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一个抑郁症女孩的故事

前不久看到一篇关于一位高中女生患上抑郁症的报道。

M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就读于全省排名第一的重点高中,距离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仅仅一步之遥。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女儿却像变了个人一样。

无心学习、嗜睡畏光、深夜哭泣、拒绝沟通,还常常无意识地抠自己的手指,抠得指尖遍布伤口......有轻生的念头!

妈妈慌了神,决定带她去看医生,诊断结果:中度抑郁,轻度焦虑。

M妈妈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得抑郁症,她最关心的是,吃了药M什么时候能好,什么时候可以正常上学?

药物没有拯救M,M还是在妈妈的逼迫、学业的压力下吞下了整瓶的药物。在医院M的妈妈听到别的病房传来的家属的嚎哭声,彻底崩溃了,也彻底清醒了。

此后,是长达两年的休学、治疗、陪伴和反思,直到现在。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平心而论,M妈妈是好妈妈,她在努力接受孩子的病情,都对治疗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耐心,并且后来自己作出了反思和改变。M的病情开始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

可是,悲剧的发生总是让人忍不住要问一句「何以至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郁成疾」最要命的是这个「积」字。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一切都变了

M的妈妈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妈妈,她们身上带着上一代父母的深深烙印。

M从小在妈妈的否定、要求、拒绝和指挥下长大,耳边永远是「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身上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许。

学习如此出色的她,甚至从来没有被妈妈夸过,妈妈永远盯着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

考了九十几分,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阴着脸问「你看看这几分是怎么扣的」。

M小时候就不太合群,而妈妈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大声训斥她,让她找自己的原因。

M的妈妈怎么都想不通的: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过不去了呢?,也正是如今的中国父母们普遍想不通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目前,我国抑郁症低龄化趋势已经触目惊心,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

是现在的孩子集体基因突变,变脆弱了吗?

显然不是。

孩子还是孩子,而他们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完全改变。

就连有意无意地秉承着上一代教育理念的我们,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上一代父母了。

我们剥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又回避了父母的责任,不给孩子提供应有的援助。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焦虑的父母

以我为例,成长在一座小县城,我们的上一代大多经历过十年浩劫,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在我读书的时候,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在学习上的任何状态,也可以接受任何出路:能养活自己就好!心态一个比一个坦然。

而当我们这一代人成为父母的时候呢?你还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谁还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搬砖养活自己?

如今在我的家乡,幼儿园升小学都开设了“幼小衔接班”,而大城市呢?入学要通过重重考试。而最可怕的是,无论在哪里,每个班级永远都有最后一名。

所以比起我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人对教育有一种无法掩饰的焦虑,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这焦虑藏在我们陪写作业的怒气中,藏在我们拿到试卷的失望中,藏在我们看待孩子时挑剔的眼神中,最终变成无形的压力,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当我们抱怨孩子变脆弱的时候,有没有审视过自己,给孩子传递了怎样的情绪?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单一的价值观

记得曾看过一个视频讲座,里面的老师问学生:

我们怎样才能让妈妈开心呢?下面一年级的小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考一百分!考双百分!考全班第一!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父母非常好哄,叠个被子刷个鞋做个饭,他们就眉开眼笑了。

那时候父母们凑到一起谈论孩子,总爱聊孩子成长中的趣闻,刚刚 get 到的家务技能,让父母倍感骄傲的优秀品质,学习最多一带而过。

而现在只要孩子上了学,父母的喜怒哀乐仿佛就自动和成绩挂钩了。

孩子考得好,父母扬眉吐气,孩子考不好,父母唉声叹气。

M的妈妈就曾多次提到M考上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对此有多骄傲,面对 M的病情时就有多纠结。

她对M感到失望的一个原因是——家里不愁吃喝,连袜子都不用洗,有什么好烦心的呢?

可这个连袜子都不用洗的小孩,却令我感到无比心疼。

因为她无法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获得小小的成就感,也无法通过洗袜子这件小事,来让妈妈开心。

她唯一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只有学习,考出让妈妈满意的成绩。

如今有很多父母以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连牙膏都帮孩子挤好引以为傲,觉得自己尽职尽责,孩子只需要安心学习就好。

殊不知,他们剥夺了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价值感,令孩子沦为一台功能单一的学习机器。

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己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孤独的孩子

我们小时候课业也相当繁重,周末有补课,每天有晚自习,高中三年更是拼得骨瘦如柴,面如菜色。

但我仍然觉得自己要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得多。学习之外的时间尽管很少,但全部都可以自由支配。

写完作业就可以在家门口呼朋引伴,疯跑疯玩,到了吃饭的时间家长们站在门口招呼自己的孩子回家。

现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兴趣班和网课填满,小伙伴渐渐变成手机里的短信、视频和联机玩游戏时的队友或者对手

而手机和电脑,又常常是家长的眼中钉。

总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条件这么好还不知足。可现在物质丰富了,快乐却变得稀缺了。

现在的孩子不再有我们小时候吃一次巧克力的狂喜,也不再有我们小时候穿一次新衣服的望眼欲穿。

当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时,人自然而然地,会对精神产生更高的要求。这一代的孩子,心理空间最小,也最孤独。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疯狂的时代

我们那代人的成长中没有互联网,没有朋友圈,也没有家长群。闭目塞听的父母们很容易满足。

即使有「别人家孩子」,那也是看得见摸得着,几分钟就能走得到的人家的孩子,能神奇到哪里去?

而互联网奔涌而来时,几乎在一夜之间,把全世界的孩子都拉到了一个赛道上。

某个老母亲一时兴起晒了个娃,就可能点燃了一群老母亲熊熊的斗志,哪怕她们实际距离八千里,哪怕这个晒娃只是自娱自乐,水分很大。

我们小时候,最多和同班、同年级学生比,而现在的孩子,动不动要和全国乃至全世界孩子比。

时代的疯狂令成年人都措手不及。

又怎么好意思抱着上一代人古董般的教育观念,继续打压、否定和控制孩子,然后问他们: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你为什么不可以?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防患于未然

德国是一个抑郁症多发国家,抑郁症甚至有「国民疾病」之称。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对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都更为成熟先进。

分享一份德国孩子 6 到 13 岁期间的体检表格,以便于家长对孩子心理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您的孩子在最近六个月中有无出现以下情况(如正在服药,请排除药物影响):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家庭教育」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如果孩子出现表格中的某些行为表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患上了抑郁症或者某种心理疾病。

但我们可以把这 66 条看作孩子的 66 种求助信号。

当信号出现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对孩子进行训斥或责骂,而是要意识到,孩子正在承受着某种精神压力,他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以及更多的心理空间。

M患病经历如果回过头再去看,有很多的细节都可以修补,如果不是积重难返,也许悲剧可以避免,实在令人惋惜。

理解他们的无助,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孩子们得救,往往就在得到父母理解的那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中国   家长   孩子   德国   家庭教育   病情   焦虑   家务   袜子   药物   小时候   父母   压力   妈妈   心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