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01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吗?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前几天,“海豚音女王”张靓颖参加了国内首档虚拟人生体验式谈话节目《人生选择题》的节目,在节目里,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也通过游戏,在虚拟人生中体验了跌宕起伏的精彩剧情。

在节目开始前,会让嘉宾首先从 18 个特质中选择 9 个最看重的,然后进入一个假想的平行人生。在芳华、而立、中年、迟暮四个人生重要阶段,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和抉择。如果想化解遇到的危机,就要根据危机程度,交出手里的 1-3 张牌来抵御,即要以牺牲自己珍视的东西作为代价,否则平行世界里的人生就要接受“劫难”。

这18张牌分别是乐观、智商、颜值、健康、勇气、抗压能力、友情、亲情、爱情、自律、幽默、才华、好奇心、梦想、赚钱能力、诚实、自尊、自信。张靓颖放弃了常见的亲情有情爱情,选择了好奇心、颜值、幽默等9张牌。

在接下来的节目里,张靓颖对平行世界里的自己却相当“残酷”,在经历的各阶段的人生困境面前,她大多数时候放弃抵御,选择接受,死守自己的 “人生特质”。

比如:在芳华阶段尽管拼命学习,但(接受)各个方面就是比不上同龄人生活屡遭波折,陷入人生的灰暗期。

比如:到了该铆足劲拼事业的而立之年,又(接受)遭遇职场上的恶性竞争,被人陷害挤兑输得很惨,(接受)往后十年都翻不了身

比如:(接受)事业上仍一事无成,父母逼婚

比如:到了本就危机重重的中年,(接受)跌到人生谷底偏偏还没有亲友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拉她一把的困境

比如:浑浑噩噩地挨到迟暮的年纪,不但不能颐享天年,反而还要(接受)名誉扫地,晚节不保的下场 ……

就这样,在现实世界中张靓颖的一次次 " 我接受 "" 我能面对 " 的选择里,平行世界的张靓颖最终活成了一个乐观健康自信自尊诚实并依旧充满好奇心loser

在选择过程中,张靓颖只有两次使用了特质来抵御劫难,一次是芳华阶段经历巨额债务,张靓颖交出了“自律”和“幽默”,另一次是遭遇人到中年还孤身一人,张靓颖交出了“颜值”。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02

在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靓颖在整场节目中一直面露微笑,侃侃而谈,金句频出,即使在谈论到曾经的“心酸过往”时,也风轻云淡,玩笑带过。但是,我却在这张随时保持微笑的脸庞下面,感觉到“每一天都穿着很重的盔甲,那个盔甲很坚硬,但是上面印满了笑脸。”(华少语)

比如,怎么努力都不如同龄人?那就“少结交一些同龄人嘛~”

比如,芳华阶段,开始进入社会闯荡,接受生活屡遭劫难,进入人生的灰暗期,她依然选择接受,这里面有一段华少和她的对话:

华:“它没有不是更好吗?”

张:“我反而觉得有比较好——如果我的人生一直过的很顺的话,对幸福我可能没有那么大的体会”

华:“哇,你对不幸的渴望超过我的想象”

张:“不是对不幸的渴望,是对真实的渴望。因为真实的人生就会有这些。”

大部分在我们看来都是桎梏一样难以接受的穷途末路,放在张靓颖身上,她都轻描淡写地选择了接受。

比如,而立之年有长达十年事业不如意的时间也没关系,她会说,“事业又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还开玩笑说:就是“太容易胖了”

比如,一事无成被父母催婚也没什么,因为“我还有颜值和乐观啊”。

比如,人到中年跌入人生谷底她依然接受,因为“现实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它也不是太难过”。

比如,人到暮年更能看淡名利,所以没有什么所谓的晚节不保,“这辈子唯一能带走的就是我对世界的感受”,仅此而已。所以“我的荣耀是我的行为,而不是大家的眼光”。

游戏中有几次,华少试图引导她释放出自己最无助、最脆弱、最难以接受的部分,但每次都被她用玩笑的方式带过了,唯一的一次谈到负面情绪,话题有点催泪,她马上以“女艺人有假睫毛,不能随便哭”,逗笑了自己,扭转了氛围。

是真的那么坚强、理智、接受现实吗?还是骨子里悲观认命、逃避负面的真实?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03

从表面上看,张靓颖的表现很“完美”——坚强、勇敢,不乏理智。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理性”夸赞一个人,似乎“理性”就等于不冲动,等于能够更好的认清和接受现实。但很少有人知道,过分理智,其实是一个人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这样的人,常用“理智和道理”来隔离自己真实的负面情绪,逃避真实的痛苦,所以,虽然他们嘴上一直说尊重现实,但本质上却背道而驰。

所以,到底是真的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还是用过度的理智来逃避现实,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在哪呢

节目中,张靓颖回忆了她上一次的负面情绪的场景。这要追溯到一年多前,她在北京举办第一场巡演时。当时,在演唱会的疲惫以及感情风波的双重压力下,她的情绪濒临崩溃,她的做法是把所有人赶出去,自己一个人在后台大哭一场,不过,在哭之前,她给自己规定了哭的时间是三分钟,还定好了闹钟

罗曼罗兰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话道出了衡量是接受还是回避现实的真谛。真正的面对现实,首先是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而泰然的将其视作生活本来面目的一部分,这个痛苦,自然包括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很多人在潜意识里,是以负面情绪为“糗”的。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结果,是维系自己是“强者”的形象,而悲伤、难过、愤怒等负面情绪,都会被认为是自己身上软弱、丑陋、无用的部分。

所以,他们会不自觉的回避负面的情绪。就像张靓颖,眼泪快掉下来,马上就会开个玩笑糊弄过去。

这类人看上去积极、阳光、正向、务实,但骨子里却是对自己真实而弱小的部分不能接纳。简单说,他们不能真正的接纳全部的自己。

张靓颖就是这类人。她说“世界最大的爱心,就是不要分享你的负能量”,这句听上去正能量满满的话,背后是什么呢?其实她已经给出了答案。她说“(接受苦难)不是对痛苦的渴望,是对真实的渴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也没那么难接受”,“(无论怎么努力,都赶不上同龄人),这样的事小时候已经经历过一次了,可能这就是属于我的命运吧”,“我不太相信哭是有用的”,“没有人能真正的对你感同身受”...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有一种勇,叫孤勇。表面上看坚强独立,但本质上却是脆弱无助。

这类人在本质上是宿命论者,对生活的痛苦,他们更多的是无奈的接受和应对,但不是乐观的、全然的接纳。对于这类人而言,强大、自信是“潜意识里真实和虚弱的自己”给予“现实中的自己”的期许;他们习惯用“听上去非常正确”的道理作为掩体,让自己逃离负面情绪,敦促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同时,他们无法真正的信赖(信任和依赖)别人——向别人展示脆弱会令他们羞愧,这源于对自己的软弱无法接纳。所以,一般而言,他们都会恐惧负面情绪,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但是,这类人因为目标感极强,所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通常比较好,所以,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人生的“苦难”之后,他们可能会从心里真的觉得自己变得更强大和更自信了。只是他们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个“看上去很好的结果”,可能是以逃避真实的困境为代价来实现的。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04

事实上,明星到底怎么样其实和我们无关,我们能做的,是从她的身上,觉察自己的影子,获得自己的感悟。

张靓颖的婚恋一事曾闹的沸沸扬扬,但她依然保持了对爱情的执着,在节目中,她说,爱情在自己生命中是必需品,“不是不会轻易放弃,而是根本不会放弃爱情”,走过,经历过,回头去看,她坚持自己当初“没错”

为什么她会如此执着于爱情的存在?有人说这是她经历风雨依然坚强,对生活保持了一份积极和乐观。但是我却觉得也许爱情其实不过是她心底的一份执念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破碎的原生家庭,性格强势的母亲,十几岁开始便四处奔波,为母还债,虽然事业有成,生活光鲜,但与此同时,也目睹了演艺圈的黑暗和丑陋,甚至一度丧失了对人性基本的信任...所有这些,都让她的铠甲变得更厚,对爱情的执念更深。

与其说执着的是爱情, 不如说是执着的是自己——执着于自己内心深处那个虚弱的“内在小孩”是否能被人温柔以对。因为爱情是美好的梦,能够承载自己所有的期待和幻想。

内心深处安全感的缺失,依恋关系的断裂,都会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执念——潜意识里期待有一份完美的爱情,弥补自己曾经的缺失。在这样的爱情里,人会不自觉的卸下盔甲,退行成一个小孩,而理想中的伴侣,就是曾经自己求而不得的“理想父母”

不过很可惜,一个人一旦被执念加持,就很容易孤注一掷,再次受伤。

05

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但正如托马斯·摩尔所说:最好的治疗,是拉进一个人与他的生活真相的距离。

所有的成长,都离不开真实。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我们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使用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机制,无一例外,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在早年曾经很好的保护了我们,摆脱了痛苦的侵扰。但是我们最终的成长,却需要识别这些防御,逐渐卸下盔甲。

当面对了真实,我们也就有了内心世界的统一与和谐,才能真正的找到幸福

在亲子教育中,人们常说要接纳和理解孩子,其实很多人忽视了一个事实:我们首先很少有人能真正的接纳和理解自己。

接纳是一个终生话题,它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能够真正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的糗和丑,接纳自己的软弱,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接纳自己并非无所不能,而是问题重重.......这些都是说出来容易,但真正做到太难

其实,觉察一下“真实的自己”有多少埋怨、悔恨、嫌弃、不甘心...就知道自己对自己有多么的不接纳。从潜意识里,我们太渴望成为“完美”的自己,即使有时候表现的知足常乐、佛系淡然,其实也只是争抢不过的无奈和自欺,其本质,还是为了维护那个虚假的“完美自我”

这真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常常颠覆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洞见真实的自我。

所有的躲避都是因为恐惧。对负面情绪的回避,本质上是因为对它的恐惧。当它能够被看见,也就意味着被疗愈。我们必须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

一,Seeing,看见,我能看到“你”。

二,Feeling。感觉,我能感受到“你”。

三,Doing,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为自己负责。

四,Being,存在,当下。我和“你”在一起,我们原本就是一个整体。

不要总是嫌弃自己的“缺点”,事实上,没有优点、缺点,只有特点。这些特点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真实而完整的我们,带着这些“缺点”去生活,看到它们,理解它们,真心实意的和它们共存,它就不再是“祸害”我们的缺点,而只是生命的常态

洞见真实的自我,尝试和自己最不能接受的部分和平相处,也许会体验到截然不同的人生。


张靓颖的人生选择:一个人最大的勇气,是卸下伪装,放弃故作坚强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人生   都会   芳华   盔甲   同龄人   负面   理智   执着   乐观   坚强   勇气   情绪   痛苦   现实   节目   真实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