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球迷,说说这三十年我眼中的中国足球

  自己爱上足球是95、6年,当时四川台在我们当地还是“二频道”,当时是李博解说的四川全兴队比赛,慢慢就看上了足球,对中国足球第一次深刻认识是97年世界杯预选赛。2002年的时候,我们高中都还组织全校爱看球赛,或者愿意不上课的去看球的都去看比赛。那当时,黑压压的几百人被老师组织起来,男的、女的席地而坐,那场面怕是很难再现了。

  现在对足球关注的少了,遇到国足比赛也会看一看,但是不会再像初中、高中、大学时那么执迷了。现在看到一场国家队的比赛,不管是男足女足,踢好了就高兴90分钟,杯中的雪花感觉比较得劲;踢不好也就那么回事,反正也经常如此,只是会觉得杯中的雪花怕是掺了水,下次不到这家店买了。

  说到国足,就绕不过的一道大坎——国足水平越来越差。以前为了国足水平越来越差急过,忧过,怒过,现在人上岁数了,看东西都看得淡了,反而想通了一些问题。

  很多球迷一遇到国足踢差了就说足协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甚至jiesan足协。以前我也有这类似的观点,现在我觉得足球水平差最大的问题还不一定是足协,我觉得最大根源在——俱乐部。

  至于原因我们后面慢慢聊。

  要看清楚足球的一些东西,我们就不能把眼光仅限于足球上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好比永远在足球内部找足球飞行的方向,眼光开阔一点的话,我们坐在球场边上,很容易就看到球会飞向何处。

  足球是体育项目中的一种,我们就简单的看一看中国体育发展的轨迹,之后再来看足球,也许思路就要清楚点了。

  中国体育。中国5000年历史,我们历史上辉煌过,要说在体育上辉煌过没有,历史书上写的少,当然我相信我们5000年当中有过体育辉煌的时代,但是留下来的体育项目在现代体育上应该帮助不大。

  奥运会才结束,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很好成绩,特别是金牌榜上一直压制美国的时候,特别的提气和解气,直到最后才被反超,太遗憾了。我们看看奥运会的几十个项目,几百块金牌,有没有一项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留下来,一直发展传承下来的,又被中国纳入奥运会的?我个人的影响是没有的。有人说骑马射箭举重之类的我们也一直有啊!但是规矩都是别人订下来的,我们紧紧就是一个参与。说来说去,在现代体育的道路上,我们国家就是底子薄没家底。这方面也不要去太妄自菲薄,毕竟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没有赶上,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前一两百年我们就掉队了,只有我等奋起直追,才能当下的竞争中不掉队。

  现代体育中,基本上可以简单的新中国建立后,才慢慢的发展起了现代体育。

  清朝末年,外地轮番在我华夏大地上烧杀抢掠,三座大山压头上,几亿同胞都是吃糠咽菜,有几个老百姓有机会参加体育锻炼?用现在的话说:“工头上你回去搬砖了,搬不完没饭吃。”

  北洋政府期间,军阀混战,中原腹地的人很多都被逼到闯关东了,体育也不谈了。

  民国政府期间,继续军阀之间相互洗牌,后来日本人还继续侵略,中央政府也从南京、武汉、重庆、昆明这样的转进,体育就不要想了,抗击外敌和吃饭保命要紧。

  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真正实现独立,人民当家做主了,普通老百姓真正成了这个社会的主人,老百姓创造的财富真正的是用于我们自己的时候了,不会把财富赔给帝国主义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满足与基本生存的物质保障,我们的体育事业才慢慢起步。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实也受限于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1949年建国,整个社会百废待兴,国际形势对我们也不怎么友好,当时的体育事业根本不是国家优先发展的。先把国防事业发展起来才是重点。岁数大一点的人都知道,50、60、70年代我们国家是什么生活水平,国家的重点建设方向是什么。当时的体育人很多时候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条件下坚持着我们那薄弱的体育事业,为的就是不能让外国人小瞧了,为祖国增光,这些体育精神真的值得当下任何行业的人学习。

  古人有句话“穷文富武”,条件差的时候还是读书是出路,吃饱穿暖之后再练武、搞体育才有劲。

  国家物质匮乏的阶段,投入的财力物力是有限的,为了尽快的在国际上展现实力,同全世界同台竞争,只能做出花小钱办大事的策略,瞄准奥运会,走体工大队这种“职业”体育道路。几十年来体育发展的方向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奥运会绝对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有朋友要说,全面健身、全面锻炼、全面体育才是发展方向。道理我都懂,就是条件不允许。体育强国普遍都是工业强国,别人早就进入工业文明,还有殖民地剥削,两三百年吃香喝辣,体育事业怎么不发达。中国才吃饱饭几十年,怎么可能和别人全面竞争?

  奥运会成绩第一比的是金牌,没说啥金牌最有含金量,足球算一枚,举重的一个项目也是一枚,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小项都是一枚,所以我们走上了体工大队这样一个路线,其实也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也是学的社会主义国家体育模式。

  总的来说,我们的体育道路是成功的。能在全世界流行的体育项目,感觉没有一项是我们创造的,我们都是从外面学来的,然后很多项目学成了世界顶级的水平。乒乓球、跳水、羽毛球、射击、体操、举重,都从外面学来的训练方法,慢慢的在自己行业里面深耕,才取得现有的成绩。最影响国人的应该是我们的女排,我父亲那一辈人就受她们影响,直到现在,大半个世纪了。

  现在来说一下足球。

  整个体育事业都是在坎坷的道路上发展过来的,足球这种大型体育项目发展就更难了。举重只要发现一个天才,我们给他较多的资源,他一下就脱颖而出。

  足球不一样,他需要11个人,训练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人,需要的场地也更大,优秀的人才也不容易脱颖未出,国家没有足够多的资源放到足球上,奥运会也只有一块奖牌。有足球评论说足球这样的大项目,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真的认同,他要求有很多有钱有闲的人去踢球,还需要很多专业的培训,还需要很多科技手段去提升训练水平,反正就是因素太多。

  一直以来中国足球水平高不高?

  我个人观点是: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但是一直以来就不是很高,当然现在更低。

  中国足球给很多人的影响是高开低走,现在是低着头走。

  很多老球迷都记得前几次世界杯预选赛我们都是差一点点,其实当时整个社会都还没有沉淀下来,很多国家都在忙国家统一之类的事情,同样很难发展体育事业,当时的对手太少了,显得我们高而已。

  首次冲击重在参与

  1957年中国队第一次派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教练员是戴麟经。中国队在第六届世界杯赛亚洲与非洲区第一组的首个对手是印度尼西亚队。在雅加达举行的比赛中,中国队以0比2告负。第二场在北京再战印尼队,开战不到两分钟,张宏根带球连过数人20米外左脚抽射,打进了新中国足球队参加正式国际比赛的第一球。最终中国队以4比3取得了历史上第一场国际比赛的胜利。第三场附加赛在中立国缅甸进行,中国队0比0战平印尼队,因净胜球少而失去了晋级资格。

  二次冲击梦断狮城

  1980年中国队第二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教练员是苏永舜。第十二届世界杯亚洲、大洋洲区外围赛第四组的比赛在香港举行,中国队首战中国澳门队,以3比0胜出。次战日本容志行攻入致胜一球,以1比0获胜。分组半决赛对阵中国香港队,国家队点球5比4胜。分组决赛对阵朝鲜队,中国队以4比2挫败对手。中国队进入亚大区第二阶段循环赛的对手为新西兰队,在北京中国队以0比0战平对手,在奥克兰中国队0以比1告负。不过中国队在北京以3比0大胜科威特队,在吉隆坡又以4比2战胜沙特队。第二回合中国队以2比0再次战胜沙特队。虽然第六场客战科威特队以0比1失利,但中国队几乎已稳获出线权。然而沙特队却出人意料地以0比5负于新西兰队,使中国队不得不和积分、净胜球数相同的新西兰队进行附加淘汰赛。结果中国队在新加坡以1比2负于新西兰队,最终饮恨而归。

  三次冲击小组折戟

  1985年中国队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杯预选赛,教练员为曾雪麟。国家队客场对中国香港队,两队以0比0握手言和。第二场在澳门对阵中国澳门队,国家队以4比0胜出。第三场,中国队以8比0大胜文莱队。第二回合中国队在香港再战文莱队,又以4比0获胜。在北京对中国澳门队,国家队以6比0胜。但是分组最后一场在北京对中国香港队时,国家队意外地以1比2告负,失去了晋级资格。

  80年代冲击世界杯的时候,当时我们总是遗憾,但是结果也是一直没有冲出去。80年那次,有人说我们实力优于新西兰当时在主场没打好,让自己被动打附加赛,但是附加赛的时候是第三次面对新西兰了,结果输了。第三次交手应该都比较熟悉了,还是输了,应该说比别人还是差了一点。

  85年输给香港,能输给香港也只能说别人技高一筹。

  足球赢场面输球的比赛太多了,巴萨顶端的时候,赢场面输比赛的时候也不少,足球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也这样才有意思。

  现在来说一下足球水平为什么不高。

  首先,我们的社会不够爱足球,我们很多家长不够爱足球,我们很多球迷还不够爱足球。

  前面写了,我们这个社会对体育的投入都是一点点开始的,足球的投入上也不是很多,只所以有这么,还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爱上了体育,随后慢慢爱上了这一世界第一运动。其实很多人爱体育,看体育都是从奥运会之类的国家宣传的体育盛事开始的,但是很多爱体育的人压根就没接触过太多正规的体育训练。

  就拿我现在跑马拉松的经历来说,很多人在最近几年爱上了跑步,但是我看到很多人跑步的姿势都是错的,有屁股蹲着跑的,有右臂掖着跑的,有摇头晃脑跑的。这些都不是正确的跑姿,但这些人也爱上了跑步,当然跑了就是好的,都能锻炼身体。为什么他们爱上了跑步,又为什么不会正确的跑步呢?还不是从小没有正规点的老师教啊!小的时候没有纠正过来,几十年下来就养成了这些动作习惯,一时半会是改不掉的了。

  我们这个社会对足球的投入是很少的。60、70、80后的人,他们当时读书的时候基本上学校没有足球场,也没有老师教,更没有专业的足球老师教,更谈不上系统的训练了。这些人可能有接触太正规训练的太少了。这一波人在中小学的时候,学校就有足球场的,那至少是一个地级市都很牛的学校,稍微差点的学校操场就那么点大,那里来的足球场哦。

  踢足球首先就要有场地,场地都没钱建设,也谈不上不顾一切的爱足球了。

  第二,足球文化不够。足球大家看的,踢的都是现代足球,不是历史球王高俅的蹴鞠。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后来慢慢传到全世界的,现场成为第一运动。我们对足球内涵的认识是不够的,当年范志毅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他说:当时霍顿(好像是第一个国家队外籍教练)教他们的时候,刚开始给他们将足球的一些原理,有些东西为什么该怎样做的时候,他们都不懂,也不理解,还觉得多余,后来他们带着霍顿讲的去踢球,才恍然大悟原来霍顿讲的是有道理的。范志毅这种当年亚洲顶级中后卫,拿过亚洲足球先生,闯荡过英伦半岛,水晶宫队还当过队长,他都觉得一直以来对足球的原理理解不够,更何况其他普通人了。

  可以说我们爱足球,但是没有爱透足球,水平上不去这方面也是一个条件。

  第三,家庭对足球的投入也不够。

  踢球场地、培养条件是大环境,但是足球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去踢。

  我们家庭真的从小就瞄准足球为出路的真的太少,这一点可以拿国少队、国青队比赛前选人可以佐证。经常有新闻报道出来说,某个年龄段在足协下面注册的人只有1、200人,要从这里面选出高水平运动员可能性还是太少。

  每个球迷都说爱足球,但是送孩子去学球就不行动了,这也谈不上是最真切的爱足球吧!

  丁俊晖在台球领域取得很高成就,但是丁俊晖小学还没读完就一条心走到底了。假如丁俊晖因为天赋不够,后面没有取得那么高的成就,恐怕他就是一个浪迹各大台球室的路人甲了吧!

  足球的成才因素很多,基本的足球技术练好了,可以纵横各大社区联赛,但是要走到职业赛场,身体的对抗,绝对的速度,绝对的力量就会刷掉很多人。


本文原载于天涯社区,作者:eleyty,点击下方天涯原贴,查看更多楼主最新内容>>>

一枚普通球迷聊聊中国足球_球迷一家_论坛_天涯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香港队   文莱   球迷   中国队   澳门   举重   亚洲   中国足球   北京   中国   国家队   奥运会   眼中   水平   足球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