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昨天出门碰到邻居卡卡妈,一脸气愤。我打趣她:“又被儿子气的了?”

卡卡妈一脸无奈地说:“可不是,那个兔崽子天天跟我对着干,我说往东,他非往西。我让他睡觉,他非要起来蹦蹦跳。气的我总想揍他。“

邻居家儿子卡卡4岁半,正是叛逆期,妈妈说什么,他都习惯性的说“不行“、”不可以“。妈妈说冷让他穿外套,他死活不穿;妈妈让他把垃圾捡起来,他怎么都不肯。卡卡妈天天被气得窝火,怎么养了这么个”唱反调“专业户,一次两次就算了,天天这样,再好的脾气,也被气的怒火蹭蹭往上窜。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娃爱跟你对着干,总“唱反调“,难道真的都是孩子不听话、孩子任性叛逆?

其实除了孩子偶尔的叛逆、不听话外,父母不会说才是重要原因。

父母不会说表现在那些地方?

1、 说话太专制

有些父母很专制,对孩子说话不是命令口气,就是强制口吻。

总爱对孩子说:“你必须听我的、你就要听我的。“在他们心里,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自己的附属品,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听自己安排,怎么说孩子就得怎么做,不能有丝毫反抗与不满。

孩子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想法,就算不说出来,心里也会有自己的判断

就像“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妈妈觉得天冷,执意要给孩子穿上厚衣服,但孩子未必觉得冷,所以会反抗,不愿意穿。

但妈妈却觉得是孩子不听话,但孩子不过是遵从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他确实不冷

父母说话太专制,孩子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下意识就想和父母对着干。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2、说话太唠叨

前几天坐车,碰到一对母女,坐上车妈妈就开始对女儿叨叨,只听妈妈说:“刚才碰到刘阿姨,你为什么不打招呼?见到熟人要问好,这是礼貌。你一直都挺懂礼貌,怎么今天对刘阿姨爱理不理。这种行为特别不好,你要好好反思…..“

一路上女孩妈妈翻来覆去的说“女孩没给刘阿姨打招呼“这件事,女孩说了好几次”我知道了“,妈妈却充耳不闻,继续说教,最后女儿不再理会妈妈,妈妈却开始责骂女孩不听话。

看着女孩和妈妈,我想到了童年的自己,每次被妈妈疯狂唠叨的时候,我就想跟她顶嘴,或者沉默不语,压根不想听她的任何建议或看法。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里说:“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父母的唠叨和说教,只会让孩子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并不会让孩子和你合作。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3、说话太刻薄

前几天中午做好饭,叫落落来吃饭,她玩的正嗨皮,我叫了好几声她都不过来吃饭,最后我只好去卧室找到正在玩耍的她,说:“吃饭去,妈妈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没想到她头都不抬地说:“我不要吃饭,我不吃。“本来和颜悦色的我,听了这话,火蹭的就上来了,怒吼一声:”你马上来吃饭。不吃饭下午饿死你,我可不管。“

对于我的威胁,她充耳不闻,继续玩。我生气的一把抱起她,把她抱到餐厅椅子上,她气得哇哇大哭。

我本来是想让她来吃饭,最后却说出了“饿死她“的话。我刻薄的话语,不但没让她过来吃饭,还彻底激怒了她。

很多父母很擅长说这些刻薄谩骂的话,比如“你不听话穿衣服冻死你、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可真笨啊。“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父母说话太刻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背后的爱与关心,只能理解到表面的意思,从而变得残忍自卑。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其实,父母好好对孩子说,大部分时候孩子还是愿意听父母的,毕竟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权威的象征,孩子信任父母,也会信任父母说的话,但前提是父母要好好说话。

父母怎么说,孩子才想听?

1、先听孩子看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热衷为孩子包办一切,潜意识总觉得孩子不够成熟,无法自己做主。

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虽然略显稚嫩,但父母也不能忽视

因为吃饭吼了落落后,我就跟她聊这件事,我说:“妈妈叫你吃饭,你不想来,因为你玩的正高兴。”她使劲点头,说:“妈妈,我在玩,我不想吃饭。”

我又说:“你不来吃饭,饿坏肚子,妈妈会伤心,怎么办?”

她坐在那想了一会说:“那我真的饿了,就去吃。可有时候我不饿。”听她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或许我过于武断了,我觉得到那个点她饿了,但或许她真的不饿。

让孩子听话之前,先听听孩子的看法,如果合理就允许孩子照自己的想法做。如果不合理,就想办法再继续跟孩子沟通。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2、只说事实,不讲大道理

菲菲每次去完洗手间总忘记关灯,妈妈为此说了她无数次,但她总忘记。

菲菲忘关灯时,菲菲妈妈有时候会高嗓门大喊道:“xx菲,你怎么总忘记关灯,就知道浪费电。“有时候专门跑到屋里骂她:”你是不是不长脑子啊。每一次都记不住关灯。“

对于妈妈指责或者说教的话,每次菲菲都想反驳她,跟她争辩。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里说:“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问题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

所以,菲菲妈妈越是指责菲菲忘记关灯,菲菲越是想反抗。

但如果菲菲妈妈换种说法:“菲菲,洗手间灯没关。“简单描述事实,不加以指责和评价,反而会让菲菲关注到没关灯这件事。

父母希望孩子配合自己时,尽量少讲大道理,多描述事实。单纯描述事实反而会让孩子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3、父母说出自己感受

落落忙着玩耍不吃饭,我完全可以表达我对她不吃饭的担忧:“落落,如果你不吃饭,妈妈会担心你饿坏。你饿坏生病了,妈妈会难过。“

这样的说法,会让她知道,妈妈很担心这件事,我愿意去吃饭。

父母表达了真实感受后,孩子反而更能理解父母。

设想下:当你正心烦意乱,孩子却在屋里追逐打闹,你想让孩子安静下来,要怎么说?

大声指责孩子:”你们怎么这么吵,烦死了,安静一会。“

严肃认真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烦躁。你们保持安静,别吵闹。“

哪一种说法孩子更容易听你的,不再吵闹?很明显,是第二种。

因为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曾说:“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更容易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

父母说出内心真实感受,只要不攻击指责孩子,孩子还是愿意配合父母的。

娃总爱对着干,是太叛逆?其实是父母不会说,孩子才不想听

4、尊重孩子感受

其实对孩子而言,父母怎么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尊重自己感受

天冷了,小毛妈妈非让小毛穿上外套,但小毛不愿意穿,其实小毛妈妈不必强迫他必须穿上,学着尊重孩子,并且给他提供选择。告诉他:“你现在不想穿,也可以。但你最好把外套放在书包里,因为妈妈担心你放学会冷。“

父母尊重孩子,并且给孩子台阶下的时候,孩子就很容易接受。

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后,他们也会尊重大人的感受,就像小毛妈妈不再强迫小毛穿外套后,小毛会愉快接受妈妈的折中建议—带上外套。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不配合,而是父母不会说话,或者说话总带刺,孩子才不愿意听,还总想下意识反驳。

父母学会好好说,孩子才会认真听。因而父母不要再埋怨孩子不听话,先从自己做起,尊重孩子,好好对孩子说话。


我是唯妈养娃,家有三岁女宝一枚,养娃的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想跟我一起分享你的养娃趣事,或者听我分享养娃趣事,请关注我,一起哭一起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叛逆   父母   孩子   充耳不闻   大道理   刻薄   小毛   菲菲   外套   阿姨   安静   事实   说话   妈妈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