如果在8分以下,无论你说什么,都是白费口舌。


第二件事:爱孩子的爸爸(妈妈);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相爱,才是最好的教育。


故事主人公

李力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

海蓝幸福家第5号静修生

海蓝幸福家社区教练

全球静观自我关怀中心正式老师

在海蓝幸福家学习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海蓝   父母   作业   幼儿园   本质   爱人   家长   不好   女儿   成绩   高中   老师   未来   孩子   时间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