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学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

路过舞蹈班,看到别的小朋友们婀娜的舞姿,你的小孩羡慕不已,请求你给她也报一个班,“我的孩子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你答应了孩子的请求,给她报了一个班,孩子开心地抱了抱你,你也想象着孩子有一天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优秀;你的小孩听同桌讲周末要去练习钢琴,冲刺一下争取拿到钢琴10级,就不能和她一起出去玩了。孩子回家跟你讲也想学钢琴,埋怨舞蹈练得浑身疼,自己没有柔韧性和协调性,真的不适合学舞蹈,再一次哀求你想学习钢琴,和同桌一样考10级!可是刚交了半年的舞蹈费不学就太可惜了,一边担心浪费了舞蹈费,一边是孩子的苦苦哀求,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吵她一顿,情绪上缓解了,亲子关系却破裂了,顺从她,但又不知道她钢琴又能坚持几天,咬咬牙,亲生的,满足她,先给她报一个吧…… 这样的场景你经历过吗?那孩子为什么总是3分钟热度呢?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事物本身的问题?我们一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吧~

人类学习的特性

心理学家将学习定义为:通过长时间的某些经历,不断强化来改变我们的行为。从现实操作来看。想要改变行为,是需要通过长时期的练习和强化的。这种练习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因此,并不是孩子只有三分钟热度,而是学习不总是那么新鲜有趣的。

为什么孩子学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

孩子往往抱着新鲜好奇的心态去学习一项新技能,他们并不能预想到后面的学习需要花费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因此,当枯燥的简单练习不能得到效果时,孩子就会想要放弃,又去尝试另一件新鲜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教会孩子什么是耐心和毅力,这些也是孩子学习的一部分,并不是孩子天生就能够做到——坚持不懈。

为什么孩子学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

没有了奖励造成的结果

我们的行为都是由动机触发的,因为某些动机,所以我们做出某些行为。心理学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孩子的学习也一样是某些动机的结果,但是不同的动机,会让孩子的学习朝着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发展。如果孩子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动机来学习,那么在一段时间后,新鲜感消逝,而学习的瓶颈阻挠着孩子的学习进步,这时候内在动机的强大驱动力就有可能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突破难关。但是,如果孩子的学习动机出自于家长,也就是外在动机。比如,在孩子学习初期,家长总是因为孩子取得的一些小进步而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

为什么孩子学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

心理学研究确实发现,过多的外在动机会削弱内在动机的力量。并且,家长也不可能一直给孩子奖励,起初的小进步,到后来也渐渐变得不那么特别,不值得获得奖励。孩子能获得的奖励越来越少,他们自然会觉得学习没有了动力,从而觉得不再想要继续学习。因此,我们家长要努力克制自己想要孩子学习的渴求心,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为什么孩子学东西总是三分钟热度?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应该过分奢求他们长成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另外,在保持孩子真心的同时,给他们相应的帮助和指导,让孩子了解学习会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努力战胜他们,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效的学习。

你好,这里是「@乐哉育儿parenting」每天1个免费 育儿小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更落地的实操,更有趣的方法,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大多数跟你的教育方式有关,想最终有一个(好孩子),就需要在你的(养育)过程中专业化。欢迎关注,陪你一起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热度   孩子   外在   瓶颈   同桌   动机   心理学   钢琴   这时候   舞蹈   耐心   角度   有趣   新鲜   家长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