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是不是每个孕妇都有一颗玻璃心,敏感,多疑,容易受伤害,前一分钟还是晴天,马上就乌云满布,连孕妇自己都纳闷了,我这是怎么了?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很多人以为,产前所出现的情绪仅仅是因荷尔蒙的波动,所以没有引起重视。但其实,这是片面的的认知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孕妈妈们情绪波动的原因吧。

01.

孕期情绪波动,首要是荷尔蒙惹的祸。


引起孕妈妈们情绪波动的首要原因就是荷尔蒙的变化。随着胚胎着床,胚胎会刺激妈妈的大脑释放出皮质醇,随着妊娠的进展,孕妇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的水平亦逐渐增加,让准妈妈时而觉得自己被幸福包围着、能量满满,时而又因为一些事情而情绪崩溃、焦躁难眠,深深地影响着妈妈的身体和情绪。


另一方面,妊娠期由于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蛋白质、脂肪合成增加,孕妇可能出现全身“发福”,这些体形的改变,也使一些爱美的孕妇感到不安和丧失信心。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02.

那些情绪波动,不只是因为荷尔蒙的变化。


有研究表明,影响母亲情绪波动的,不仅仅是生理荷尔蒙的改变,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共同影响着。


一、怀孕期间的外部因素

1、准爸爸的关心与支持。

准妈妈怀孕之后心里很脆弱,希望家人尤其是准爸爸能够多陪伴自己,她们在内心会有更多的依赖性。


2、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


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性事件比如工作压力大、婆媳、同事等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经济方面的压力等都会给准妈妈带来很大的影响。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二、怀孕期间的内部因素

1、准妈妈自身的人格特质、敏感度影响自身情绪。比如说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暴躁易怒、敏感多疑,有的人爱说爱笑,活泼开朗,显而易见第二种性格的人情绪更稳定。


2、准妈妈对怀孕的态度、对母亲角色的期待。这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女性对日常生活事件和怀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困难采取的理解方式和应对措施,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准妈妈在孕期情绪平稳,或者可以很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调整过来;而有的准妈妈却更容易受到抑郁、焦虑等情绪的侵袭。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03.

准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宝宝吗?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自家孩子却脾气暴躁、哭闹不止,难以安抚,严重的甚至对新环境、新事物接受很慢。再稍微大一点,这些孩子虽不再哭闹难抚,但情绪通常较为消极,很少与父母互动,显得比较“淡漠”。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排除遗传、家庭环境和教育影响,很可能与母亲孕期不良情绪有关。

许多实例都说明,准妈妈坚强的性格会感染胎儿,让其同妈妈一道战胜困难,并从中得到性格方面的锻炼。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胎儿能敏锐地感知母亲的思维心理活动及母亲对自己的态度。胎宝宝其实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娇弱,对外界一无所知。

有研究显示,孕期情绪对宝宝的影响占10%~15%。另外,怀孕早期是胚胎各器官分化的关键时期,虽然准妈妈和胎儿没有神经联系,但准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到内分泌变化,并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

由此可见,孕期准妈妈保持愉快的心情,对生活、对即将出生的宝宝充满深深的热爱和憧憬,这些积极健康的情绪都将感染到他(她),对他(她)出生后良好性格的形成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04.

准妈妈的情绪,会影响生产后的自己吗?


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产后抑郁病例逐渐增多。部分产妇产后会出现轻度抑郁,症状一般在产后3~10天开始,如无故情绪低落、掉泪、焦虑失眠,对周围事物提不起兴趣,处理问题能力差等。症状在产后12天左右会自行缓解。然而,也有15%~30%的新妈妈情绪很糟糕,缓解不过来,进而发展为“产后抑郁症”,出现幻觉或自杀念头。

让妈妈们可能会担心的“产后抑郁”,在产前就已经有迹可循。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它将“产后抑郁”这一术语改称为“围产期抑郁”,包括妊娠和产后4周内不同程度的抑郁发作。这说明,无论是孕妇还是产妇,从怀孕到分娩,产后的整个过程中,抑郁都可能都是随时随地发生,不只是产后的问题。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30%的产后抑郁在产前就会出现症状。孕期情绪波动越大,产后抑郁发生率越高。因为,孕期情绪波动反映出妈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稳定的,生活中可能有更多的致郁因素,这会增加产后抑郁可能性以及对宝宝生长发育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幸运的是,产后抑郁在孕期就可以一定程度地被预测和预防。若孕妈妈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让自己远离抑郁情绪的侵袭,那么就可以以一个更好的心态来迎接宝宝的降临,同时为自己产后休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05.

准妈妈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


一、了解妊娠的基本知识、不要对胎儿过度担忧。


怀孕前,要积极学习一些怀孕的小知识。多问问医生,多看一些相关书籍,知道怀孕以后出现的现象,什么是不用担心的,什么是能够通过医疗手段予以解决的。


妊娠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如今科技发展,大部分人都能够平安度过妊娠分娩期。准妈妈要按时进行产前检查,记录下胎动情况,要是察觉到问题就第一时间去进行检查。无中生有地担心这、担心那,是不需要的,反而对宝宝不好。固然,孩子是父母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不要让宝宝成为自己的压力,在迎接新生命到来之际,准妈妈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多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二、觉察情绪、认识情绪。

可从感受自己“一呼一吸”做起,觉察并命名自己的情绪,如期待、愉悦、悲伤、恐惧、紧张、担心、愧疚等,命名即是对情绪的确认,也有助于理解情绪的来源,防止不明所以地焦虑和焦虑情绪延伸。然后,不管正面还是负面的,接纳所有情绪,用平常心对待。

事实上,很多时候影响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想法变了,情绪自然跟着变。比如,有的准妈妈偶尔失眠,于是胡乱猜想,认为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进而紧张焦虑。结果越焦虑就越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此时只要改变对失眠结果夸大的非理性认知,情绪就会随之改善。

三、多与准爸爸沟通,保持安心的状态。


有时候男人没有女人心思细腻,所以,可能在怀孕期间,丈夫忽视了孕妇的心理需求,所以在孕期要与老公多交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和先生在一起,并且要有亲昵的交流。如果因为出差而暂时不能见面,也要有视频交流。尽双方所能来使夫妻关系更加和谐,这样无论是孕期还是孩子降生,准爸爸都是个坚强的后盾,可以放心依靠。


让准爸爸参与到备孕、怀孕的整个过程中,比如:陪同产检、一起给宝宝的胎教、感受宝宝的变化等等,多与准爸爸交流怀孕的感觉与感受,获得准爸爸帮助、理解、支持与包容之外,让准爸爸提前与宝宝建立感情基础。


大部分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仍然是坚持工作的,所以,很多准妈妈在工作期间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会为自己未来的职位担忧,在保持与上司、同事之间顺畅交流的同时,把你的压力与担忧与准爸爸沟通,争取准爸爸的支持与理解,也可以多听一听准爸爸的建议,保持愉悦的心态。


四、多与人交流。


建议准妈妈们孕期多与亲朋好友接触,也可以借助瑜伽、按摩等放松训练调节情绪。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06.

准爸爸如何帮助准妈妈顺利度过孕期!


一、准爸爸要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当一个男人得知妻子怀孕时,那一瞬间他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新世界。这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微妙的时刻之一,他为妻子怀孕而兴奋,为即将做爸爸而鼓舞,但同时,有一种不安甚至是几分恐惧也涌上心头。这时准爸爸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主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给家庭带来温暖和安全。比如:在平时能够管好自己,各方面做榜样,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和好老公;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减轻孕妈的体力劳动消耗,保证她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去超市购物,买东西都要陪着妈妈一起,这样你可以帮她提东西,遇到特殊情况也能及时应对。


二、多陪伴,多体贴准妈妈。

在这个特殊时期,应在心理上和身体上更多给准妈妈以关心和照顾。比如准爸爸在平时要陪着孕妈妈一同去产检,产检的时候,妈妈的压力很大,生怕宝宝出问题,准爸爸的陪伴会有安慰温柔体贴孕妈,安抚她不安的情绪。对有妊娠反应的准妈妈,准爸爸要更加悉心关照,和准妈妈携手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三、解决家庭的矛盾,缓解婆媳关系。

年轻人的思想和老一辈的思想往往会有碰撞,例如,有些婆婆觉得自己怀孕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可以吃,而媳妇怀孕很多东西都不想吃,这明显是娇生惯养。但是妻子为了宝宝的健康问题,同时也担心当今社会的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对饮食有讲究。

准爸爸此时要解决婆媳关系的问题,帮助妻子和母亲的关系更加融洽,这样才利于家庭和谐,让准妈妈心理放松。

「心理科普」从孕期心理健康看产后抑郁风险


如果你也是一名准妈妈或是一位新妈妈,自己受到各种情绪困扰而无法自己我排解,请到訫之旅心理吧,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訫之旅与爱同行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分享

如果您想与我们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孕期   产后   抑郁   荷尔蒙   胎儿   心理健康   孕妇   焦虑   情绪   爸爸   担心   母亲   压力   风险   妈妈   宝宝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