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怎样精读一本绘本#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当您读到这首广为传唱的汉乐府《江南》的时候,不知道您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我最近读到后浪出版的绘本《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当我看到这一页画面时,脑子里一下子蹦出了这首《江南》。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是一本中国原创科普向绘本,讲述了莲的一生从发芽、长叶、开花到成藕的生命历程。绘本画面采用中国画绘制,配以童话般诗意的讲述性文字和精确的科普性解说文字,让这本绘本在做好科普的同时传达出中国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是由陈莹婷和花青合著的。

陈莹婷撰写了《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的文字部分,她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植物科普推广,是社交媒体上的科普达人。

花青负责创作了《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的图画部分。花青本名王华菁,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现攻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花鸟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来学习、研究国画技艺。花青以国画技法描绘出莲在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以及变化,呈现出莲在四季中的不同姿态。而“花青”也是中国画中一种颜料的名称,想过去就觉得十分美好。


当我拿到《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时,我被其画面所透露出来生动的气韵美到了,再看下去,又被其精确的科普和优美的文字所折服:

一、中国画风绘制的画面生动展现莲的一生,传达中国传统莲文化的美好气韵

相信所有人拿到《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时都会和我产生类似的感受:这本绘本画面干净、清新,看着画面,仿佛须臾之间置身于夏日的荷塘边,凉风习习带来荷的隐隐清香。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当我们欣赏完《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时,我们会觉得莲画得“很像”。花青画这本绘本,采用的是中国画的工笔画画法,工笔画的特点是追求形似,关注细节,注重写实。它采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得完美统一,不但具有很强的描写形,而且富有诗意,保持了线条的自然流动和内容的诗情画意。

但是,若论“画得像”,中国画无论如何也“像”不过西方的写实油画,更“像”不过照片,那为何当我们阅读《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时会产生如此身临其境的感受呢?

我们拿一幅西洋画画法的荷花和花青的在书中的画面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洋油画里,有着浓墨重彩,画面远处的背景也填得满满当当的,力求真实,仿佛拿照相机照下来似的。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但是在花青的画中,背景是空白的,这就是中国画有别于西洋画的重要所在。中国画讲究的是留白,是气韵。在留白之处,可以是天,可以是海,可是是一片迷蒙的烟雾,还可以是你心所驰骋之处。画面虽然是画荷、画花、画鱼,但画笔所未达之处的空白才是心之气韵之所在。

就如开篇我所提到的这幅图。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几笔淡墨所勾勒出的鱼儿在莲叶间,在水面上,仿佛活动的一般,让我们产生了“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灵动感受。而荷叶上方的空白,也许是天,也许是海,也许是你向往的任何地方。由于画面的留白,给了我们更丰富自由的心理空间,眼前所存在的实在的画面,带出眼所不可见的无尽的时空,让我们心在这时空中自由驰骋,一种身临夏日荷花池旁的仿若真实的心理感受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对于莲的各个部位的名称,花青用毛笔写了繁体字分别标注出来,这更加增添了画面的美感。要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也就是说,我们的字本来就是一幅画,中国的书法其本质也是绘画艺术。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当然,大概是为了照顾一些看不懂繁体字的小朋友,出版社在绘本的最后一页很贴心地列出了手写体名词对照表。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随书附赠的一张430*430的大幅海报。这张海报是绘本中两幅无字插画的合并版,一只水禽在莲叶下躲避夏日骄阳静静地小憩,几支莲花和一个莲蓬伸出水面,几片凋落的花瓣仿佛完成了它的使命一般,随着浮萍一起“躺在”水面上,画面之外的空白处,则是无尽的水天,浅绿、淡红、暖白。。。。。。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清凉的感受,非常适合用画框装裱起来挂在卧室床头独处时静静欣赏。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除此之外,为了更贴切《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的国画风格,出版社选用了有宣纸质感的纸张来印制这本绘本。

二、仿佛生物课教材般的精准科普

之前看到有人开玩笑说看到《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中讲到莲的生物学构造时,又回到了中学时期被生物课支配的恐惧。哈哈,的确如此。

当你在绘本里看到子房、胚珠、子叶、种皮等一系列专业名词时,那一瞬间,你仿佛真的回到了中学时代的生物课堂。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只是,不同于当年的生物课的是,如今,我们可以对照着一帧帧细细描绘的高清大图来学习莲的各个部位,既形象,又富有美感。仿佛我们手中就有一颗莲子,我们细细地剥开了,一点一点地把各个部位找出来似的。

这种配合高清大图的科普方法,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效果特别好,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够一边感受美,一边迅速并牢牢记住莲的各个部位以及它的生长变化过程,避免了对知识点死记硬背带来的痛苦感。

书中用小字对莲的生长过程和各部位的功能进行详细的知识性讲解。我们由此才知道莲叶正面密布着纳米级蜡质绒毛,所以它能“聚水成珠”,水珠滚动时会把表层的脏东西带走,我想,这也是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之一吧。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莲生于水中,却不会窒息死亡,这是因为莲的植物体内分布着四通八达的气体管道,上至叶片、花朵,下达不定根,构成了一个隐秘的通气网络。更有趣的是,在晴空骄阳的日子里,莲的新陈代谢格外旺盛,这时,我们任意扎破一根置于水中的叶柄,就会有气泡不断冒出。

三、生动的文字、童话诗般的语言带来文学美的享受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明明是一本科普绘本,却同时具有文学的美感。

“咚――

一颗莲子落入水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一直睡到第二年春天,

它醒了。

它的硬壳裂开了,

幼叶正努力探出小小地尖头。


“顶芽卯足了劲儿向前爬行

从硬壳里抽出一条细细长长的藕鞭。

莲叶一片高过一片,比比看谁第一个冲上水面。

这样的文字把莲拟人化了,带着点童话般的感觉,全书描绘莲子的整个生命历程时,都是用这种诗性的童话语言,十分富有文学美感,给孩子带来生动活泼的阅读感受,把原本略显枯燥的科普变得妙趣横生。

四、传达中华传统莲文化精神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你是不是和我从前一样,以为这里的“小荷”指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花骨朵呢?那你就大错特错啦。

我也是读了《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才知道,“荷”的本意是指莲叶,莲叶幼时在水面下,两边相对内卷成梭形,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向上生长的压力。因此,刚露出水面时,它呈现出这种姿态,“小荷”指的就是这种刚露出水面的荷叶,而不是荷花花骨朵儿啊。

在绘本正文后,附有系统讲述中华莲文化和莲科学知识的篇章,很值得大家仔细阅读。

原创国画风科普向绘本,向孩子传达中华莲文化的美好韵味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在附文里有列出一些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咏莲的名篇佳句,大家可以去细细欣赏品味。

还有一些名画,如梁元帝的《芙蓉蘸鼎图》、五代画家黄筌的《三色莲图》、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图》,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或相关书籍把这些画找出来,感受国画中莲的风韵。


古人给莲起了许多雅致的别名,有荷花、水芙蓉、芙蕖、菡萏、水华、泽芝、水芸、芰荷等等。其中“荷”这个字特别有意思,它的本意指莲叶,指立叶之柄,柄细长,却高举大叶片立于水中,“荷”字就因此生出“负荷”之意。

而水华、泽芝、水芸这些美好的名字既暗示莲的生长环境,也寓意了莲是一种芬芳美丽的草本开花植物。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莲者连也,花实相连而出。”可见“莲”这一名称精辟概括了这种独一无二的水生开花植物的外观形态和生长习性。




圣经上耶稣说过:“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时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他把自己比喻成一粒蕴藏着生命的麦子,他为众人死,使凡信他的人都获得新生。

在《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里,陈莹婷这样说:

“莲子里藏着莲的种子,

种子里藏着新的生命。“

一颗莲子落入泥中,它开启了新的生命旅程,结出了许多新莲子,长出了胖胖的藕鞭,这是不是很像耶稣讲的“一粒麦子”的比喻呢?

世界万物彼此关联,四季流转生命轮回,草木勃发生生不息,《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给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待得太久的我们带来一阵沁人心脾的夏日荷风。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 ¥2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传达   花青   生物课   莲叶   气韵   中国画   莲子   中华   国画   韵味   中国   水面   生动   旅程   生长   画面   美好   文字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