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热播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是一部现代都市剧,这部剧中插入了很现实的问题,如:孩子的教育问题,职场与家庭的平衡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剧中展现最多的就是关于孩子的问题。

其中有一个家庭是苏醒和儿子奚望一家,刚开始苏醒也是一位“佛系妈妈”,她认为孩子正是玩耍的年纪,只要玩得开心,学习成绩不必强求,希望奚望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直到她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表现很优秀,不会弹钢琴也会背古诗,但是奚望却没有什么才艺。闺蜜丁兰也告诉她,犹豫到最后拼的是家长的实力,你投入的时间、精力、钱财,都在影响孩子的成绩,她才决定“鸡娃”。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每天不仅要让孩子做很多作业,还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除此之外,苏醒还要每天给奚望“打鸡血”,要让他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她没有经过儿子的同意就把孩子的小狗送走,还把说好的惊喜改成送“学习资料”。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再加上之后奚望最喜欢的张老师,又被挖到其他教育机构,这进一步加深了奚望的烦恼。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这简直是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逼到了死角。因此奚望出现了“眨眼”、“做鬼脸”等怪异举动。

结果被诊断为—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以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抽动为特点的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

抽动症又称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在2~15岁间发病,平均为7岁,男多于女。分为以下三种:

一:动作性抽动

是本症早期的主要症状,一般首发于面部,表现为眼、面肌迅速、反复不规则的抽动,如眨眼、鼻子抽动、“扮鬼脸”,以后出现其他部位的运动性抽动,如甩头、点头、颈部快速而短促的伸展、耸肩,症状可逐渐向上肢、躯干或下肢发展,如上肢投掷运动、踢腿、下跪、屈膝、顿足或躯干弯曲、扭转动作等。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二:发声性抽动

发生率为79%~98.5%,常出现在病程的1~2年,表现为喉部干咳样声响,如“嘿嘿”、“啊哼”声,或发出令人难以承受的如犬吠声、咕哝声、咂舌等声响。鼻部抽动则出现频繁的喷鼻、气喘、哽咽声等。当不自主发声性抽动呈现为咒骂状时即为秽语症。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三:行为紊乱

见于30%~60%的病例,轻者表现躁动不安、过分敏感、易激惹或行为退缩;重者则呈现难以摆脱的强迫行为,例如反复洗手、数数字及检查门锁等行为。有些表现出心烦意乱、多动、情绪不稳、坐立不安,称之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也有些存在破坏行为,例如咬伤自己、用头撞击坚硬物体等。

学习障碍:抽动症患儿智力一般不受影响,有时学习能力下降,阅读、书写及作文困难,甚至不能完成正常学业,学习与ADHD有关。


抽动症的鉴别

家长刚开始觉得孩子是有坏习惯或是学的坏毛病,便批评甚至打骂孩子,不准孩子做这些动作,觉得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控制住,后来发现孩子看电视或玩手机时症状会加重,于是禁止孩子看电视玩手机!这招好像管用,症状似乎减少了一些,但孩子还是有不自主抽动症状!家长们可对照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在排查身体疾病的基础上简单鉴别,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

与局部疾病相鉴别。比如眨眼要先眼科检查,排除结膜炎、沙眼等眼部疾病;清嗓要排除咽炎;耸鼻、抽鼻、打喷嚏要排除鼻炎;经常的咳嗽要注意儿童慢性咳嗽,排除上气道咳嗽综合症、过敏性咳嗽等。

与发作性疾病鉴别。检查脑电图,排除癫痫发作性疾病。

25%~50%的抽动症合并有多动症,多动症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抽动之前,这两种病有某些类似之处,但是抽动症不是多动症。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孩子有抽动症

家长们如何帮助孩子调整


一是家长放下对抽动症的误解。

家长要认识到抽动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坏毛病”,就像得了感冒发烧的孩子会咳嗽一样,所以不能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者打骂。

在妈妈的高压、喜欢的老师调走的刺激下,奚望出现抽动症状,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回答问题时不老实;母亲苏醒也并未意识到这一切是孩子病了,只是不停盘问、严厉苛责,让孩子停止这样突如其来古怪的举动。面对孩子“做鬼脸”妈妈很气愤,直到被其他父母提醒,才意识到孩子无意识眨眼严重。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二是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不管孩子症状是否特别厉害,家长都会为此担心焦虑,有部分家长甚至焦虑得吃不下、睡不着,焦虑得度日如年。

面对孩子时,家长要提醒自己冷静,温柔而坚定,因为大吼大叫除了暴露育儿之技穷,于事无补。就像《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的小故事:北风越使劲地吹,行人越把衣服包裹紧;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和气地、笑眯眯地看着行人,一会儿行人就把衣服脱掉。

当我们处在情绪中时,可以先让自己停止,去做一些自己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看书、种种花、逛逛街,又或者看看电视剧都可以,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转移到开心的事情上去。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经说过:“研究表明,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排解这12秒。”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三是帮助孩子面对压力。

大部分儿童抽动症是机体的正常的应激反应,在孩子身体生病时或者内心遭受环境强烈刺激、过分打击、批评等时,机体为了保护自己出现的临时应激状态。

很多孩子的抽动症状睡着就没有了,为什么呢?

在睡眠状态时,人是放松的,身体精神都处于放松状态。孩子不需要对环境做或战或逃的应激状态,自然也就没有症状。

从这一点上来看,有抽动症的孩子内心是紧张的,不舒服的。当孩子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面对周围刺激孩子出现抽动的因素(压力源)时,抽动也就不治而愈。

比如:苏醒认识到自己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决定让奚望从全城最好的学校退学,抽出时间来陪伴他,奚望没多久就没了口吃的毛病。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压力呢?

1.持续耐心的回应、倾听、陪伴与适时夸奖

若家长观察到孩子出现有压力的表现而不明白原因时,妈妈持续耐心的回应、倾听、陪伴与适时夸奖,能帮助孩子放下不安,爸爸妈妈要留心观察孩子感到有压力的原因,并设法满足其需求或者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其实需要的不多,只要爸爸妈妈每天空出时间(即便每天只有十五分钟)来陪伴、与孩子游戏或阅读,表达对孩子的爱、接纳并倾听,都能有效减轻孩子的紧张与不安感。

当然,陪伴是指全心全意地专注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边看手机或电视边与孩子玩耍。陪孩子游戏时,也建议让孩子保有主导权,延续原本的游戏模式来参与。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家长要及时而具体的表扬他。

以不干扰的方式陪伴,能够让孩子觉得被倾听、被同理与被爱,不但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也能因此安抚孩子、缓解孩子的压力。

2.跟孩子一起做腹式呼吸

米歇尔 · 多塞特( Michelle Dossett) 博士是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助理教授,同时她也是一名主治内科医师。她研究了如何通过简单的腹式呼吸法来快速减缓压力。

一些研究显示,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呼吸至腹部)能够降低你的心率、血压并消除“战斗或逃跑”反应。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四是跟孩子一起处理情绪。

当孩子逐渐长大,顽皮的行为可能引起爸爸妈妈的怒气,千万不要跟孩子说:“我不理你了!”或“我不爱你了!”以避免引发孩子更多的焦虑与不安全感。

此时,妈妈明确的告诉孩子:“妈妈要冷静一下,我就在旁边(孩子看的到的范围内),我现在不想跟你说话,等我气消了再跟你说话。”并在气消后遵守承诺回到孩子身边给予拥抱,并告诉孩子生气的原因。

如此做的重点在于让孩子知道:

(1)妈妈生气的原因。

(2)妈妈没有离开孩子。

(3)情绪可以被处理。

(4)妈妈还是爱孩子。

用家长们的实际行动教给孩子如何处理情绪。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五是与老师亲朋沟通孩子情况,给孩子创造一个包容的环境。

家长需要知道的是,抽动症状本身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并没有太大影响,主要是影响其心理健康,因为有了症状以后家长亲朋的不理解、批评以及周围孩子的议论或者嘲笑,有些孩子的性格会逐渐变得敏感、不自信,即使以后抽动症症状缓解了,也造成了性格的改变,也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奚望因抽动症在学校被小朋友孤立、嘲笑,他非常的伤心。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所以,家长需要做到的就是跟亲朋,例如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沟通,争取他们理解孩子的病情,必要时可以跟学校老师沟通,让老师也能理解孩子的问题以及引导班里的同学理解孩子,不嘲笑、不孤立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包容、友善的环境。


六是合理安排作息,多运动。

孩子保持情绪平稳、作息规律、适度运动以及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是必要的,但也不要采取极端措施,有些家长因为看到孩子玩电子产品以后抽动症状加重了,便完全禁止孩子玩手机、电脑等,家长要把握一个尺度。

适度运动,尽量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学习时间不宜太长,避免过重的学习负担与学习压力;季节交换期,尤其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谨防感冒,避免感冒引起抽动复发或加重;每日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禁止观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等。


七是及时就医治疗,配合心理咨询效果更好。

抽动症发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经常清嗓子,或者不明显的肌肉抽动。这个时候家长比较难察觉。因此,家长要多多关注孩子,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出现抽动症状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抽动症病情常具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上述症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部分小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患儿及家庭的日常生活。这个病本身不会影响患儿智力,当伴随某些心理精神疾病时才会对患儿的学习以及社会交往造成障碍。在及时就医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咨询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訫之旅心理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心理服务,潘老师13616400577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奚望出现这样的身体问题,苏醒开始反思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好胜心或欲望,她让孩子承受了太多。

苏醒不再是为了自己,而去尊重孩子的时候,孩子格外的开心。孩子想要去某个地方玩,苏醒终于愿意带他去了,而且是她主动提出来的,没有任何的条件。奚望的抽动症也慢慢的好了。

《陪你一起长大》奚望患上抽动症,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过的一句话。

做父母的我们需要的是多一份爱心、耐心、平和心、责任心,少一点攀比心、虚荣心、懒惰心、急躁心。当孩子的身心在丰富的家庭生活中得到滋养时,就拥有了健康快乐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孩子   心理健康   焦虑   症状   童年   情绪   批评   家长   身体   状态   压力   疾病   原因   妈妈   老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