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独立思考者的起点

如果在你的家乡建一座可能会有污染的化工厂,你是会支持还是会反对?

如果学校说出于对学生人身安全考虑,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你是会高兴还是会愤怒?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你明令禁止的事,你是会惩罚还是会规劝?

市场上各种投资起起伏伏,无数专家激烈争执,你相信谁?质疑谁?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我们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在这样一个被大量信息包裹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别人让你相信的“事实”你是不假思索懒惰地全盘接收,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面对提问和质疑,你是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认为别人在没事找事。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有没有一种更为正确、理性的方法呢?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学会提问》一书,就是指导大家学会并运用批判性思维。理性地、有逻辑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本书作者尼尔·布朗(Neil Browne)是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作者在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学会提问》独立思考者的起点


001“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说到批判性思维。那就需要先来解释两个思维概念: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

“淘金式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作者不断向你兜售观点,而你应该随时准备与之辩论,尽管作者本人并不在场。

因此,“海绵式思维”指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单纯的知识获取,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而不去做任何评价与质疑。有些像应式教育,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而“淘金式思维”则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展开互动,是主动选择,带着问题学习。“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和它展开互动。因此这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

002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有些像是“淘金式思维”的升级版,它是一种积极的获取知识或面对世界的方式。在面对世界时,有着自己的态度,并对别的观点持开放的态度,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获取答案,从而不断修正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

批判性思维包含三个维度:1、能意识到有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2、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3、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学会提问》独立思考者的起点


003 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

第一个关键问题: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论题分两类:

第一类论题是“描述性论题”。 反应了我们对世间万物的好奇,通常提问形式包含“是不是? 是什么?“例如: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数学能力。

第二类论题是“规定性论题”。讨论对错,好坏, 反映事物应该呈现的样子,通常提问形式包含“该不该?”例如: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而结论,是逐步推断出来的,来源于论证。 结论是一个观点,需要其他观点来支撑。

第二个关键问题:理由是什么?

理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据。是否能为得出这个结论找到合理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讲了一大堆,但是确不能提供切实可靠的证明,那他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永远要记住: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学会提问》独立思考者的起点

第三个关键问题: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一个人对特定价值观的偏爱常常不会明说,但是这个价值取向一定会对他的结论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他捍卫这一结论的方式。而这些对于价值倾向的没有明说的主张所起的作用就是价值观假设。

重点是找出假设,后思考其质量高低。价值观假设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

当我们在寻找价值观假设的时候,其实就是找我们自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也就是描述性的假设,这样我们的理由才能支撑相应的结论。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将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将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004 总结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工具,它可能让你如虎添翼,也可能让你面临阻碍。但是如果想要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经常进行自我评估:“在生活中,我是不是运用了所学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

1)博览广识,涉猎广泛,为从多角度理解假设提供基础;

2)以理由和证据作为决定的依据;

3)以愿意接受的姿态对待他人的信念,但以质疑的态度来确认该信念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撑的;

4)迫使他或她自己寻求和尊重对其主张的真相的多种思考方法。

《学会提问》独立思考者的起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批判性思维不是只开花不结果的业余爱好,只能在教室里摆摆架子,在考试时临阵磨枪,或者在要显摆你智力超群时拿出来充充门面。它是通情达理的人采取联合行动的坚实基础。

只有坚持付诸行动,一定会逐渐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

期待有朝一日,学会这一切的你,从中大大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批判性   论题   确凿   海绵   价值观   证据   结论   理性   思维   观点   理由   起点   关键   方式   作者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