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适合在家玩儿的合作游戏来了

“疫情期间孩子家长两生相厌?”

“二胎家庭争宠打闹一地鸡毛?”

“亲子关系原地爆炸?”

“咱们换个玩法,使1+1<2”

游戏作为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所有家长心中评量儿童能力的一个金标准,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们,都同样为着统一的目标而努力着。游戏是个大的概念,然而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游戏,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也会有不一样的意义。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家庭环境中的合作游戏。

家长必读!适合在家玩儿的合作游戏来了

一、家庭环境中的合作游戏指的是什么?

说到家庭环境中的合作游戏,我们会看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合作游戏。家庭环境是一个跟社区环境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家庭亲子游戏,在这里出现的游戏同伴,不是父母和父母以外的家庭成员,而是年龄相仿且相对熟悉的小伙伴,他们能够为某些共同的游戏目标在一起游戏,彼此分工、合作,有一定的组织性,属于合作型游戏。区别于社区合作游戏,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将在社区合作游戏中的小伙伴,一起打包领回了自己家中进行活动。

1、家庭合作游戏的优势

1),相对于开放的社区环境,家的环境更为私密,也更加熟悉。ASD的孩子们在环境适应上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们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也能展现出更好的能力水平。同样的,在熟悉的人面前,他们也更乐意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同伴游戏甚至主动发起游戏的比率也会增加很多。所以在家庭这个环境中进行合作游戏,在环境上就占有一定的优势。

2),就是家中可以利用的教具非常多。教具通常指的是家里一切可利用的玩具、书籍和生活用品。比起在社区环境中,家中可以利用的教具在数量上就赢在了起跑线上。毕竟在社区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都是以运动类的游戏为主,很少会有以玩具为媒介,所以和同伴一起的游戏时间也非常有限。在家里的时候,因为玩具多,所以选择玩具和更换玩具更具有灵活性。

2、限制

家庭环境对于游戏类型的选择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家是具有功能分区的环境,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功能,所以孩子们的活动场地是有限的,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在客厅里进行游戏。其次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要考虑到我们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通常会选择桌面游戏和地面静止类游戏,类似追逐跑、跳的活动就不太适合在家中完成了。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如果家里场地大,楼层不受限制,那对于活动的选择还是比较灵活的。综上所述,即便是家庭游戏类型比较受限,但在安全的把控方面,家长实施起来会容易的多。

家长必读!适合在家玩儿的合作游戏来了

二、为什么要讲家庭环境中的合作游戏?

1、受众群体

家庭环境合作游戏到底适用的人群有哪些呢?进行合作型游戏是需要一定先备技能的,并且孩子们之间需要有基本的眼神、肢体和语言方面的互动。但是有的孩子能力比较弱,只能够听懂家人发出的最简单的指令,例如:拿或者指一指某样东西等。那这样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进行合作型游戏了呢?

其实,在孩子将傍身技能过度到和同伴一起参与的活动之前,是需要提前在家跟最亲近的人来演练的,家长通过分解活动目标,按照合作游戏的进行方式,把活动中每个目标项目中存在的先备技能都教授给孩子,眼下就是比较好的时机。

首先,随着北京疫情的持续,家长孩子每天24小时在一起,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服务型亲子游戏向陪伴型合作游戏过渡,从而使妈妈和孩子的参与度达到了一个平衡。

其次随着二胎家庭越来越多,妈妈度过了两次孩子从屎尿屁到terrible 2再到horrible 3阶段,每个时期的问题接踵而来,一言难尽,并不会因为你无力招架而停滞。好不容易两个孩子到了可以一起玩的年龄,却只会在一起争宠、抢夺和打闹,哭闹声此起彼伏,家里永远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天天都是过年般的热闹。难道,两个孩子同玩一个玩具或者游戏,就那么遥不可及吗?其实1+1>2到1+1<2没有那么难,接下来的案例中我们会讲到1+1<2的事情。

2、解决思路

家长必读!适合在家玩儿的合作游戏来了

浅谈开学季

NO.1

趣事篇:热爱假期无孔不入

相比国内学校、老师在放假前会反复强调开学日期的家长式管理教育,法国人永远搞不清楚自己的开学日期。根据法国记者采访调查,开学季法国人提出最多的问题是:老师和学生具体开学日期是哪一天?

家长必读!适合在家玩儿的合作游戏来了


那么1+1<2的表现是什么呢?是希望当妈妈和孩子玩的时候,每一步的活动中都有孩子的参与,例如:我们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一起来拿某样东西。在玩具的过程中,不是妈妈只发指令并辅助孩子来做,而是你敲一下我敲一下,你放一个我放一个,你来做这个,我来做那个。当然,两个孩子之间的合作游戏也一样是呈现一样的过程,只是前面的大朋友换成了小朋友。找到了我们心中的那颗钻石,才能为之有方向、有目标的付出努力。

三、如何从两虎相争到和平共处相亲相爱?

1.前期准备

步骤一、拆分活动,进行任务分析

合作游戏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下面要来讨论一下战术。首先我们要选定一个简单的游戏,以及规则为轮流的游戏即可,活动中不用夹杂太多的目标,活动中的单个技能拆分出来都需要孩子熟练掌握。拆分就要求在妈妈想到以“轮流为规则”选择了一个活动之后,我们要先将活动内容进行任务分析。例如:以“刷牙”活动进行的任务分析为:拿牙刷—拿牙膏—打开牙膏盖—把牙膏挤在牙刷上—把牙刷放在嘴里刷—漱口—涮牙刷—把牙刷收起来。

步骤二、教授以上所有步骤中出现的技能,结合辅助进而独立完成

如果中间有哪个技能缺失,当然我们是不能着急往下走的。直到所有的单个技能都教授完成,家长就可以利用辅助把所有的步骤联系起来,又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此方案也同样适合一个复杂技能的教授。

步骤三、引导练习,进行泛化

接下来,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使孩子从和妈妈能一起玩游戏,继而泛化在和小朋友之间呢?在儿童能够独立进行合作游戏之前,妈妈的作用非常重大,是引领孩子进入同伴合作游戏中重要的一个角色。

每个阶段也许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但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不影响跟同伴进行合作游戏,接下来会以视频+讲解的方式来讲解具体怎么做。

2.阶段目标流程图

家长必读!适合在家玩儿的合作游戏来了

3.案例分析

初阶(妈和娃互动):

视频中,活动的内容是“和妈妈一起玩积木箱” 首先,把活动任务分解,准备桌椅,拿积木箱,打开积木箱盖子,把积木都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把积木放在积木箱里,盖上盖子。尽量确保这个活动中所有的步骤,他们都可以出现正确反应。在真实情境中,如果这个活动中有某些步骤,他们没有办法完成,这也没有关系,妈妈把这些不能完成的步骤记录下来,在合作游戏中分配任务的时候,作为妈妈要完成这些项目就可以了。热身之后,就要开始真正的活动啦。

视频加载中...

这个视频记录了妈妈和小朋友玩积木箱的初期阶段,呈现了从妈妈发起活动到根据指令进行活动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活动中只需要能够配合妈妈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就可以了,适合大多数具有基础配合能力的小朋友,所以符合条件的小朋友都可以和妈妈尝试着做起来,不过要提醒妈妈的是,活动中的玩具一定是孩子不排斥,喜欢的玩具才可以。

中阶(妈和娃互动):

当进入到中期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妈妈交出一定的主动权,让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这段视频是从初期过度到中期的过程。在分配任务阶段,妈妈使用对话的形式来让小朋友选择他想做的任务,包括在建立规则的时候,也是询问孩子想让谁先放,整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妈妈角色上的变化,从一个操控者变成了引导者,把孩子一步一步带入我们的教学陷阱。

在这个阶段中,随着活动进程的推进,孩子不但需要配合的能力,还需要能够一些简单的对话能力,但即便孩子还没有发展出对话技能,家长用仿说加辅助的方法也可以完成目标,例如:分配任务时,妈妈说:“妈妈搬椅子,宝宝拿积木箱”。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孩子能力分步仿说,所以各位家长也要把握好小朋友的能力水平,调整到适合孩子的难度。

高阶(妈和娃互动):

这个视频中,活动一开始,在语言提示下,由儿童主动发起,邀请妈妈一起玩积木箱!得到妈妈的回应了之后,儿童对之前活动的流程记忆之上,能够独立分配活动任务说:妈妈,你去拿积木,我去搬椅子,在这个阶段中,儿童有可能会比较灵活的去分配任务,而非完全参照之前的游戏模式,但无论是参照之前的模式,还是,儿童对于规则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我们都要去强化,努力配合他完成活动。

无论是活动的初阶,中阶还是高阶,都需要儿童在此反复练习。任何技能都是要在自然情境下受到强化而维持的。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孩子的单个已知技能,把多个技能串联叠加在一个活动中,扩张成为了一个大的技能库。孩子能做的越来越多,妈妈做的越来越少。在家中,我们同样要切记,无论家里的大事小事,孩子力所能及的任务,都需要他独立完成。所以家长不要为了省时间,怕麻烦,而让孩子错失了对于潜在偏好活动的主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家长   游戏   积木   同伴   步骤   技能   适合   阶段   玩具   目标   能力   妈妈   儿童   孩子   环境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